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唐宋诗之争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领域历时最长久、影响最深广的一场诗学论争。它起于南宋,元、明、清三代的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基本都在其背景下展开。"扬唐抑宋"是唐宋诗争中的主流论调,仔细考辨会发现,这一为大多数论者所认同的观点是建立在对诗歌本质片面认知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2.
袁枚论诗标举"性灵",注重抒写个性情感,强调独创,反对传统教条,他的诗话著作《随园诗话》以"性灵"为论诗内核,对诗分唐宋、王士禛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翁方纲的"肌理"说等清代主潮诗学均进行了批评,主张诗歌抒写"性灵",诗歌形式应不拘一格,"兼综条贯",为"诗写性情"服务。袁枚的这些诗学思想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走出唐宋诗窠臼、走出复古摹拟做出了努力,也为中国古典诗歌向近代转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朝鲜诗家曹伸在其诗学批评中大量运用摘句批评,涉猎内容广泛,包括摘句批评诗人做诗喜好、诗眼、诗歌意境、诗歌题材、诗歌风格等,并摘句消融了传统诗学观点,审美视角独特,论诗特色鲜明,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钱谦益转益多师、唐宋兼宗的诗学宗尚建立在反思明代诗学的基础上,扩展了人们的师法对象,对唐宋诗做出了新的评价。入清后,钱谦益的诗学思想与佛学思想融合,并融通诗论中的世运、灵心、性情、学问等概念,从诗学基本理论的层面对师法宗尚做出解释。钱谦益的诗学思想在明清两代唐宋诗之争流变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承接明末诗学思潮,给清代诗学确立了更宽阔、更深入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朝鲜诗家南龙翼的诗学理论,不仅继承了中国诗学的理论观点,更承传了中国诗学的批评方式,其对摘句批评的承传,体现了他独特的审美意识,对后世诗学批评以及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龙翼的摘句批评和中国诗家的摘句批评共同构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诗歌批评方式。  相似文献   

6.
朱庭珍的《筱园诗话》是清末文人试图对传统诗学做出总结的代表著述,并作为压卷之作收入郭绍虞先生主编的《清诗话续编》。"尊唐祧宋"是《筱园诗话》的论诗宗旨,这一宗旨体现了清代诗学的主流思想,因为唐宋诗之争是贯穿整个清代诗学的热点话题。"尊唐祧宋"观不但是打开朱庭珍诗论系统的一把钥匙,对于研究清代的唐宋诗之争来说,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朝鲜诗家南龙翼的诗学理论,不仅继承了中国诗学的理论观点,更承传了中国诗学的批评方式,其对摘句批评的承传,体现了他独特的审美意识,对后世诗学批评以及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龙翼的摘句批评和中国诗家的摘句批评共同构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诗歌批评方式。  相似文献   

8.
在晚唐诗歌发展史上,许浑是最饱受争议的一位诗人,从唐宋学人对许浑的批评中可窥见一斑:褒扬中夹杂贬抑。许浑的诗,在获得极高评价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否定的声音。唐宋对许浑毁誉参半的评论,拉开了长达千年的许诗优劣之争。这反映了文学风气的转变,以及文学思想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9.
"媚"是古代诗学批评的重要审美范畴,它既代表着诗家的美学旨趣和审美品格,也体现出文体规范转变.中国古典诗学批评中的诗"媚"论,经历了三个阶段:大致孕育和衍化于唐前,"媚"由品人论物扩展到谈文论艺,但诗评视野中,"媚"审美概念运用却不甚普遍;唐宋时期,"媚"开始较为集中地出现在诗歌批评和理论阐说中,"媚"的审美内涵和美学特征得到了较为详细的论说,被真正确立为诗学审美范畴;金元时期,"媚"得到了很好地承传,明代"媚"走向兴盛,许多诗家以"媚"对抗雅正、清远、韵淡等传统审美趣味,清代朴学大兴,理性的清人能辩证对待"媚"诗,肯定了诗史上有不少媚诗甚有美感,同时又批判了媚诗的柔弱,缺乏气骨,格调整体不高.  相似文献   

10.
宋元之际于济、蔡正孙编集的<唐宋千家联珠诗格>,融诗格、选本及评点等多种批评方式于一体,是一部研究中国古典诗学发展的重要著作.然该书在中国并不常见,晚清时始见著录.2007年卞东波博士整理的<唐宋千家联珠诗格校证>由风凰出版社出版.整理者的悉心整合与研究,为我们揭示了此书对于研究唐宋文学所具备的重大文献价值及文学批评价值,堪称学诗之活法,诗学之经典.  相似文献   

11.
日语由于中日语言文字的历史渊源联系,其中有大量的汉字及日汉同形词,但由于各种原因,其日汉语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同形异义词、字)。这些同形异义词(字)也是造成日汉跨文化、语言交际障碍的重要因素(词汇困惑)。本文拟以日汉“同形异义词(字)”为例,对日汉跨语言交际中的词汇困惑及其对策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及信息化管理的优点,以及建构和完善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建立临时仲裁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学界和实务界的主流观点。具体到立法苎面,寰卑不但应在法律上赋予其明确的地位,也应在临时仲裁的各环节给予支持,真正实现司法对仲裁的支持,限制对仲裁的过度干预,以开放的态度发展中国的仲裁业。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探讨国内学界在新历史主义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新旧历史主义简单的被理解成两种截然对立的历史观;在文学研究领域,对新历史主义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出现的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理论源认识不一等。本文主要从新历史主义与旧历史主义的理论分野来分析新旧两种历史观;疏理新历史主义和新历史主义小说在理论渊源上的关系;另外,力图从新历史主义的方法论角度对建国后文革文学的研究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唐朝中后期面临内忧外患、各种矛盾尖锐、皇权衰弱的情况下 ,宦官作为皇帝的心腹与助手 ,对监视朝臣 ,控制藩镇 ,维护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是垂危皇权赖以延续的“强心剂”。  相似文献   

16.
汉语方言词缀复杂多样,历来对南方方言中的词缀研究比较多,而对北方地区方言词缀则关注不够.文章通过隶属于江淮官话的连云港市新浦方言词缀的分类研究,试图归纳出极具方言特色的常用词缀.文章的研究是建立在认真详实的调查并广泛取证的基础上的,希望能够全面、系统、直观地反映出新浦方言词缀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比例原则近年来在公法领域得到发展和完善,它不是宪法明文规定的一项法律原则,而是通过判例在司法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比例原则包括适应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和均衡性原则三项子原则,主要作为违宪审查标准在宪法中得以适用.本文从研究美国违宪审查判例出发,探讨宪法视野中的比例原则。在我国宪法中引入比例原则,对完善我国宪政体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比例原则近年来在公法领域得到发展和完善,它不是宪法明文规定的一项法律原则,而是通过判例在司法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比例原则包括适应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和均衡性原则三项子原则,主要作为违宪审查标准在宪法中得以适用。从研究美国违宪审查判例出发,探讨宪法视野中的比例原则。在我国宪法中引入比例原则,对完善我国宪政体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具备公共产品的某些特征,但又不完全齐备,属于准公共产品。高校管理权具有行政权的属性,属于公权力。高校处分权可分为改变学生身份的处分权和未改变学生身份的处分权两类,前者具有公权力的性质,后者属于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史上的先锋人物,也是位叙事大师,开创了崭新的叙事技巧,并将其完美地结合在小说的各个环节中,为整个叙事服务.从海明威的巅峰之作<老人与海>中,可以寻找出其聚焦变换的现象,其在整个叙事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在文本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