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中职学校学生的构成特点在不少人的眼中,中职学校的生源大部分是由初中的“差生”组成的。在中学阶段,尤其是初中的大部分老师在升学的压力下,只对一部分学习较好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严格要求,而对其他学生放任不管。社会的舆论也认为只有考取重点高中进而考入好大学才有希望,而进入中职学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教育结构的不断改革,大多数优秀的初中毕业生考入了中专、重点高中和职业高中,使普通高中生源每况愈下。又由于激烈的升学竞争的客观存在,普通高中也被推上了追求升学率的轨道,使学生负担过重,给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我们的现行教材主要是为了适应升学需要而编写的,内容偏多、偏深、偏难;另一方面,我们的学生底  相似文献   

3.
一、“中考”人生竞争的第一站日本高中结构依竞争第次可分为升学重点高中(公立)、私立高中、一般高中(公立)、职业高中和定时制高中.由于重点高中(公立)和私立高中升大学率最高,所以把高中当做“定向”选择而非作为“受教育”选择的日本人,就把重点高中、私立高中作为竞争目标.“中考”决定升高中,高中决定升大学,大学决定一个人未来的职业、地位.因此,重点高中一直是中学生竞争的焦点——人生第一站.据统计,1988年日本初中毕业生的志愿率为:97.9%希望升学,1.2%希望就业,其它占l%.1992年的实际升学情况是:95.8%升入高中(其中95.1%升入普通高中,  相似文献   

4.
一、农村初中办学的现状1.教育观念陈旧多年来,传统的教育观念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农村初中教育等同于应试教育、选拔教育,评价、衡量一所初中的办学质量就看升入重点高中的人数。其实能挤上“独木桥”的每学年只有11%左右的学生,而89%的学生就与重点高中无缘,今后多数同学都将回到农村。当前这种教育情形仍如陶行知先生当年所说的:“农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力量主要放在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而放弃了其他大多数的学生。学生的脑子里也打上了“学而优则仕”的烙印;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  相似文献   

5.
一、农村初中办学的现状   1.教育观念陈旧   多年来,传统的教育观念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农村初中教育等同于应试教育、选拔教育,评价、衡量一所初中的办学质量就看升入重点高中的人数.其实能挤上“独木桥“的每学年只有11%左右的学生,而89%的学生就与重点高中无缘,今后多数同学都将回到农村.当前这种教育情形仍如陶行知先生当年所说的:“农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力量主要放在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而放弃了其他大多数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抓好分流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四平市第21中学教育改革纪实孙硕,张忠堂,赵丽萍城郊初中“分流”教育是普通初中教育的新模式。它的特点是普通中学实行多目标教育。一部分学生以升学为目标,完成初中文化课任务参加中考,一部分不准备升学的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用一...  相似文献   

7.
重点高中也要全面实行素质教育●孟宪和重点高中,特别是以升学预备教育为主要任务的重点高中,要不要实行素质教育?怎样实行素质教育?这是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人们所疑惑、所关注的问题,也是目前障碍素质教育在重点高中全面展开的一个症结性...  相似文献   

8.
我是个高一学生,前不久由区一所普通初中考入这所全市著名的重点高中。以前在初中时,我的成绩很优秀,学习很有成就感。可奇怪的是进入重点高中实验班(全年级最好的班)后这一段时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一、初中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理念上重升学不重育人。一是高度重视优质高中和重点高中的升学率。尤其是当前高考的竞争已经下移到中考竞争,只有把更多的毕业生送进优质高中和重点高中,升学率上去了,这所初中在社会上才有美誉度和生存空间。二是把学校的功能定错了位。认为学校就是—个加工厂,只有生源好才会加工成好产品,把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在社会上的美誉度归结为生源的质量,因此而大抢优质生源。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理应肩负起“为人生做准备”的重任。初中学生无需在“读书、考试、升学”的模式中打转,有较大的学习自主权。初中数学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提高数学素质。以适应将束的工作和自我发展的需要。这也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紧迫任务。所谓数学观念,就是对数学的基本认识和基本看法。树立数学观念,旨在提高数学素养,健全个性,使学生能全面地看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数学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上海高中阶段教育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每两名高中生中就有1人就读重点高中;今年有18.2万初中毕业生升学,其中54%进入普通高中;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8.45%,领先全国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提前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前几年,上海高中教育一度陷入“瓶颈”状态。大规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当今世界数学教育的潮流正从过去升学为主的教育转向提高素质为主的教育。“大众数学”已开始成为我国数学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在数学教学面临一场伟大变革的时候,中小学数学学习困难生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数学教育界的重视和关注。因此在强调数学课程改革的同时,我们必须创造出多种有效的数学教育手段。教育学中有关小学低年级教学游戏的论述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教学游戏不仅仅对小学低年级有效,对初中学生也应有效。广大初中学生处于少年期,活泼好动,往往对棋牌游戏表现出浓厚兴趣。因此我们设想运用数学游戏来提高初中学…  相似文献   

13.
示范高中"示范"作用的偏差与纠正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目前示范高中“示范”作用的偏差 1.“示范高中”体制沿袭了计划经济下重点高中模式——升学化。目前不少“示范高中”就是重点学校,它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20世纪80至90年代,重新恢复、层层设置、争相创办的重点学校加剧了中小学教育的失衡和升学竞争,加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人为制造了一大批“差校”、“弱校”,严重违反了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所要求的教育公正和机会均等。同时,曲于“示范高中”的“示范效应”,升学竞争层层下移,从高中下移到初中,进而下移到重点小学乃至重点幼儿园,这种异常现象使中国当代的应试教育登峰造极。  相似文献   

14.
加快中考数学命题改革步伐 ,是全面推进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的需要 ;加大中考数学命题改革力度 ,是有力促进初中数学创新教育的需要。山西省 2 0 0 0年中考数学命题改革 ,态度坚决 ,积极稳妥 ,在兼顾选拔性的同时 ,把向教学一线迅速传播最新教学信息、教育观念作为重中之重 ,把引导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努力构建数学创新教育体系作为最高目标 ,把引导广大初中学生通过改变数学学习方式和探索数学学习规律去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最终归宿。我们认为 ,山西省 2 0 0 0年中考数学命题改革 ,必须遵循教育部《关于 2 0 0 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  相似文献   

15.
《考试》2003,(1)
贵单位: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考试》杂志中考版会同江苏省教育学会考试研究专业委员会编辑出版的“2003年中考模拟试卷”即将隆重推出。为在全国形成影响、加强合作,帮助更多的初中毕业生考入优质重点高中,特在全国征寻合作伙伴,联合推出2003年中考模拟试卷。  相似文献   

16.
重点高中是升学预备学校。重点高中的学生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他们中的许多人将来将走上各级岗位 ,成为各项事业的参与者与决策人。他们的素质如何 ,能否把握未来的机遇 ,战胜未来的挑战 ;能否代表先进生产力要求 ;能否代表文化前进的方向 ;能否代表中国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 ,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从国运兴衰、民族复兴的高度 ,从重点高中学生未来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看 ,我们认为重点高中德育重在“双成”教育。所谓“双成”教育是指成人、成才的预备教育 ,也就是说重点高中的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一、转变观念,坚持“两个输送”的办学目标一是转变“农村初中只为升学服务”的观念,树立了“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兼顾”的教育观。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认为农村初中的主要职能就是为上级学校,特别是普通高中输送合格新生。这种“农村初中只为升学服务”的片面的教育观,在自觉不自觉地主导着大多数学校的教育行为和一些领导干部以及社会舆论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评价,也严重影响了学校全部职能的发挥,使一些感到升学无望的学生中途辍学。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现在是20世纪九十年代,再过几年将步入21世纪。新世纪我国数学教育有哪些主要特征呢?本文拟从数学科学自身特点出发,对新世纪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若干特征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升学教育”完全转变为“素质教育” 在旧的数学教育思想观念中,数学只能恩赐给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英才”。数学教育思想起着“筛子”的作用——“选优汰劣”,而中学数学教学,则瞄准着升学、高考在  相似文献   

19.
“普九”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初中。‘”普九”后全体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初中学生智力能力和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的突出现象,如果再以“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夫要求全体学生.就会使升学无望的大批中差生因学无所获、学无所用而产生厌学情绪,形成辍学的潜在因素。另一方面,在目前条件下,我县每年的初中毕业生只有25%左右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大部分毕业生将直接进入社会,成为社会的新增劳动力。因此,在农村普通初中实行文化教育同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学到升学和回乡参加生产劳动都明得上的“两用知识…  相似文献   

20.
文摘四则     
深圳市小学初中开"直通车"以往,在人们的观念中,初、高中为一体,小学自成一体。然而新年之初,深圳市却打破了人们的这一"老观念",改写中小学的布局。一方面,实行小学、初中9年一贯制的对口办学,彻底“消灭”小学毕业生的升学负担;另一方面,实行初、高中分离,扩大重点高中的数量,以满足受教育者对优质教育的要求。据介绍,“直通车”方式,是以社区或地段为范围,使小学毕业生直接升入相对应的初中。他们坚持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学生的成绩评价,也由等级制代替分数制,而高中教育则按照“初、高中分离办学,扩大名校规模,调整学校布局,新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