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师幼互动是教师与幼儿双方互动经历、期望、观念、情感等的综合反映。在师幼互动的各个要素中,我认为积极的情感交流是促进师生有效互动的基石。  相似文献   

2.
幼儿期是健康情感形成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幼儿的行为充满着情绪色彩,自制力和有意性较差,容易受情绪情感影响。穆欣娜甚至把幼儿看作“情绪的俘虏”。师幼互动中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积极心理氛围是影响幼儿情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师幼情感互动对幼儿情感适应、行为发展、社会性观念的初步形成等均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师幼互动中强调情感的支持和交流作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在以往关于师幼互动的研究中,幼教工作者注重教师与幼儿认知上的互动,而忽略情感上的交流和心灵上的沟通。师幼情感互动具有情感性、双主体性、交互性和动态性揭示了师幼情感互动的内涵;从情感互动对师幼互动、幼儿活动开展以及幼儿心理发展的意艾阐明了师幼情感互动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幼儿园活动中师幼情感互动的优化举措。  相似文献   

4.
师幼情感互动研究是师幼互动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研究通过现场观察,采用事件取样法获得285例小班师幼情感互动事件,从互动的发起者、互动的主题以及互动的情感性质三个维度对这285例互动事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教师开启的互动远多于幼儿开启的互动。(2)教师开启的互动中带有负性情感的占比最大。(3)幼儿开启的互动中带有进取性情感的占比最大。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优化小班师幼情感互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师幼互动是教师与幼儿双方互动经历、期望、观念、情感等的综合反映.在师幼互动的各个要素中,我认为积极的情感交流是促进师生有效互动的基石.幼儿行为的自控力和有意性较差,受情绪情感影响尤为明显,在师幼互动中强调情感支持和交流的作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幼儿园新入职教师师幼互动的特点入手,分析影响新入职教师师幼互动的主要因素,提出转变角色意识,重视与幼儿之间积极的情感交流,注意等待幼儿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师幼互动的本质是一种双向的人际交流、情感联结、智慧支持。要营造宽松包容的师幼互动环境,建立双向美好的师幼互动联结,提炼多元科学的师幼互动方法,让教师将平常的随意互动变为有效性的互动,与幼儿建立温暖而积极的关系,推动幼儿的认知和情感发展。  相似文献   

8.
仲唐晖 《考试周刊》2011,(23):233-234
师幼互动是指在教师与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和程度的相互作用及影响作为幼儿人际互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师幼互动对幼儿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近年来,师幼互动正日益受到研究者、教师的重视。但回味各种师幼互动场景时,我们发现许多看上去热闹的互动行为背后却是教师没完没了的提问和孩子绞尽脑汁的回答,是教师积极主动的追问和孩子不用思考的言语应答。这不是互动的目的和追求,也不是互动的价值所在。本文作者从平等、合作、情感、激励这几个关键点来追求有效的师幼互动。  相似文献   

9.
李梦圆 《教育评论》2023,(9):115-120
教师积极情感互动是教师引导学生在情感交流基础上产生共鸣,形成互为反馈的情感通路,产生友好、亲切、互相尊重的美好情感,其主导者和促进者是教师。教师积极情感互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学生健康成长的驱动力、家校协同育人的催化剂。教师积极情感互动能力既有益于学生健康品格的塑造,也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为此,要增强教师情感认知和学生情感反馈,促进师生共创积极情感的课堂场域,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和丰富教师情感生活。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1600次自然情景下的师幼互动事件,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筛选出集体学习活动中积极有效师幼互动模式的7个变量:互动形式是教师与集体和小组幼儿互动、互动内容产生方式是预设、教师情感是正向、幼儿反馈方式是询问和质疑、对互动内容是主动接受、互动行为主体是幼儿、幼儿情感是进取;利用这7个变量建立起变量模型,并对这7个变量在实践中进行行动研究,进而构建了集体学习活动中积极有效师幼互动模式:情感投入地幼儿主动发问——教师启发引导。  相似文献   

11.
李艳红 《成才之路》2009,(10):I0008-I0008
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它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而今,幼儿教师们都已经懂得与幼儿发生积极互动的重要性,并作出了不少努力,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幼儿园的师幼互动以传递知识技能、维护规则为主,事物性互动多,情感交流少,师幼互动总体上是一种教师对幼儿实施高控制和高约束,幼儿对教师采取高服从和高依赖的非对称相倚性互动。这一互动既不利于幼儿尊重需要的满足,也不利于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那么,如何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行为呢?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的基础就在于情感的沟通和相融.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真切的情感体验中,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师生情感互动,营造富有情趣的课堂.  相似文献   

13.
罗杰斯的师生观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促进者,对教师与学生角色进行了与传统不同的重新定位。我国当前师幼互动行为上存在忽视幼儿心理感受、重视一致性原则以及重"活跃积极",轻"沉默安静"、强调教师权威等诸多问题。基于罗杰斯师生观视角,为当前的师幼互动行为提供指导和启示,重新定位师幼关系,理解宽容幼儿、注重情感交流、正确处理公平和差异,以及重视师幼平等对话,从而促进当前师幼互动行为的积极转化。  相似文献   

14.
师幼互动贯穿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语言、认知及社会性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受到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但目前师幼互动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强制性规定幼儿必须按照自己的吩咐去做,很多时候忽视了幼儿真正的需求;教师在师幼互动中带有浓厚的事务性且重纪律维护,很少与幼儿有情感交流;教师重视勇于表达自己想法和需求的幼儿,轻视内向且不太爱表达的幼儿等。为此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以生活活动为研究背景来探讨如何开展师幼的有效互动。  相似文献   

15.
主题环境是幼儿园主题系列活动开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师幼创设的过程能加深对主题活动经验的理解,促进师幼间的积极互动与情感交流,较好地记录学习过程和结果。结合园本课题内容依托绘本故事开展了主题艺术教育活动,并以主题墙为载体,阐述主题环境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体现、教学活动的反映,让师幼共同品味艺术中的精彩之味。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教育双方信息传递的过程,也是双方情感互动的过程。教育双方良好的情感交流与沟通,形成积极的情感互动效应,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双方的情感互动效应经历一个由"触动——共识"到"交融——共鸣"再到"自由——共享"逐渐演变的过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情感互动效应,教育者应当做到投入感情,以"情"交"情";坦露真情,以"情"换"情";设境促情,以"情"共"情"。  相似文献   

17.
高职英语互动教学与情感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丽红 《教育探索》2008,(10):63-64
情感因素是影响英语互动教学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积极的情感因素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消极的情感因素则会影响师生间的交流和知识的传递。为发挥教师的情感在互动教学中的独特作用,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教师一要运用以“言”感人的互动教学,二要运用以“情”动人的互动教学。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区域活动的广泛开展,师幼互动的机会越来越多,频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和幼儿之间的情感互动,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互动氛围,为幼儿树立自信心。但是目前在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必然要求在区域活动中采取合理的策略,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相似文献   

19.
师幼互动具有教育性、交互性和连续性、网络性、组织化和非正式化相结合、非一一对应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为在音乐活动教学中实现师幼有效互动,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幼儿,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重视发挥幼儿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本文从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提出互动建议,期望师幼双方都得到积极的、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自然情境中,采用事件取样法,对30位优秀教师观察记录了语言活动中900次积极有效师幼互动,然后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起影响语言活动中积极有效师幼互动范型的变量模型,并在实践中进行行动研究,进而构建了语言活动中积极有效师幼互动的范型—预设与生成并存,师幼互动行为丰富的对话式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