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张红 《现代语文》2014,(3):108-109
“少教多学”这一教学理念符合“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要求。“少教”是要求教师不要代替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沦为学习的附庸;但是“少教”也不等于不教,让教师成为教学中可有可无的角色。“少教多学”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么样才能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既实现教师的“教”,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少教多学”的目标呢?笔者认为课堂上的提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桂清 《青年教师》2005,(10):44-45
教师的传统角色期待是“传道、授业、解惑”,即传授学生知识,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活动由传统的“教”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相应地教师的作用也有所转变,由传统的“主体”地位转向了“主导”地位。随着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作为新型学习方式之一的自主学习备受教育研究和广大教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观要求教师要把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即在教学过程中,要让“教”服务于“学”,实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最后达到学生带着知识走向教师、家长、社会……从而真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人地位。为了实现这一转变,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环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的“教”主要是为学生的“学”而服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引导,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示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探究音乐的主动性,要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锻炼自主学习能力,以此来达到学生主动“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是“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主导”作用取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久而久之,学生就习惯于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渐渐丧失了。这是课堂教学中重教轻学,以教为主的直接后果。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尽快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参与热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种主体性,是不可替代的自主行为,必须由他们亲自参与和直接体验,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改革要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我们处理好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的辩证关系。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扮演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的角色。教师的“教”是启发学生的“学”,引导学生的“学”。施教之成功在于启发、引导、点拨、开窍。教师引导学生入学习之门,应为学生会学、学会、学好而教。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人,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7.
万荣华 《课外阅读》2011,(11):286-286
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实现素质教育,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陛、积极性,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那么如何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本人在化学教学中对课堂上运用“探究性学习法”来确定学生主体地位,获得几点体会谈一谈。  相似文献   

8.
教学中,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启发、热情鼓励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想问,从不会提问到善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好“教法”环节的指导,把“如何教”转到“如何学”上,由“学”体现“教”变学生“学会”为“会学”。  相似文献   

9.
王颖 《中学文科》2007,(4):49-49
“六环节教学法”要求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把学生推向主动者、创造者的地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角,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着诱导学生做到“五动”(动手、动口、动脑、动眼、动耳)去获取知识,实现“变教为诱、变教为导、变学为思、学思结合 、以诱促学、以导达思”,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宋薇 《天津教育》2008,(7):47-47
互动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学双方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创造和谐的互动氛围,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更加有效,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以自身教学方式影响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给他们创造参与实践的机会、成功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1.
所谓“减负”,就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把学生从沉重的学分、名次和升学率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使他们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充分自由的发展自己。所以,只有“减负”,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全面提高民族素质。  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我们教学的对象,教学包含着教与学的关系。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教师的教是客体,学生的学是主体。只有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求知欲,主动与教师思想、课本知识沟通,从而获取知识与信息。确…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而存在的,教要服务于学。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已被人们所共识。在教学中。只有依“学”施“教”,才能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结合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使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3.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个个会说;“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素质教育的这三个要义人人知道;“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但是在许多教师心目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至今没有真正确立起来,课堂教学中“为教而教”“学为教服务”的形式主义做法已经渗透到了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渗透进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其中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为完成教学设计而提问,为分析课文而提问,为提问而提问的现象尤为普遍,问题十分严重。一、教师“满堂问”,学生被动回答问题“满堂灌…  相似文献   

14.
如何发挥教师在初中化学问题解决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雍芳 《考试周刊》2009,(48):204-205
在实施化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由知识传授者变为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考虑的问题不是单纯的如何“教”.更要考虑的是学生如何“学”。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只有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先学后教”教学方式符合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理念,有利于学生快速进人学习情境,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实施“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过程中我们的做法是:一、落实新教学模式。工作重心前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先学什么,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点。创新教育是指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手段,以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性人才的动态工程。更新学习观念,实践“三个转向”要实行创新教育,教育的观念就要转变。教育的重心应由教育者向受教育者倾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活跃的教学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教育的核心应由教育转向学习,把严肃紧张的灌输教育过程转变为轻松愉快的主动学习活动,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教育的方式由先教后学转向先学后教,提倡学生的探索、求知在先,教师的指导、帮助在后。只有实践“三个转向”,学生才能真正有所受益;只有更新学习观念,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动脑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从而具有较好的创新能力,真正使教学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新教师观念,变“教者”为“导者”认知引导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认知,由教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寻求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整合能力和创造性的学习能力。钱梦龙在...  相似文献   

17.
张淑清 《成才之路》2010,(18):50-50
一、倡导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学习行为的自觉性 课堂教学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其关键是要摆正教和学的关系。学生历来是学习的主体,应该有独立的人格和完美的个性,不能依附于教师.像婴儿吃奶一样.只是被动地接受,不能主动地去探求,教和学的过程就在于,教师借助教材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而这种又不能简单地直接灌输。教学中,教师要倡导学生具有主人翁意识,最重要的一条是要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交往中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并调整自我,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地位和存在价值。比如在上历史课时,让学生从语文、  相似文献   

18.
一、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主导作用”这一认识长期存在。事实上,学生与教师在教学中同样都处于主体地位,只是其侧重面不同。“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共同构成的,学生在历史教学中属于“学”方面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基础性的应用型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显著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怎样学?怎么教?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这些问题一直让许多一线教师感到困惑。作为教学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站在现代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高度,高屋建瓴地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去实践,把握信息技术课是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偏重技能的特点,把握信息技术课属文理交叉学科、偏重理的特点,把握信息技术课是综合应用学科的特点,注重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我们要因地制宜,开展内容和形式多样化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境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而且必须深刻理解大纲和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每一单元、每一课时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权重,做到对全册教材的总体把握与宏观调控。一、旧知识的强化和巩固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学效果取决于主体因素的发挥。“教”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学”的积极自觉的行动才能发挥,因此,在强化旧知识中不要以教师的“讲”来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梳理知识。在几何初步知识的复习时,先从点出发,引导学生理清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