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更与塞尚是著名的印象派画家。塞尚一生在画展上展出的作品对立体派产生深远影响。高更出身高贵,继承了家族坚定且游移的个性。二人作品的风格迥然不同,塞尚喜画静物,擅用秩序分解法,在静物中体现自我意识。高更用平涂的画面、强烈的轮廓线、主观化的色彩勾勒图形,作品带有音乐性、节奏性、装饰性。塞尚被公认为西方艺术大师。高更为原始艺术和象征艺术指引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刘倩雯 《阅读》2023,(17):42-45
<正>野兽派是一种艺术风格,那么什么是野兽派呢?在一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有一群年轻画家带着他们的画作在法国巴黎参加了一场画展。他们受后印象派大师梵·高和高更作品中明亮色彩的影响,决定更大胆、更放肆地运用色彩来表达感受,不去理会事物的原有色彩和立体构图。  相似文献   

3.
李叔同是中国20世纪的传奇式人物,他在音乐、美术、文学、戏剧、佛学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有着诸多开创性的功绩。在早年的留学生涯中,他专攻西画,在向日本油画大师黑田清辉学习的过程中,深受其印象派绘画技法的影响,并成为中国第一个画印象派油画的人。  相似文献   

4.
印象派绘画和印象派音乐的色彩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印象派绘画是由法国画家克洛德·莫奈等开创的,印象派音乐则受其影响而形成,他们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却有着许多共同的艺术表现特征,其中对色彩的应用与表现则是它们最突出的共同特征。绘画大胆使用高纯度的颜色,追求外界景物在光线作用下所引起的色彩变化;音乐则通过和声、配器以及调式调性等手段,造成音响色彩的不断变化。它们在色彩应用与表现方面强调色彩在作品中的应用与表现,是印象派绘画和印象派音乐所以形成独立艺术流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莫奈是19世纪是最典型的印象派画家(印象主义画家集团的核心人物),而且是印象派绘画的创始人之一,人称印象派之父。其代表作品《日出·印象》、《睡莲》以其微妙、徇烂的色彩表现谱写了光与色的诗篇,甚至可以说改变了人们观看世界的方式。通过研究莫奈及其作品,能够启发、提高我们观察自然、感受色彩、表现色彩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野兽派绘画是二十世纪艺术的首次变革。它为一系列的艺术变革开创了先例,而它的代表人物马蒂斯则成为现代画派的桥梁,他一生创造了大量杰出作品,其中包括油画、壁画、雕塑、插图、剪纸等。他集印象派、后期印象派优点于一身,融汇贯通梵高、高更、塞尚的精髓,在形体上吸收了印象派反对再现的绘画理论;在色彩上突破了写实主义的灰暗画面,获得了自印象派以来全新的明快色彩光辉。基于客观与内心的需要,他发展了东方绘画的平面观念及装饰因素,放弃了焦点透视,追求艺术"表现"的感受。他的绘画,不但表现了客观事物的本质与生命,同时也表现了画家本人的认识、心灵和个性。马蒂斯为二十世纪现代艺术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他的影响是深远的、多层次的。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过程中 ,黄宾虹是一个继往开来的重要人物。他在山水画创作中注重视觉感受 ,把客观的视觉印象与心象相结合 ,拓展了中国画的创作思路 ;以笔墨替代色彩 ,营造出了大自然中光与空气之感 ,进一步开掘出笔墨的表现力 ;在画面中减弱客观物象的物理结构 ,加强视觉整体感 ,使画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和浑厚华滋的风格特点 ,从而使其山水画作品与印象派风景画有某些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以印象派绘画的色彩表现为主线,从印象派绘画的基本概况出发,通过物理学对光与色的分析,引申出光对人的视觉感知的重大影响.以印象派代表画家的绘画风格为例,分析了光与色的发展历程,并系统总结了印象派画家创造性的色彩表现样式,重新解读了印象派绘画的色彩魅力.  相似文献   

9.
印象派最具有代表意义的画家梵高的作品有一种强烈的情感色彩,他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现,他要表现的是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所看到的视觉形象。人们往往只看到其激情的一面,在其激情的背后,梵高对绘画语言的探索及掌握,却是充满了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张汝舟先生乃近代罕见国学大师,是章黄学派正宗传人。他在声韵学、天文历法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张闻玉、周本淳等著名文史专家。本文拟以张汝舟先生本人作品及家谱等文献,勾勒其波澜壮阔的一生,以宣扬其独立自主的学者品格与不屈人格。  相似文献   

11.
张汝舟先生乃近代罕见国学大师,是章黄学派正宗传人。他在声韵学、天文历法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张闻玉、周本淳等著名文史专家。本文拟以张汝舟先生本人作品及家谱等文献,勾勒其波澜壮阔的一生,以宣扬其独立自主的学者品格与不屈人格。  相似文献   

12.
宫崎骏是世界一流的动画大师,作品风靡全球。其作品蕴含了深刻的寓意,有对环境的保护、成长的感悟、亲情的向往、和平的热爱,同时又弘扬东方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具有较强的导向意义。作品中突显了环保意识的树立,家庭价值的彰显,友情的重视,世界和平的关注,亦对当代青少年思想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布尔加科夫的世界中,家园一直是他非常钟爱的主题,贯穿于作家创作的始终。而《大师和玛格丽特》这部经典之作,家园主题尤为突出。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展现布尔加科夫的独特内心世界及他所赋予的家园的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白雪公主后传》是美国文学大师巴塞尔姆最重要的作品。在大师笔下,白雪公主成为普通女性,有着自己的情感和欲望。作家用碎片式的语言表达出对社会的一种玩世不恭的讥诮,反映当代人滑稽无奈的众生相。《大话西游》被称为是表现后现代主义的经典影片,电影中通过不断颠覆传统意义上的各种道德和行为,让女性主义的体现在影片中也逐渐转向后现代,这在塑造女性形象时与《白雪公主》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通过对比二者在塑造女性时体现的后现代女性主义中,分析其特征,以期对后现代女性主义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从油画传入我国的历史及我国国画写意的历史入手,研究当代的中国油画,认为其不但秉承了西方油画的技巧,还融入了很多中国画传统的写意元素。结合西方印象派、后印象派等绘画流派的风格及其发展,以及中国画中写意画的表现手法和特点,研究当代中国油画的写意语言。  相似文献   

16.
解放色彩,让色彩发挥其主观性和自律性,这是马蒂斯对现代艺术在色彩审美方面的重要贡献。通过融入世界诸多地区的视觉资源和艺术形式的实验,马蒂斯开创了光与色的全新领域,引导当时的西方艺术界进入“形式主义流派”的阶段,奠定了马蒂斯在印象派之后的大师地位。马蒂斯的绘画思想和风格充分展现在其经典美术作品《舞蹈》中,通过色彩、线条、构图上的探索创新,突破西方传统绘画的思维模式,将色彩作为绘画的核心要素加以实验和创造,利用线条、构图等方式,引导参与绘画情感的共建,革新了当代艺术的审美意识,并对当代艺术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的最后15年,俄罗斯文坛出现了一位名叫布宁的年轻作家。他以优美的语言、忧郁的笔触引起了众多读者的注意。20世纪的第一个15年,一部《旧金山来的先生》举座皆惊,人们称他为现实主义大师。他的作品尤其是《旧金山来的先生》并不能仅仅说它是一部完全的现实主义作品,因为笔者认为这部作品的现实主义光环,遮蔽了它本身所具有的现代主义因素。这反而限制了如何能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因而是不恰当的。笔者认为布宁本人虽然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但在他的这部作品中有很多布宁在现代主义创作方面所做的尝试。布宁本人更广义地理解了现代主义,并把它融合到自己的这部作品中。  相似文献   

18.
芥川龙之介有多篇作品取材于《今昔物语》。以芥川龙之介的五篇作品为代表,从作品主题意义域的开掘、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示、叙事结构的设计变化、局部细节的充实丰富等方面采取细读式的文本解读方法把芥川的小说与《今昔物语》中的原作作对比性研究,比较的结果是清晰展示出芥川把情节简单、主题意义域单纯、人物虚指、原色展示、不介入人物内心、不注重刻画人物形象的《今昔物语》中的历史故事改写创作成情节复杂、主题意义域丰富、充分展示人物内心、浓墨重彩地刻画人物形象的现代历史小说,比较中让我们感受到芥川小说独具的艺术魅力和芥川高超的艺术创作才能,他不愧是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大师。  相似文献   

19.
在西班牙语世界乃至全球文学界,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被公认为"结构现实主义大师",也是起源于二十世纪50年代左右的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时期最具代表性和较年轻的一位作家。自从201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这一奖项的第107位得主之后,巴尔加斯·略萨及其作品也被更多中国读者所熟知。其作品中如实展现了拉丁美洲、尤其是秘鲁的社会现实。本文通过对其作品的解析,分析其中所体现出的结构现实主义特征,进而对巴尔加斯·略萨与结构现实主义小说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福克纳的许多作品读起来确实困难。初读福克纳的作品 ,不妨选择《献给埃米莉的玫瑰》作为入门。该篇发表于 1930年 ,是作者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在作品中福克纳运用了许多独特的技巧 :多角度叙述、意识流叙述、象征、时空倒叙等 ,而这些技巧也同样运用在他的其他名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