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吕洋 《教学与管理》2023,(9):100-103
“教-学-评”一体化不仅包含各要素间的高度一致,更加注重评价镶嵌在教学活动过程的始终,教学中存在评价,评价时促进教学,相互融合贯通。以“教-学-评”一体化为视角,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标准,以化学课堂为场所,探讨了学科核心素养和化学课堂之间的衔接方式,分析了“教-学-评”一体化目标、教学、教评、学评方面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内涵,又根据“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困境,提出了具体的突破策略。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教-学-评一致性”是课堂教学设计、组织的理念和指导思想。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追求高效课堂教学,在这一理念下的教学设计遵循的路径是“学习目标→评价任务→教学活动”,在具体实施中追求指向学科核心素养,体现语文学习的创造性、挑战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立足学情,着眼常态课堂,从普校课时占比最大的语文和数学学科入手,大力推进常态化课堂中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教学融合,以学定标、以学设评、以学定教,制定符合特殊学生个体学情的“学科+补偿”的双核学习目标,编制特殊学生融合学习单开展课堂全程评价,实施差异教学,有力推动了区域融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要求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时,应指向化学核心素养的要求,紧紧围绕“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重新设计化学课堂教学方案,旨在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此作为研究切入点,以原电池这一单元教学为例,优化教学形式,开展素养本位的单元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学科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5.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核心素养作为关键概念对教学、学习和评价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试图以“教-学-评一体化”为着力点,突破评价理念在核心素养时代的变革困境。在梳理国内外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论证核心素养与“教-学-评一体化”的学理关系,并阐释“教-学-评一体化”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操作关键,进而提出基于适应核心素养要求的“教-学-评一体化”评价变革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6.
许景云 《学苑教育》2023,(12):14-16
初中化学学科的评价教学对学生的学科学习情感培养、课堂动态学习调整、学科学习方式改善及学习能力提高都有着重要影响。教师注重化学课堂评价体系优化调整,从由分离走向融合、由甄别走向发展、由单一走向多元、由讲练走向学评等路径切入,切合学生化学课堂学习认知情况,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地创新化学课堂评价教学设计,构建“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框架,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探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先学后教”课堂模式的构建策略,并以二次函数教学为例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学科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关系进行探究,提出了一种旨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从明确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等方面入手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先学后教”课堂模式,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教师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是响应新课改要求,强化评价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使高中语文教学真正做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构建,让教师不仅要考虑如何教、怎样教,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会哪些知识,学习目标有无达成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语文教学模式,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基于此,本文提出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方式,制定明确评价标准以及多种评价方式相互融合等策略,以期为高中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教、学、评”一致性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保证教师高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三者间具有密切联系,使“教”与“学”更好地结合起来,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提高对“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视程度,根据学科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文章对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的应用策略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写作教学需要教师创设情境,通过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本文基于译林版九年级(上)第二单元Task模块教学实践,探讨以“教-学-评”一体化为导向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阐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英语写作教学思路,即以情境创设为驱动,以任务设计为引领,以活动推进为主线,以评价设计为反馈。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高度重视“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品质,而“逆向教学设计”是有效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有效抓手。为此,聚焦于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的构建,以“逆向教学设计”理论为引领,建构了基于逆向教学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流程,以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一课为例进行了逆向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2.
追求"教-学-评一致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原理,通过确立教学目标,规划教学过程,设计评价任务,由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引领课堂教学,实现教书育人。在"糖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实验探究、汇报讲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再通过不同的评价主体,结合使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落实评价目标,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江颖 《新教师》2023,(3):44-45
“教—学—评”一致性是基于新课标,实施教学的有效途径,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的有力保障。“双减”背景下,做到“教—学—评”一致性,实现高效课堂,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深化“教—学—评”一体化,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习成效三者紧密关联起来,真正做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相似文献   

14.
教、学、评一致性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逻辑.通过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课堂观察等实践活动,给出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建议:学习目标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任务倡导“做事”能力,“教学”必须嵌入“评价”.  相似文献   

15.
构建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课堂教学观,注重“教、学、评”一致性,才能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以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盐类的水解”为例,聚焦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评价的落实以及教学策略的实施,构建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16.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应该意识到“教、学、评一致性”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深人思考“教的原因”“教的内容”“教的方法”以及“教的程度”等问题,构建“三位一体式”内在联系,一致性地思考、学习与评估教学问题,使评估与学习、教学相互融合起来,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改革发展。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有机合成”为例,探究核心素养下“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方法的应用,以期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政治教育中,“教-学-评”一致性理念被广泛提倡和应用,其核心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一致性,确保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之间的有效衔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这一理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也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评价水平,进而促进高中政治教育质量的提高。如何将“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与高中政治教学融合是一线教师需重点研究的课题。基于此,文章首先对“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定义进行阐述;其次,对“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优势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希望此次研究对广大同仁的实践教学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吴晶 《江苏教育》2022,(9):42-44+47
“教、学、评一体化”是指教学行为、学习能力、诊断评估三位一体的教学形式。在学科育人的大背景下,教师围绕“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因子进行小学数学课堂实践,以学习结果为出发点,精准化教学目标;以评价前置为创新点,具身化教学活动;以反思修正为能力点,动态化课程设计,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提倡评价先与教学活动设计,实行目标倒逼,评价倒追,教学全程指向学生学习成果,强调教、学、评融合成一个整体.本文以“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为例,遵循教学目标—评价任务—学生活动为主线,将评价前置,进行逆向教学设计,以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教学评价思想.  相似文献   

20.
深度学习是指向能力及素养的学习,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保障“教-学-评”一致性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基本要求,是提升核心素养的必由路径;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也给教育教学领域带来了新的变革。本文结合我校智慧教育数据大脑建设现状,通过对“教-学-评”一致性及“深度学习”的理论研究,厘清了“教-学-评”一致性与深度学习的关系,进而依托智慧教育手段,构建了大数据驱动下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致性模型,并探讨了此模型对于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