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勾股定理是平面几何(plane geomety)中的一个重要定理,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叫做勾、较长的直角边叫做股,斜边叫做弦,则有勾~2 股~2=弦~2,这也是勾股定理名称的由来。在西方,勾股定理被称为  相似文献   

2.
勾股定理是指:“在直角三角形中,勾方+股方=弦方”。“勾”“股”均是直角边,大者为“股”,小者为“勾”。西方称“毕达哥拉斯定理”。是希腊几何学家毕达哥拉斯于公元前540年发现的,相传毕氏学派宰牛一百头以示庆祝,其证明已经失传,现今西方最早的证明是由公元前300年希腊几何学家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给出的。我国最早记载见于《周髀算经》,其中周公与商高问答中“勾三、股四、弦五”是勾股定理的特例,而陈子与荣方的问答中“勾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则是定理的一般情况。商高与周公是公元前十  相似文献   

3.
本期封面上的数学元素,同学们看出来了吗?封面上展示了一块直角三角形的三明治,这块三明治的三边长分别是3、4、5。用一根3+4+5=12单位长并等距打结的绳子,就可以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应用的实际原理就是勾股数。勾股定理是几何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定理之一。公元前12世纪,我国最早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就记载了“勾三股四弦五”,由于我国古代称两条直角边中较短的为勾,较长的为股,斜边为弦,因此大家都习惯性地把这个命题叫勾股定理。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证明了勾股定理,因此它又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或毕氏定理。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数学的故乡,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是灿烂辉煌的.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叫做勾,较长的直角边叫做股,斜边叫做弦.我国著名的古算书《周髀算经》中记载着我们祖先首先独立发现了勾股定理“…勾广三,股修四,经隅五”.自汉代数学家赵爽用“勾股圆方图”(几何第二册第108页第4题图)证明勾股定理以来,证明的方法据说已有几百种了.1979年全国高者还出了“叙述并证明勾股定理”的试题.下面介绍勾股定理的几种主要的证明方法.一、我国古代数学家的证法汉代数学家赵爽在他所著的《勾股圆方图注》中巧妙地把四个全等的直…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称直角的两边为勾和股,斜边为弦.勾股定理就是说,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正方形的面积, 等于直角两条边上正方形面积的和.在我国一本古数学书——《周髀算经》谈到“勾三股四弦五”这个定理,在法国和比利时等国称为“驴桥定理”.而有些国家称它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相似文献   

6.
剪剪拼拼是我们学习几何、培养动手能力的好方法,可不要小看了图形的剪剪拼拼!1.剪剪拼拼能够证明几何定理.例1有名的勾股定理,就是用先剪后拼的方法来证明的.先通过恰当的分割,将a2、b2所表示的两个正方形,分割成若干份,然后装在c2所表示的正方形内,恰巧装满,由此得到:a2+b2=c2.这个定理,在西方国家叫做“毕达哥拉斯定理”,它是古希腊时(约公元前6世纪)发现的.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早就有“勾三股四弦五”的记载,并且把较短的直角边叫做“勾”,把较长的直角边叫做“股”,这便是“勾股定理”的由来.…  相似文献   

7.
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是重要的定理.周朝初年,我国就发现了勾三、股四、弦五.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用"勾股圆方图"(又称"赵爽弦图")  相似文献   

8.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人类文朋的发源地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仅创造了辉煌的人文科学,而且在自然科学领域内也有举世瞩目的成就,勾股定理就是其中的一项伟大发现.早在夏禹治水时,直角三角形的均三股四弦五就得到了应用.两周初年,商高用5。4:5解决了三角形勾股弦问题,其实质就是用勾股定理解决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这在我国古代两本著名的数学文集《周群算经》和《九章算术》中都有记载.古埃及人曾用三根长三、四、五尺的绳子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利用三尺长的边和四尺长的边围成的直角作垂线,这种方法与我国古代的勾三股四弦五…  相似文献   

9.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此即我们所熟知的勾股定理.古人一般称较短的直角边为勾,较长的直角边为股,斜边为弦.在我国,勾股定理的表述最早出现在天文学著作《周髀算经》中,之后,数学家开始了对勾股定理的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勾股定理?众所周知,所谓勾股定理,就是指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图1所示,我们用勾(a)和股(b)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用弦(c)来表示斜边,则可得:勾^2+股^2=弦^2,即:a^2+b^2=c^2。什么是“勾”、“股”呢?在中国古代,人们把弯曲成直角的手臂的上半部分称为“勾”,下半部分称为“股”。这个定理在中国又称为“商高定理”,在欧洲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古代人们将直角三角形中短的直角边叫做勾,长的直角边叫做股,斜边叫做弦.人们已经知道,如果勾是3,股是4,那么弦就是5.后来人们进一步发现并证明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相似文献   

12.
勾股定理     
概述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中国人就认识了勾股定理.西周时期有个名叫商高的人就曾说:“故折矩以为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这就是说,如果在直角的两边上取AC=3,BC=4,(C为直角顶点).那么AB=5.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勾3,股4,弦5.我国古人,将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称为勾和股,斜边称为弦,这就是勾股定理这一名称的来历.我们应为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而感到自豪.本章,首先用面积法探索出勾股定理,接着讲述了满足a2 b2=c2的三角形必是直角三角形,最后说明了勾股定理的一些有趣的实际应用.如蚂蚁怎样走路径最近,怎样运用勾股定理拼图等等.勾股定理的…  相似文献   

13.
说明:勾股定理虽然是7~9年级的数学学习内容,但是初步认识勾股定理完全可以成为很好的小学数学活动的材料。一、背景材料勾股定理的内容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我国通常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因此上述内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勾股定理?众所周知,所谓勾股定理,就是指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图1所示,我们用勾(a)和股(b)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用弦(c)来表示斜边,则可得:勾2 股2=弦2,即:a2 b2=c2。  相似文献   

15.
注意条件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平方的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它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中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应用很广.许多同学在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时,不注意题目给出的条件,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为4和3,求第三边.有的同学不加思索地根据“勾三股四弦五”,断定第三边为5,这显然是错误的.本题并未指明3和4为直角边,根据本题的条件,有以下两种情况:(1)当两直角边为3和4时,由勾股定理,第三边为;(2)当斜边为4(想一想,斜边可能为3吗?),一直角边为3时,第三边应为注…  相似文献   

16.
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不仅形状特殊,而且还有众多特殊的性质和结论.特别是勾股定理证明之后,人们了解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勾股数,现分类说明.一、连续自然数构成的一组勾股数3,4,5是一组连续的自然数,并且是和最小的一组勾股数.古人关于"勾三股四弦五"的说法,也是最早发现的一组最简单、最基本的勾股数.  相似文献   

17.
【题目】我国古代的《周髀算经》就有了有关“勾三、股四、弦五”的记载.下面请同学们探究勾股数的有关性质.  相似文献   

18.
教完“勾股定理”,徐笑同学的数学小论文《勾股定理不是中国的》让笔者大吃一惊:虽然我国古代《周髀算经》中有商高(公元前1120年)答周公的话“勾广三、股修四、经隅五.”可远在公元前三千年的巴比伦人就知道并应用它.仅以一个勾三股四弦五的特例,而没把一般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证明就说其是中国的勾股定理,  相似文献   

19.
勾股定理的最早记载是我国在公元前1000多年前《周髀算经》上,利用"勾三股四弦五"的法则来确定直角.表现了我国古人对数学的钻研精神和聪明才智,它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正因为此,这个图案被选为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徽(图①).展现我国古人在勾股定理应用研究方面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公元前五百多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在研究了大量的直角三角形后,发现斜边的平方恰好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他意识到这是一条极其重要的定理,为了庆祝,他下令杀了一百头牛,举办了一个盛大的宴会,这个定理也因此被后人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可毕达哥拉斯哪里知道,远在东方的中国在他之前六百多年就有“勾三、股四、弦五”的记述了。下面选辑有关勾股定理的几道应用题,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