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近年来,为积极探索幼龄茶园管理技术措施,梁河县茶技站在多年探索实践幼龄茶园套种矮杆作物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加大幼龄茶园套种荞麦试验、示范、推广种植再获成功,为幼龄茶园套种荞探索寻找到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佛手是金华市的名贵花卉,具有“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之称,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据历史记载,金华市栽培佛手始于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金华独特的地貌、生态环境及花农精细栽培管理技术,使佛手果形奇特,色泽橙黄亮丽,香气浓郁持久,鲜果干而不腐,耐贮存。这为佛手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金华市种植佛手约有100万株,鲜果产量约300吨,居全国之首,金华已成为著名的“佛手之乡”。  相似文献   

3.
玉米具有产量高、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生产成本低等特点,玉米品种类型多,适应多种生态环境及栽培条件。玉米可与麦类、豆类和薯类等多种作物间作套种,是提高单位面积总产量的主要作物,栽培种植好玉米是农村致富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品质优、档次高的精品小型西瓜越来越多。日前精品小型西瓜主要利用冬春大棚温室栽培,投资大,技术要求高,多数农户难以发展。而简易早熟栽培投资少,管理方便,果实发育周期短,比同期播种的普通西瓜可提前10~20天上市,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5.
双色鸳鸯美人蕉是属被子植类中少见稀世珍品,研究双色鸳鸯美人蕉的套种宅配技术,提高其花期和产值。分析了单、套作条件下美人蕉的生长及产量的差异。研究了一种采用日光温室中双色鸳鸯美人蕉套种高效栽培技术。通过该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对双色鸳鸯美人蕉的选种、套种栽培基质培养、播种育苗与定植管理进行了重点研究。通过对美人蕉花解离分析测定方法,进行栽培效果测定。研究得出,该方法栽培双色鸳鸯美人蕉,能有效保证双色鸳鸯美人蕉对应用基质的利用效率,提高根冠比,提高双色鸳鸯美人蕉的观赏性。可以使绿体株高和假茎高得到抑制,花冠增大,使得其观赏价值更大,外轮退化雄蕊2~3枚,花期扩大3~4月。  相似文献   

6.
西瓜立架吊蔓栽培较传统的地爬西瓜栽培种植密度明显增加,通常每亩1000~1500株,产量可提高70%~100%。病害较轻,并且果形美观,优果率可达99%,市场售价高,是西瓜高产高效的一项新技术,适合在保护地中应用。大棚西瓜栽培技术关键是: 一、施足基肥大棚西瓜立架吊蔓栽培产量较高,基肥施用量一般掌握为地爬式栽培的1.5~2倍,以腐熟的畜  相似文献   

7.
红壤丘陵区果园内套种牧草的综合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大面积建果园,必然要占用一定面积的粮食,这对本来就负担过重的耕地又增加了负担。而新建果园前期又无效益,多数幼龄果园处于半荒芜状态。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中国科学院千烟洲试验站进行了幼龄果园套种优良牧草试验,目的是充分利用耕地,发展养殖业,解决果农的收入问题。经3a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网络信息系统、多媒体技术与生长数据库的有机结合,研究开发出一款基于微信平台的西瓜栽培管理专家系统,其中一个模块为西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包括病虫害查询、病虫害诊断、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咨询专家四块内容。本文阐述了西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知识组织与知识库构建策略,按照西瓜植株发病部位和发病时期编制了多项式诊断检索框架,建立知识库。并利用多叉树检索推理机制进行特征组合初步诊断,再提供植株不同时期的发病症状图片供用户确认,提高自动化诊断的精确性,为作物病虫害自动化诊断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不断进步,多种农业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本文结合贵州都匀地区的基本农业条件,在各个环节深入探讨了大棚西瓜栽培的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副所长焦定量研究员的成果“少籽西瓜品种的培育方法”针对目前西瓜生产上普通西瓜籽多、食用不便、品质低;无子西瓜皮厚、易空心、不易栽培等缺陷,利用染色体易位导致种子败育原理,培育出少籽西瓜新品种。该成果获2009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1.
蔗地套种西瓜高产技术 (1)选地开厢。选耕层深厚、肥沃疏松、3年以上未种过瓜类作物的地块、在冬末春初深翻细(耒欠),分厢开沟,厢宽1.3米,沟宽35厘米,沟深30厘米,四周开排水沟。厢沟内种甘蔗,厢上种西瓜。沟内亩施优质腐熟堆厩肥3000—4000公斤,过磷酸钙30—35公斤。厢上每隔1.3—1.5米打西瓜窝,单行种植,窝深40—50厘米,每窝施腐熟堆厩肥10—12公斤,过磷酸钙120—150克,饼肥200克,草木灰400—500克作西瓜底肥。 (2)播种覆膜。甘蔗于2月上、中旬下种,亩植3500—3800段双芽苗,栽后浇水,上面薄盖一层土杂肥。西瓜播种适期为3月上、中旬,种子经浸泡催芽后,每窝点播4—5粒,用细土盖平,再用小块塑  相似文献   

12.
李萍 《内江科技》2000,(1):23-23
要提高水稻田的经济收入,可实施草莓—西瓜—晚稻一年三熟制间套作丰产栽培模式,平均每亩可产草莓约650公斤,西瓜约1500公斤,晚稻约500公斤。比传统的小麦  相似文献   

13.
滦县小马庄镇张马庄村,塑料大棚中春季栽培嫁接西瓜,亩产量4000公斤,平均售价⒈2元/公斤,亩产值4800元,秋季栽培西红柿,亩产量4500公斤,平均售价0.8元/公斤,亩产值3600元。年总产值8400元。亩成本2600元,亩纯收入5800元。茬口安排第一茬大棚西瓜:1、培育嫁接苗:西瓜采用京欣一号、唐欣一号等早熟优质品种,砧木选用白籽南瓜,西瓜种子在二月中旬用60℃温水浸种催芽,经2—3天即可出芽,西瓜播种后2—3天白籽南瓜开始浸种,时间为4—6小时,之后放在30℃条件下催芽,两天后长到0.5厘米时即可播种。播种时浇足底水,按西瓜2厘米见方,南瓜3厘米见方点播…  相似文献   

14.
滦县小马庄镇张马庄村,塑料大棚中春季栽培嫁接西瓜,亩产量4000公斤,平均售价⒈2元/公斤,亩产值4800元,秋季栽培西红柿,亩产量4500公斤,平均售价0.8元/公斤,亩产值3600元。年总产值8400元。亩成本2600元,亩纯收入5800元。茬口安排第一茬大棚西瓜:1、培育嫁接苗:西瓜采用京欣一号、唐欣一号等早熟优质品种,砧木选用白籽南瓜,西瓜种子在二月中旬用60℃温水浸种催芽,经2—3天即可出芽,西瓜播种后2—3天白籽南瓜开始浸种,时间为4—6小时,之后放在30℃条件下催芽,两天后长到0.5厘米时即可播种。播种时浇足底水,按西瓜2厘米见方,南瓜3厘米见方点播…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蚓粪复配基质在西瓜育苗及大面积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将蚓粪与不同矿物按一定比例混合,配成育苗基质和栽培基质用于西瓜的穴盘育苗与大面积生产,通过对西瓜幼苗生长表现的观测,探讨蚓粪基质在西瓜作物上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蚓粪复合基质的主要理化性状明显优于对照基质。采用蚓粪基质进行穴盘育苗,西瓜幼苗生长迅速、干物质积累快、壮苗指数高。连作条件下,应用蚓粪基质对首批西瓜的单果重平均提高40%以上,在非连作条件下单果产量也能提高15%~20%。  相似文献   

16.
张彦 《学会》2003,(6):35-35
<正> 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适应我国进入WTO后的市场形势和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中国园艺学会西甜瓜专业委员会积极向有关主管部门汇报与联系协调,得到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同意与委托,组织开展了全国优质早熟西瓜新品种的示范展评活动、保护地栽培小果型西瓜新品种和无籽西瓜新品种示范展示等多项科普活动,为促进我国西瓜生产中优质早熟新品种的更新换代与推广,推动新品种优质瓜果的市场消费,进一步提高西瓜产业的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优质冬青稞新品种冬青17是西藏自治区农业研究所,通过优良品种间杂交选育,2010年4月通过审定,该品种属于高产、稳产偏早熟收获后可以复种和套种一季早熟作物,有着较高的推广前景。冬青17号品种原种繁育生产,两年面积达到7000亩,该项目起止年限为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第一年种植原种繁育田并复种、套种绿肥、园根等500亩,第二年继续推广原种繁育技术结合高产栽培及复种技术试验6500亩,主要在河谷农区藏东南湿润和半干旱农区繁殖推广,亩产保持在300~350公斤左右。比当地品种增产15%以上,培训县、乡(镇)村农民技术人员和科技明白人2000人(次)。  相似文献   

18.
刘桂廷 《金秋科苑》2008,(4):179-179
一.选用良种 选用适应当地条件栽培的优良品种是马铃薯高产栽培的一个重要环节。种植的优良品种中,“会-2”、“威芋3号”抗病性强,适宜净、套种,适种范围较广;“会顺88”品质优于其它品种,但高棵晚熟,适种区是高二半山区和高寒山区。  相似文献   

19.
大棚轮作草莓西瓜豆角是一种高效栽培模式,能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生产率,是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南板蓝是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近年来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价格稳定,发展前景较好。而广西、广东有很大的荔枝林面积,可充分利用其林下的空间套种南板蓝。文章对南板蓝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其在荔枝林下的种植技术、采收加工、储藏等方面进行总结,为荔枝林下南板蓝的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