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伊娜 《科教文汇》2008,(21):155-155
歌唱艺术的魅力取决于情感的表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是歌唱者追求的完美目标。要充分展示歌曲的情感,有如下表现方式:一是用心表达歌曲的意境美,如身临其境;二是用心创作声腔美,用音色的变化表现不同的情感;三是用心演绎音乐美,恰到好处地使用各种音乐语言要素,表现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  相似文献   

2.
学生歌唱发声并不是人人都能把一个音或者一段歌曲演唱得完美无缺,特别对于初学声乐者来说,他们在演唱发声中存在着很多误区。例如:有的学生在唱歌时歪脖子,瞪眼睛,摇头晃脑,一只腿站着另一只腿在不停地晃荡,有的学生唱歌弯腰驼背,姿势很不规范,有些学生不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在声嘶力竭地喊唱。所有这些都严重地破坏了歌曲的艺术形象,不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从歌唱发声方面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王音 《今日科苑》2007,(24):219
声乐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歌曲解释是对一首声乐作品的最后处理并使其全部涵义能为听者理解的艺术过程。文章分析了歌曲解释的涵义及其作用,并对其技巧在歌唱中的具体要求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从而深化对歌曲解释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4.
学生歌唱发声并不是人人都能把一个音或者一段歌曲演唱得完美无缺,特别对于初学声乐者来说,他们在演唱发声中存在着很多误区。例如:有的学生在唱歌时歪脖子,瞪眼睛,摇头晃脑,一只腿站着另一只腿在不停地晃荡,有的学生唱歌弯腰驼背,姿势很不规范,有些学生不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在声嘶力竭地喊唱。所有这些都严重地破坏了歌曲的艺术形象,不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从歌唱发声方面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师晖 《科教文汇》2014,(20):112-112
民族声乐作为我国华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民族特色,在时代不断变迁和世界各种音乐元素的冲击下,我国民族声乐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表现出了结合民族语言、民族音乐、中华传统文化特点的独特魅力,赋予了现代民族声乐“灵秀生动、气韵不凡”的意境美。文章通过以我国现代民族声乐传统文化为背景,对现代民族音乐独特的韵味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6.
苏颖 《知识窗》2013,(12):26-26
声乐是歌唱者将歌曲呈现给听众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歌者的歌声能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听觉艺术,并影响和感染听众。为更好地表现歌唱艺术作品的内涵、演唱风格及歌曲中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歌唱者必须在歌唱中注意情感的表达。一、歌唱的本质是人们情感的表达歌唱歌曲的二度创作,是指歌唱者通过内心体验,将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再度发挥出来的一种形式。歌唱者对歌曲的理解、情感的抒发、感受的程度决定了艺术创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声乐艺术是一种音乐表现形式,是一门技巧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是用人声来表达情感的,即使我们有丰富的情感,有美妙的声音,也要借助具体的作品来体现。而演唱好作品除了一定的声乐技巧外,还需要具体的辅助方式来表达。在歌曲演唱中,充满深情的歌声再辅以与歌曲内容情感一致的面部表情和适当的形体动作,将能更好地表现歌曲情绪及作品内容。从面部表情、形体动作等方面来论述在演唱过程中如何使面部袁情、形体动作与歌唱贴切自然的结合在一起,以求达到高度完美统一的舞台效果。  相似文献   

8.
歌词在声乐作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部好的声乐作品不仅要有动听的旋律,还需要有可唱的歌词。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的日益重视,已有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来系统地学习声乐,而在传统教学中,我们重在学习歌唱的发生方法,忽略了演唱的情感。本篇论文是通过概括、举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歌词在声乐艺术中的重要性进行论述,目的使演唱者在参阅此论文后能够了解提高文学素养对声乐演唱有着积极的帮助,从而使演唱者多加积累文学知识,在演唱时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情感,并发挥自身的演唱技术水平,使歌曲得以更完美的演绎,为演唱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音色是声音的色彩,是决定发声效果的关键。其中,呼吸的深浅、共鸣的明暗、音色的优劣等等,都是音色美不可缺少的条件。要发挥音色美的音响效果,就必须进行系统的声音训练,才能达到声乐演唱时所要求的音色美。  相似文献   

10.
王珍伟 《今日科苑》2010,(4):188-188
情感是歌曲的艺术生命,是声乐教学的灵魂。歌曲演唱中运用好情对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演唱者在演唱之前,要全面进行作品分析,结合曲调领悟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变化、和声与伴奏的配置、高潮点的准确判断;演唱者还要对歌曲创作的背景深入了解;演唱者对歌词的内涵要有深刻地思考并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演唱者要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演绎,使之更富有感染力。  相似文献   

11.
何火连 《科教文汇》2009,(28):201-202
情感是演唱的灵魂。声乐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对歌曲进行全面分析,训练学生情感积累、运用表情、情感控制等非声音的技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黄自独唱歌曲的演唱要领的阐述,谈了笔者在把握歌曲的背景、主题和情感及根据歌曲的需要恰当运用声乐技巧等方面的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黄自独唱歌曲的演唱要领的阐述,谈了笔者在把握歌曲的背景、主题和情感及根据歌曲的需要恰当运用声乐技巧等方面的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姚慧 《科教文汇》2012,(2):167-167,175
声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运用纯熟的歌唱发声技巧,将作品内包含的思想感情生动完美地表达出来,用悠扬美妙的歌声感染听众。大多数的声乐教育教学工作人员在教学中总是将歌唱的共鸣、气息等技巧视为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对情感的培养缺乏重视。当然,如果想要出色演唱一首歌,演唱技巧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歌曲演唱中若只有演唱技巧是不能够完整表达一部好作品的,更不用说能感染听众。因此,教学者在声乐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与发挥。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物理学中蕴含的美学,分析了物理学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统一美,激发人们能从美学的角度认识神奇的物理世界。  相似文献   

16.
何花 《科教文汇》2007,(9Z):208-208
本文通过对黄自独唱歌曲的演唱要领的阐述,谈了笔者在把握歌曲的背景、主题和情感及根据歌曲的需要恰当运用声乐技巧等方面的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周海峰 《知识窗》2014,(22):34-34
在诗词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音、画、字结合的特点,教师不仅可以直观地展示诗词的文本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形象地感受到诗词的声韵、意境和情感之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三方面着手,阐述了多媒体教学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声乐是一门艺术,它是以美好的旋律与生动的语言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听觉艺术和表演艺术.在声乐艺术的表演技巧方面,声音和器乐有很大的不同.只要能达到好的演唱效果,不同说法不同的经验都可以成立.  相似文献   

19.
韩瑜 《科技风》2013,(20):212
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是两种不同的歌曲表达和演唱形式,两种唱法在文化定位、演唱技巧及情感表达等诸多方面既有共同点,又表现为明显差异性,由此,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特征,做到两者兼顾,实现共同提高,以更好地推进我国声乐演唱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莹 《科教文汇》2011,(25):142-143
美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题之一,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以来,大自然就不断地向人们的心灵灌输一些使其丰富、充实的东西,这些东西不断地在人类心里构建起美感,慢慢累积成美的意识,从而使人类具有美的灵魂。要完善一个美的灵魂,人们就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风度上、情感上以及品格上这三个更深层面的社会人性美,而这种审美形式便使我们有了美的内涵、美的意蕴和美的魅力。这些内在美充实了我们人的整个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