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自身视野,增长见识,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可以帮助其对课堂中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最近几年,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不断增长,而相比较城市地区的孩子,外来务工子女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保证外来务工子女都能够接受良好教育,是国家教育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从外来务工子女课外阅读现状及形成原因着眼,就其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近年来湖州市吴兴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存在着外来务工家长自身素质和家庭环境影响其子女成长及民办学校师资队伍良莠不齐、教师收入待遇较低等诸多问题,应科学安排经费,统筹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积极整合资源以促进各类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更好地融入当地的城市教育,使他们真正成为所在城市的一员。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5,(56):164-165
本文以饶平某镇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为例,对饶平某镇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饶平某镇外来务工子女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探讨解决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对策,通过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意识,改变思想态度;学校调整教育模式;实施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资助奖励制度;重视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等举措,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由此带来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上学问题,已现实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因此,做好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学生的文化融合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一、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学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温家宝总理视察北京市接收外来务工子女学校时在黑板上写下的这句话意味深  相似文献   

5.
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出现的教育问题,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刚融人到城市,在经济条件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忙于生计,生活、工作压力较大,对子女的教育往往疏忽、简单、粗暴。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工作稍有失误就可能增加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各大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这就意味着城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农村输出。伴随着大批农民工加入到城市建设的发展进程中,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情况也逐渐引起社会关注和重视。由于考虑到外来务工子女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等一系列问题的极大改变,如何帮助外来务工子女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城市的文化中去,就该问题论述了通过美术教育来实现的具体过程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南京市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小学四五年级学生进行的孤独感问卷调查,努力了解外来务工子女的孤独感程度.分析外来务工子女与城市本地学生孤独感的差异,探讨外来务工子女孤独感的成因及防止或减轻外来务工子女孤独感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现代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自农村,在适应城市生活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特别是在学校的学习生活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关注。文章将针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深圳是外来务工为主的移民城市,成千上万外来务工给城市建设带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矛盾与问题。他们能否真正融入城市,对其自身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均具有重要意义。社区作为外来务工融入城市的社会化组织载体,依托它进行外来务工城市适应性教育具有独特优势。论文以这一群体在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心理融入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社区教育在开展城市融入性教育的优势,提出通过社区教育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提高城市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缓解心理困惑等策略,加快新生代外来务工融入城市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深圳是外来务工为主的移民城市,成千上万外来务工给城市建设带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矛盾与问题。他们能否真正融入城市,对其自身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均具有重要意义。社区作为外来务工融入城市的社会化组织载体,依托它进行外来务工城市适应性教育具有独特优势。论文以这一群体在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心理融入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社区教育在开展城市融入性教育的优势,提出通过社区教育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提高城市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缓解心理困惑等策略,加快新生代外来务工融入城市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在全社会、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外来务工子女的安全事故还常有发生呢?原因何在?我们通过学校管理过程、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认为关键在于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忽视安全教育。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安全教育薄弱,不得不引起我们教育者的深思。  相似文献   

12.
外来务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推进的。随着我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教育的热点问题。我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外来务  相似文献   

13.
江渝 《成才之路》2009,(30):2-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大批外来民工携妻带子涌入到城市当中,中国教育的词典中因此多了一个名词——外来务工子女。广大的外来务工子女,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的文化层次低,家庭教育相对落后;同时,大部分进城务工子女以前都是就读于比较偏远的山区学校,那里的教学条件、师资水平相对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14.
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必然结果。目前,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出台了以流入地接收为主的教育政策,但是在现实中大量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是在私立学校接受教育,存在着教师流动性大、教师待遇差、教师整体素质不高,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进城务工子女学校教师的待遇、加强校长教师培训。  相似文献   

15.
"教育移民"通常指为了孩子的教育与未来的发展而选择的申请移民.本文是指:在国内,为了子女接受相对较好的教育,从城郊、乡镇农村向城市或是经济较落后城市向较发达、发达城市迁移.或者是因为务工或投资、经商常年在异地城市生活而子女被动在异地城市接受教育而产生的迁移.这有别于为了考录取而在高考前临时改变报考地的迁移.其主体是农民工,为表述方便,下文统称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在全社会、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外来务工子女的安全事故还常有发生呢?原因何在?我们通过学校管理过程、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认为关键在于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忽视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7.
王建军 《考试周刊》2010,(26):218-219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属于典型的城市周边学校。近几年来,我市务工人员明显增多,根据市关工委专题调查显示,外来务工人员有100万人,占我市人口的13%。外来务工子女在我市借读的生源猛增,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通过对几所城市周边学校的调研发现,外来务工子女均超过了40%,我校外来务工子女所占比例见下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当前越来越多异地人员前往陌生的城市寻找工作,而这部分外来人员的子女,在工作地进行学习时,需要面对所上学城市较为陌生,难以适应城市快节奏学习生活的情况。因此,本文就将从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入手,结合我班级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有效引导外来劳工子女高效上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一、调查背景 目前浦东新区初中阶段外省市借读生占学生总数的19.3%%,达一万三千多人,在公办学校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一现象在农村地区尤其突出,在目前浦东农村中学起始年级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学生数的50%上下,其中最多的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总数的70%,他们外来务工人子女群体的教育已成为教育研究不能回避的问题,外来务工子女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样的发展和浦东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大批农民工涌向城市务工谋发展,有的人将子女带进城市,一起接受城市的教育,但是,这部分来自不同地区的务工子女,家庭教育仍然是"稀缺品",这也导致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缺失,从而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其心理问题显著,无形中给教育带来了难题。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教育问题和心理健康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如何让这些"被遗忘的花朵"美丽绽放,成为当前不少教育者探究的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