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玉玲 《科教文汇》2010,(32):66-67
中国的所谓文明史是男性书写的历史,是男人奴役女人、扼杀女性合理需求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少有敢于追求个人价值和幸福的女性,多的是活在男人背影里悄无声息的女人.王熙凤是文学作品中少有的具有初步女性主义思想的女性.本文试从分析作者的人物定位和王熙凤的形象特点入手,探讨王熙凤的女性意识及形成原因,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分析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爱华  王靓 《科教文汇》2014,(32):68-69
文学世界和现实世界一样,到处是男人和女人相处、相碰的关系。男女两性关系是历代文学作品不可回避的主题。在我国,由于封建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男性一直处于话语权力的中心。本文从对《骆驼祥子》的男女两性关系的分析中,既看到了女性对传统文化的超越,对男性中心地位的颠覆,也看到了女性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3.
马双 《科教文汇》2008,(34):255-255
以人本主义理论为核心对80年代的文学作品进行了分析,从中挖掘出文学作品中人性关怀的四种形式:在揭露和批判中复苏“人性”;在反思中赞美和呼唤人性;在女性文学的探索中张扬人性;在生命意识、自然属性中完成人性觉醒。通过这种分析肯定80年代文学中的人本主义,并希望在文学创作中发扬这种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邓礼华 《科教文汇》2007,(9X):192-192,195
张贤亮笔下女性的命运经历了从暂时的“女神”到永远的“女奴”的转变。他笔下纯情美好的女人拯救了男主人公们,使他们变得完整。这些陪伴男人走过炼狱的“女神”把男人作为其精神家园,但是她们却永远得不到自己所创造的男人。因为男人们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家园。当男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家园时,这些女人也就成了男人超越苦难的垫脚石。这些女人的悲剧缘由不仅有长期以来的男权中心和知识分子的优越感作祟,而且有女人的依附性和奴性助纣为虐。  相似文献   

5.
张贤亮笔下女性的命运经历了从暂时的"女神"到永远的"女奴"的转变.他笔下纯情美好的女人拯救了男主人公们,使他们变得完整.这些陪伴男人走过炼狱的"女神"把男人作为其精神家园,但是她们却永远得不到自己所创造的男人.因为男人们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家园.当男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家园时,这些女人也就成了男人超越苦难的垫脚石.这些女人的悲剧缘由不仅有长期以来的男权中心和知识分子的优越感作祟,而且有女人的依附性和奴性助纣为虐.  相似文献   

6.
李梓云 《科教文汇》2008,(20):231-231
弃妇诗是对中国古代社会妇女被丈夫抛弃这一普遍现象的反映。诗中形成的弃妇意象不仅表达了一种在男权意识已渗入骨髓下即性化了的附庸意识,也潜在着宗法礼教压抑下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7.
弃妇诗是对中国古代社会妇女被丈夫抛弃这一普遍现象的反映。诗中形成的弃妇意象不仅表达了一种在男权意识已渗入骨髓下即性化了的附庸意识,也潜在着宗法礼教压抑下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8.
女性文学是指由女性执笔所写或具有女性性质的文学,通过揭示女性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对社会女性的成长及女性意识的觉醒起到警示作用.英美文学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是女性文学的发展源头,其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具有一定象征意义,为当前社会男女平等发展奠定基础.由齐心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6月出版的《多维视角下英美女性...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人有时会用"垂涎三尺"来形容男人对女人的爱慕。美国《医学日报》曾刊登的一篇文章佐证了这一说法的科学性:男人在见到漂亮女人时,唾液分泌量真的会增加。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生物学研究所的学者选取了39名年龄在21~31岁的异性恋男士和5名年龄在19~23岁的女性。这些女性年轻  相似文献   

10.
虽说追求幸福的生活是夫妻双方的责任,但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男人无疑扮演着更为重要的、决定性的角色.这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传统意识、生理条件等几乎所有方面都得到了毋庸置疑的证明.就是再坚强的女人,也还是希望自己的男人像个真正的爷们儿那样顶天立地.  相似文献   

11.
没有哪一个男人在“吃软饭”的评论和指责面前不感到耻辱和抬得起头来,因为在人类的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中表明,这个男人很没出息,要靠老婆(女人)来养活。甚至在一个家庭中,女人比男人挣得  相似文献   

12.
《圣经》告诉人们: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诗人们写道:女人,弱者的名字;瑞典妇女说:不,我们和男人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13.
《科学生活》2008,(5):80-81
据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男女视野有别,女性的视野是男性的6倍,所以,男性所看不到的物体,女性往往能看到。在日常生活中,男人在找不到东西时,常常会责怪女人在背后藏东西。比如:领带、内衣、袜子、钥匙等等,他们一般都很难找到。其实,这种结果是有历史渊源的。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住在山洞里,男人必须外出狩猎。为了盯住并跟踪远处的猎物,男人必须将眼光聚焦在远处,对于身旁细小的事情便无暇顾及。因此,对大多数男人来说,他  相似文献   

14.
女人总是比男人痛当人们肉体受到伤害的时候,男人和女人的感觉是差异悬殊的,男人总是很坚强,而女性总是很脆弱,过去人们一直以为这是两性心理因素使然,但科学家们发现,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异才是更主要的原因。5年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神经学家无意中发现,男女在拔掉智  相似文献   

15.
本来,男人和女人机体的基本情况是一样的,只是因为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染色体不同,便雕琢成了男人和女人。根据动物实验,科学家们早就证明,大脑在发育中也会形成雌雄两性,而且人类大脑中的性别差异比身体更微妙!  相似文献   

16.
张英 《科教文汇》2009,(16):232-232
约翰·福尔斯(1926-2005)被认为是英国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在福尔斯的作品中,《法国中尉的女人》是最受欢迎的小说。自小说问世以来,对谜一般的女主人公萨拉的形象塑造受到国内外评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拟通过对她的行为选择所展现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认为萨拉并不是追求自由的新女性,她的行为选择仍然落入男性意识的窠臼,女性意识没有觉醒。  相似文献   

17.
科技快递     
性别不同短信迥异男人和女人在发送短信时有一些显著的不同。英国心理学家的调查发现,男人和女人在发送短信时会采用完全不同的方式。简短、语带讥讽,这是男人发送短信内容的典型风格;而女性则通常会发送内容较长的短信,并且文字更加情绪化。男人在给同性发短信时通常都言简意赅,但却会在给异性发送短信时主动增加字数。在给异性发送短信时,男人会经常借助短信发些言辞调侃或语带双关的话,但女性却不太这样。抗癌药物步入多靶点时代法国癌症专家说,一种名为索拉非尼的肾癌新药采取“多个靶点”方式攻击癌细胞,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疗效,标…  相似文献   

18.
科苑集粹     
医学研究证明,造物主不仅让女人比男人活得长,还让她们进入老年后比同龄男人更聪明。更有甚者,造物主居然给女人的脑袋里“多装”了不少脑细胞。荷兰研究人员在对599名85岁的老年男性和女性展开对比研究后发现,女性的思维比男性要敏锐许多,反应速度也更快。在记忆测试中,  相似文献   

19.
人们一提起衣着、化妆、饰品,很自然地会想到女人,似乎这些天生就是女人的事。其实不然,它们同样是男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在古代,经典著作中早就对男人的衣着打扮给予了精彩的描述,提出过严格的要求——必须是“羔  相似文献   

20.
妇女参政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1906年,芬兰妇女第一个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女性开始进入政界。但能登上总统宝座的并不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总统职位一向为男人所独霸。只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政坛上才开始出现女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