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2005年7月,廊坊日报社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从那时报社确立了“办报立社、管理兴社、经营壮社、发展强社”的兴社理念,提出了“一份报纸,两报功能;党报晨刊,相融共生;服务机关,满足家庭”的报纸定位,明确提出了“与时俱进办好日报,不遗余力创办晚报,发展事业办成集团,建设实力报社、效率报社、和谐报社”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报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尤其是党的十五大的召开,不仅给我国报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为报业进人市场、参与竞争提出了新的课题。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报社一班人必须认清形势,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做到“两个效益”一起抓、“两个轮子”一起转。办好报纸带动经营报纸质量是报社生存的基础,办好报纸是报社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能否办成一流报纸,在广大读者中保持较高的信誉和良好的形象,直接关系到报纸的发行量和广告创收。如果报纸办不好,失去读者,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基于这…  相似文献   

3.
李延林 《传媒观察》2004,(11):15-17
从上世纪初的“申报”开始,到1949年初的200多份报纸,再到2000年的2200份报纸,伴随着20世纪社会和经济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报业实现了数量和规模上的“蛙跳”式扩张。近几年.又出现了新的趋势:中国报纸的数量和版面呈反向增长,报纸的数量在缓慢减少,报纸的版面在迅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传媒业带来了发展契机,也给传统纸质报业带来了新的挑战。2006年8月,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管理司发布的《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提出在未来五年的时间里,报纸出版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发展数字报业,同时启动了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转型的“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人民的生活发生了从未有过的重大变化,其内容丰富多彩,其形式多样,成为社会活动中最活跃、最有朝气的组成部分之一。与此同时,一种新的报道体裁不约而同地在各地报纸副刊中异军突起,这就是“生活方式报道”。它的出现,是新的经济体制下报纸对社会生活敏感反映的必然结果,扩展了副刊的题材内容,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6.
两年一次的全省报纸质量综合评比,是河南省报界的最高盛事,全省有87家各类报纸参评,评比涉及舆论导向、编校质量、获奖作品、印刷质量等多项内容,最终评出“十佳”、一级、二级、三级报纸。2005年许昌日报就荣获了全省“十佳报纸”称号,2007年,许昌日报再次被评为全省“十佳报纸”。两次蝉联全省“十佳报纸”称号,在河南省报界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国报纸出版工作改革创新、奋发有为、报纸出版事业与产业发生深刻巨变的五年.全国报业出版工作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加快报纸出版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发展报业出版产业,加强对报纸出版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报纸出版业呈现出大改革、大发展、大变化、大跨越态势,初步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报纸出版业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深圳商报》是深圳市人民政府机关报。于1991年1月复刊。两年多来,从周二刊发展成日报8版,彩色印刷。 《深圳商报》复刊以来,我们围绕“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方针做了如下工作。 营造“两翼齐飞”氛围设计“图文并茂”版面 “图文并重,两翼齐飞”,这是1990年8月,在银川举行的“首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所取得的共识。1992年12月,在韶关举行的“第二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检阅了各报在贯彻这个方针过程中所取得的进展和经验,同时对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新闻摄影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认真的研讨。从银川到韶关,两次会议的召开,使我国的新闻摄影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处于腾飞的态势,显示出新的风姿。 在韶关会议上,《深圳商报》参加了全国省、市、自  相似文献   

9.
媒体狂欢的多视角观察——中国媒体娱乐化趋势冷观热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盘点2006年的中国媒体,人们不难发现一个变化,娱乐化趋势速度明显加快。“超女”仍然继续,“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舞林大会”等新的电视选秀节目风起云涌;除此之外,网络、报纸等其他媒体也显现出更为明  相似文献   

10.
司念伟 《新闻窗》2010,(2):105-106
2009年国务院下发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年)》也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地市一级报纸满足本地群众需求的贴近性优势,着力推动一般地市报纸出版单位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报纸消亡确定是“报存纸亡”吗?报纸读者确定会“渐渐老去”吗?报纸价值确定是“内容为王”吗?2014年对纸媒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亚马逊收购《华盛顿邮报》再次引发的报业存亡话题还未平息,上海解放文新两大集团合并给这个并不新的话题炉火添柴,直到2014元旦起新闻晚报停刊引发“纸媒之殇”,报业可谓哀鸿遍野。报纸存亡的高谈阔论,不仅无助于报纸的新生,而且充满了负能量;报业转型的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12.
纵观今年“两会”摄影报道,不难发现,记者的思维方式开始有新的变化,表现手法也有新的发展。与此同时,新闻图片在报纸编排上越来越显示其独有的重要性。注重会议新闻图片的视觉效果、会议新闻报道社会化和版面意识的增强,形成了这次“两会”摄影报道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我国报业的空前繁荣。新生的都市生活类综合性报纸,犹如一匹匹异军突起的“黑马”,使业已成熟和稳定的报纸市场产生了巨大震动,同时也给报业市场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任何一张新办报纸,在参与市场竞争时都会遇到营销策略的选择,这是决定报纸兴盛与否的重要因素。正确的营销策略,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报纸很快打开局面,抢占市场,赢得竞争先机。反之,不知“路在何方,甚至会把“财富”变成“包袱”。报纸要适应市场变化,归根到底是要把握读者跳动的“脉搏”,这个“脉搏”就是读者的需求和动机…  相似文献   

14.
自1990年首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召开以来,国内报纸的面貌日渐发生喜人的新变化,越来越多的报纸版面开始展现“图文交融”的新面貌,“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穆青同志曾把文字、图片比做新闻的两只翅膀)的办报主张正为越来越多的报人所接受,并已付诸实践。前不久结束的第三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  相似文献   

15.
报纸“体育新闻娱乐化趋势”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传本 《新闻界》2005,(3):101-101,98
纵观近十几年来报纸文体新闻的发展和变化,“娱乐化”的趋势已显而易见,只不过,“文化新闻”的这一趋势更为明显。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各报对文化新闻的报道,均直接放在“文化新闻”专版或“文化新闻”栏目中,但到了90年代中期前后,许多报纸、特别是都市类的报纸,已把这样的专版或专栏改名为“娱乐新闻”。老牌的都市晚报,诸如《北京晚报》则在文化新闻的报道上同时用“娱乐新闻”和“文化新闻”两种版栏统之。这种外在形式上的变化已足以看到“文化新闻”娱乐化的趋势,本文主要探讨“体育新闻”的娱乐化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闻改革和企业发展双重动力把企业媒体牵引到了一个新的时刻。九十年代末,早于专业报、行业报等报刊先期整顿的企业报,开始了新一轮的攀登。《武钢工人报》在这期间作了两步大的跨越;第一步是1998年9月由四版扩展为八版;第二步是1999年9月由四开小报扩大为对开大报。如果说社会上很多报纸已形成报业集团或母子体系的话,那么,《武钢工人报》也初步有了两张“子报”,即《校园周刊》和《生活周刊》。 版面扩大了,形式变化了,怎么办?我们的作法是用一年时间学习京城经济类报纸和鄂地机关类报纸新风格,在新闻触角、报道领…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十年,以报业为基础的综合性新闻网站得到高度重视,取得轰轰烈烈的发展,成为媒体研究者的焦点。但是, 以报纸翻版为使命的各类“电子报”、“电子版”、“网络版”、“宽带报纸”等媒体样式,整体上也没有大的变化。即便如此,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报业日益繁荣.报业市场初步发育,报业竞争日趋激烈。受众从信息厦乏状态到信息相对丰裕状态转变,买方市场逐渐成型,读者对报纸有了更多的选择权。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报纸版面设计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重视读者导向、重视市场导向、重视通过版面设计的变化,促进报纸的销售,所以称之为“营销阶段”。报纸进入营销时代.版面设计更趋专门化、专业化,一些报纸还专门设置了美术设计、版式总监等专门岗位。但是,一个倾向不容忽视,那就是版面的“过度包装”问题。一些报纸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在报纸的整体“外包装”上下足功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公关”在中国热了几年了,近一二年又见升温.厂矿企业要“公关”,各种商店要“公关”,新闻工作同样要“公关”.新闻工作者没有“公关”素质,何能追逐新的事物、新的现象、新的观念、新的思潮?没有“公关”素质,报纸的广告、发行工作何能展开?  相似文献   

20.
一、特点概述 在国外,无论是传统报纸还是近年来创刊的报纸,都是在版面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变化中创新,寻求新的发展。比如英国的报纸,一种称为“质量报”的版面比较严谨,诸如《金融时报》、《泰晤士报》;另一种被称为“小报”的版面,内容和形式追求刺激,照片比较大,有的消息不太可靠,如《太阳报》、《镜报》等;还有一种消遣性报纸,文章篇幅短小,照片较大,读者一般用来消磨乘地铁时的空闲时间。这三种报纸,“质量报”版面大多比较传统,版面变化创新主要体现在标题、基本栏、字体号及图片的安排等方面,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