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岁女生秦某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积极,成绩优秀,但对学习以外的事情漠不关心。作为学习委员,她对工作不闻不问,甚至科代表向她反映问题,要求她协助  相似文献   

2.
我去年接了一个新班.第一堂课提问一名同学.地吓得哆哆嗦嗦.声音颤抖,问题没有回答完竟哭了起来。十五六岁的姑娘.已经历了近十年的求学生涯,竟然这样害怕老师提问、真是让我想不到!我走到她身边.请她坐下。当天下午我又邀请她到办公室.询问她的学习情况.身体情况及家庭情况。她吞吞吐吐不愿谈,  相似文献   

3.
如此执着于古筝演奏的林梦伊非但没有因此耽误学习,反而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梦伊的妈妈说,当时给孩子买古筝,并不是非要她成为音乐家,只是希望她能安静下来,因为梦伊小时候很爱动。自从学习了古筝,梦伊的兴趣慢慢转移了,她更懂得合理安排时间了,学习、休息、弹古筝以及其它娱乐活动她都处理得有条不紊。[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现场教育     
林雪  丁当 《课外阅读》2006,(8):22-22
黄明知道儿子的学校今天发成绩单,就早早回家看儿子的成绩。儿子读书一向不用功,成绩很差,他自己不着急,却急坏了黄明。黄明希望儿子这回能考得好一点,可是回到家一看那成绩单,竟没有一科及格,最少那科只得21分。黄明大骂说:“你读书这么差,将来能干什么?”儿子说:“我长大去踩三轮车。”黄明气炸了肺,甩手给了儿子一巴掌。  相似文献   

5.
四月的一个下午,我刚到咨询室就接到主任的电话,说让我一起到学生家里去。途中才了解原委:这是一个成绩很好的学生,一个多月前出现了较大的情绪问题,家长过于担心,曾将她送到市第二人民医院检查。之后她更是不能来学校,不能学习,已经在家待了几个星期,这次哭着要找心理老师。  相似文献   

6.
陈国凤 《湖北教育》2007,(12):37-37
曾在武术学校学习的小非同学,去年转到我们班时,是一个让所有老师都头痛的"假小子"。上课时,她从不知道要认真听讲,也从不知道要写作业;下课时,她拿着扫帚把男孩子追得满教室跑;放学后,她总是约上几个女同学和男生在操场上比试球技,学习对她来说总是放在所有的事情后面。我一次次地找她谈话,严厉地批评她,可是都没有效果。我心想:她真是不可救药了。  相似文献   

7.
案例: 李老师今年担任初二(1)班的班主任,她逢周四经常要到区里参加教研活动,令她头疼的是那天下午她班上恰巧有一节自修课,因为班主任不在,自修课的纪律便成了问题。几周下来,李老师发现,自修课违纪的学生中,一个叫张凡一的男生频率最高。张凡一不属于不要学习的后进生,但也不是那种自  相似文献   

8.
巧"读"纸鹤     
历史课上,同学们正在思考着我提出的问题。突然,一位女生课桌上多了个东西,我定神一看,是个折叠得很好的纸鹤。我急步走上前去拿到纸鹤,她的脸立刻红了,一副担惊受怕的样子。这位女生学习表现优秀,天生丽质,自初二以来,就开始有男生追随,她还算阵脚不乱,学习未受多大干扰。此时  相似文献   

9.
李爽 《天津教育》2003,(3):33-35
“老师,我们家小华每天放学以后第一件事就是看动画片,都上中学了,还跟小孩儿似的。”“是呀!给他们买早点的钱都用来买卡通贴画了……”“对!还有漫画书也害人。我那闺女吃完晚饭就进自己屋里,一开始我和她妈还特别高兴呢,以为她知道用功学习了,可有天夜里给她加床被子,推门一看,呀!开着灯就睡着了,手里还捏着一本漫画书呢。气得我把她那堆闲书都给烧了。您说这可怎么办呢?”家长会上,十几位家长把我团团围住,争先恐后地控诉着动画片、漫画书以及其它卡通类边缘产品过多地侵占了孩子们的日常学习和休息时间,强烈要求学校和…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江苏省公安厅厅长黄明每天晚上工作结束后,喜欢和家人在省公安厅周边的马路上散步半小时,他说“:走到路口时,对面明明是红灯,我竟没有看到一个市民停下脚步等待绿灯!第二天去看,情况依然没有改变。一连二个月下来,我只发现了一位市民遵守交通法规!”[http://news  相似文献   

11.
刘用奇 《现代语文》2006,(7):122-122
提起《红楼梦》里贾府的女管家王熙凤,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人说她长得漂亮,是个美女子:有人认为她精明能干,是个女强人。在我看来,还是《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回中贾母对她的评价一语中的,准确鲜明。贾母说:“她是有名的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称作辣子,只管叫她‘凤辣子’就是了。”  相似文献   

12.
小李原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她到哪儿,哪儿就有笑声。她兴趣爱好广泛,是体育尖子。小李的语文素养也挺优秀;阅读理解能力强,课堂上那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她总能理解得八九不离十;文笔好,她的每篇作文几乎都能作范文,还有习作在《常州日报》上发表,常引得同学们围着她讨教……可是,自从升入六年级后,却发现她常会发呆,走神,出现了好几次“没带”作业现象,看老师的眼神是躲闪的。  相似文献   

13.
五年前,文娜大学毕业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苏北某县检察院。这是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大家都以为,就像许多在机关工作的人一样,文娜会一辈子捧着这个“铁饭碗”。然而,外表平静的文娜内心并不平静,仅仅工作两年,她就通过了南京某名牌大学的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她本可以作为在职人员深造,享受带薪学习,然而,文娜却“置之死地而后生”,毅然辞职攻读,家境贫寒的她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各科成绩优异。就要毕业了,南京某著名律师事务所已初步与她商谈了签约意向,她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大干一番。当初大学毕业时,她并没有想考研,只想回到家乡并有一…  相似文献   

14.
女儿在读四年级,成绩中上等。她有一个爱好,就是在做完功课后对我说:“爸爸,和我玩玩吧。”在得到我的同意后,她兴高采烈地摆上象棋或拿出扑克,或是和我背唐诗、说谚语,谈同学、说老师。久之,她会告诉我任何她知道的事,哪怕你再忙,她总会像跟屁虫似的跟在你后面说。我也常常在睡觉前坐在她床前和她谈学习、话未来。又想起了另外一则小故事:一位父亲常常早出晚归,与儿子难得有时间在一起。一日,儿子等父亲归来,问父亲:“您一小时挣多少钱?”“10美元。”“那么,请您借我1美元。”父亲当即掏出1美元给儿子。儿子赶忙跑回自己…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通晓 5种语言,一生写了 14部著作。然而,她却是一个自幼就又聋、又哑、又瞎的残疾人。她的巨大成就,归功于她的老师——安妮·苏利文对她的悉心培养。   苏利文 18岁到海伦家担任家庭教师,在长达 50年的教学生涯中,她以创造性的劳动,用满腔热血,滋润着海伦干涸、荒芜的心田。苏利文克服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使海伦成了知识渊博的学者,而她也赢得了“海伦的另一半”美名。   由此笔者想到了教育界一个流行多年的概念——“差生”,想到了后进生的教育问题。要说“差生”,海伦可谓“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16.
小玲自幼和母亲相依为命,她家里贫穷.母亲勤劳节俭,每天从早忙到晚,但也只是仅仅能够维持生活.小玲很懂事,也很爱她的母亲.她发奋学习,希望长大能有一番作为来回报她的母亲.  相似文献   

17.
怎样辨别连词“和”与介词“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兼有连词和介词的作用,在实际的语言现象中,有时难于分辨。请看下面的例句: ①黄明和杨亮都是一个班的学生。②黄明和杨亮说了一阵子话。③黄明和杨亮不认识他。④黄明和杨亮一起上了街。  相似文献   

18.
现场教育     
<正> 黄明知道儿子的学校今天发成绩单,就早早回家看儿子的成绩。儿子读书一向不用功,成绩很差,他自己不着急,却急坏了黄明。黄明希望儿子这回考得好一点,可是回到家一看那成绩单,竟没有一门及格,最少那门只得21分。黄明大骂说:“你读书这么差,将来能干什么?”儿子说:“我长大去踩三轮车。”黄明气炸了肺,甩手给了儿子一巴掌。  相似文献   

19.
案例: 怡君是个聪明而又乖巧的女孩,她的爱好广泛,尤其喜欢唱歌跳舞.父母对她寄予了很大希望,一心要培养她考重点高中,进入名牌大学. 怡君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有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家庭经济状况良好.但她的父亲是个很严厉的人,平日不苟言笑,除了学习,很少和女儿交流,他关心女儿最多的是学习,批评最多的也是学习.  相似文献   

20.
她是一个农村娃,在今年的中考里,她考上了城里的一所中学,她是村里第一个跳出农门的娃。她没有爹,只有一个憨厚老实的娘。她考上了城里中学,娘自然很高兴,逢人便夸:“俺那娃啊,考上了城里的中学咧!”她听了很不自在,特别是那“娃”字,自己都是十四岁的大姑娘了,还“娃,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