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中国记者》的老读者了。自1990年毕业到企业做宣传报道干事起,便和贵刊结下了不解之缘。15个春秋里,或订阅、或零买,无论何种方式,我们每个月都会见面。15年来,我书柜里过期的杂志卖了一批又一批,而《中国记者》等新闻期刊占据的位置却始终没有动摇。15年来,她就像一位老师、一位好朋友,守候在我身边。她打开了我的眼界,让我看到了国内外新闻界的新动态;她丰富了我的知识,让我学到了许多前辈们的宝贵经验;她提高了我的业务能力,使我从一名基层通讯员,成长为一名专业新闻记者。我所取得的每一个成绩,不能没有《中国记者》编辑部各位老…  相似文献   

2.
到本期,《中国记者》已经出版整整200期了。她的前身《新闻业务》杂志最后一期的总期数则是157期。前者与后者相续总共为357期。从《新闻业务》到《中国记者》,一脉相承,以宣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宗旨;立足新华社,面向新闻界,以反映和总结交流新闻工作的实践经验、探讨新闻理论为己任。无疑,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最为悠久的新闻专业期刊。笔者在新华社的工作经历也正好可以概括为从《新闻业务》到《中国记者》。这里结合自己的经历,就某些历史片断略述一二。  相似文献   

3.
记者的新闻捕捉能力也就是记者的新闻敏感性,主要是指记者寻找、捕捉以及对新闻价值进行判断的自觉意识。记者想要让自己越来越优秀,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新闻敏感性,它是记者最为重要的一种业务能力。新闻敏感度主要是指记者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进行捕捉以及对新闻稿件做到高效撰写的一种能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记者的综合素质,可以说是衡量记者是否称职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如何理解新闻捕捉能力和它与记者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记者想要具有新闻捕捉能力需要具备的条件,探究了记者捕捉新闻能力的主要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米利·贝内特(Milly Bennett)是一名美国女记者,但是她并不像她的自传《自力更生》(On Her Own)中所涉及到的那些外国在华记者那么有名。在她的自传中出现了众多1920年代活跃在中国的外国记者,有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雷娜·普罗梅、兰道尔·古尔德、文森特·希恩等,也有伍海德、候雅信、柯乐文、高孟奇等,这些外国记者要么因为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印记而扬名,要么因为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具有学术研  相似文献   

5.
高丽萍是全国电视界有名的难得的“多面手”。现任中央电视台香港记者站首席记者。她从1975年上山下乡时担任“工地广播员”开始新闻工作,至今已从业23年。她具有从基层到省市至中央级广播电视尤其是电视新闻的经历;她从当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开始从事电视新闻工作,是我国知名的播音员、主持人、记者、编辑、制作人,曾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天涯共此时》节目中担任播音员和主持人。在对世界妇女大会、邓小平逝世、香港回归祖国等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她既是主持人、记者、编辑,又是策划者、组织者之一,表现出超常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走着,忽然发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伴着沉重的吱吱嘎嘎声,中国的历史车轮在艰难地转动,时进时退——她要把高度集权的产品经济变一变.让市场机制起更多的作用;她要使更多的头脑活跃起来,让中国10亿人民统一的思维模式渐渐消失. 新闻界也发现,她渐渐进入了一个新境界.从新闻业务上说,作文件公告牌的时候少些了,可以较广泛地自行研究些问题了;从经营业务上看,来钱的路子也五花八门伸来.过去不敢想的事现在很普遍了.记者吃请受礼平平常常。报纸出卖版面落落大方.以至一些与新闻不相干的人也看出些端倪,做起新闻掮客的生意.对于这一切,新闻界人士褒贬不一,但大家都明白,这是社会变革中的一  相似文献   

7.
如今广播电视传播的发展趋势就是尽可能地采用现场直播,让听众、观众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就能了解它的发展和变化.媒体传播手段和方式的变化对播音员、主持人包括记者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和记者以出镜记者的身份出现在新闻现场,记者型主持人成为广播电视主持人队伍中的行业先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已经实现了新闻直播常态化.  相似文献   

8.
我同《中国记者》这位老师相识,还是在她创刊之初。1986年底,当我从《新闻业务》上看到次年三刊合一的《中国记者》创刊的消息,立即对她的内容介绍产生了兴趣,当即决定自费订阅,把这位不见面的“家庭教师”请进门。 《中国记者》就这样闯入了我的生活。她品位高,质量好,内容丰富且又图文并茂,深深地抓住了我和我的同事们,就连我正在读小学的女儿也受到感染。她和我“约法三章”,每期的《中国记者》一到,必须拿回家让她先睹为快。有一次,我突然发现宝贝般珍藏的几本《中国记者》竟不翼而飞了,火冒三丈叫来女儿:“你说说,我那些书都哪去了?”她也不示弱:“不就是几本书嘛,还值得你发火,你看完了,借给我的同学看看还不行?”啊,原来如此!没想到《中国记者》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把孩子们也抓住了!我真为她高兴,提笔写成一篇文章:《愿<中国记者>培育出一代又一  相似文献   

9.
合众国际社记者海伦·汤姆斯采访美国白宫新闻已经33年,她尖锐的问话方式让白宫官员敬畏三分。在这次专访中,她阐明记者和官员间的关系,也对记者个人的角色扮演作出说明。 她看起来实在不大像记者。 在一大堆精力充沛的男女记者中,她已显出佝偻老态,平时在白宫新闻室里,年逾70的她穿着跑鞋悄然行动,偶尔溢出唇形的鲜红口红与一身黑衣也不大协调。  相似文献   

10.
景洋子 《中国记者》2012,(10):85-86
自从选择了心仪的新闻学(经济新闻方向)专业后,我一直向往着真练实战.机会在这个暑期来了:我当上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哦,实习记者.别看是实习,却让我真切体会到作为记者所独具的职业精神、专业素养,以及无处不在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唐薇 《中国记者》2015,(3):49-51
眼前的王国萍,娴静温婉,仿若一幅素淡的山水画。1993年,从厦门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后,命运之手将她引进新闻之门。从夜班校对到经济编辑,从驻站记者到要闻主编,历经多个新闻岗位的学习锻炼,她从新闻的"门外汉"成长为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实现了福建纸媒在此项荣誉上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方仁 《传媒观察》2008,(2):17-19
“记者不仅是我的职业身份,做新闻也是我生存的一种方式,记者的天职就是调查事实真相。” 当年的“非典”采访,让很多人记住了柴静这个名字。“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2007年12月14日揭晓,柴静又凭借《山西:断臂治污》的报道榜上有名。一直以来,她对事实真相的不懈探寻,她对获取问题答案的执著以求,她提问方式的与众不同,更让人们对这个有着清澈眼神和凝重思考的记者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3.
刘加增  张思凯 《青年记者》2000,(6):27-27,43
从6月30日吴宝书的《我当垃圾清运工》到10月14日王学文的《千里卖菜》见报,“记者亲历”这个栏目已经办了20期。人过18是成年,作为《大众日报》经济新闻版的一个新开栏目,到了她的20期,我们觉得应该对她的发展脉络作一下梳理,理清思路,并求教于大家。为经济报道另辟一方天当初经济新闻编辑室酝酿开设“记者亲历”栏目,本意是想通过这个栏目,开辟经济新闻报道的一个新领域,同时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改革大潮,推动着中国改革的宣传报道,也给那些追逐改革步伐的中国新闻工作者的成长,创造了条件,使他们日益变得成熟起来。新华社辽宁分社主任记者周保华,就是其中的一个。 1983年,重工业城市沈阳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周保华恰在此时被调到新华社辽宁分社沈阳记者站当副站长。这位对改革满腔热情的年轻记者,与沈阳的改革不期而遇,从此,他与改革同呼吸、共命运,竭尽全力为改革鼓与呼。同时,改革的宣传报道,也使他进入了自己新闻生涯中的辉煌时期。1986年他离开沈阳记者站时,当时的沈阳市委书记李长春对他说:“沈阳改革的成就,有我们做工作的一半,  相似文献   

15.
今年4月23日,是中国著名女记者浦熙修先生逝世33年的冥日。我之所以称她为先生者,是因为我看了《忆浦熙修》和《浦熙修记者生涯寻踪》两本书之后,得出结论:她近乎伟大,在中国新闻史上应有她的一页,她是一位卓越的人民新闻战士。浦熙修(1910——1970),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36年冬,她进  相似文献   

16.
大千世界,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是很多的。采访中,有的记者拾荚撷萃,不断采集到重要新闻;有的记者却是步履维艰,进了宝山空手归。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记者新闻敏感的差异。笔者认为,记者在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形象和表面联系的心理活动过程,知觉的强弱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记者所具备的新闻敏感能力。研究探讨其知觉特征,对于增强记者的新闻敏感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武汉晚报高级记者范春歌,曾获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1989年骑自行车穿越中国西部采访;1994年,她只身进行"中国陆疆万里大扫描"的采访,又走了大部分西部地区。今年正值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范春歌于9月9日驾车从武汉出发,重访西部。应本刊编辑部之约,风雨兼程的范春歌将在这次西行途中,写下她一路颠簸的采访札记,介绍西部纪行背后的新闻,供《新闻实践》杂志独家连续刊发。当读者看到本期《西阅中国》的时候,范春歌仍在西行路上。让我们诚挚地祝愿这位勇敢的女记者:一路走好!——编者  相似文献   

18.
新闻改革的呐喊,现场新闻的呼唤,促使大批新闻工作者迈开双脚,到新闻的活水源头去捕捞“活鱼”。然而尽管新闻现场的客观存在对每一个记者是“老少无欺”的,可每一个记者对现场的反映却不是绝对公平合理的。同样的现场,记者的眼力不同,其结果大不一样。有的可能有眼无珠,身在宝山不识宝;有的可能慧眼独具,敏锐地抓住具有价值的新闻。现场采访既是对记者现场观察能力的锻炼,又是对记者选择、摄取能力的严峻考验。有人认为,到了现场,  相似文献   

19.
大千世界,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是很多的。采访中,有的记者拾英撷萃,不断采集到重要新闻;有的记者却是步履维艰,进了宝山空手归。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记者新闻敏感的差异。笔者认为,记者在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形象和表面联系的心理活动过程,知觉的强弱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记者所具备的新闻敏感能力。研究探讨其知觉特征,对于增强记者的新闻敏感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基本特征之一:知觉的冲动性  相似文献   

20.
在一场成功的新闻直播中,现场记者是这场直播的“眼睛”和“亮点”,一名出色的现场记者,通过鲜活生动的现场报道,对新闻事件展开采访,引导观众的视线和思维,吸引观众不离开、不换频道;相反,一名能力欠佳的现场记者的不到位表现,会让观众失去观看的兴趣。新闻直播活动对现场记者的能力都有哪些基本要求呢?现场记者通过哪些方法来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