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艺术表达的空白是文学创作的一种特殊现象,指作品中没被文学家采用却可以用来塑造同一文学形象的各种生活场景和艺术手法,即生活场景表达的空白和艺术手法表达的空白。但它又不同于艺术手法中的空白艺术或艺术空白。空白艺术是文学创作时以虚写实、以虚衬实的技法;艺术空白则是运用这种手法而创作成的作品中的一个有机组成。  相似文献   

2.
谢林  何冬梅 《海外英语》2012,(4):210-211,213
该文通过对小说《最危险的游戏》中无灵句运用的分析,为理解和欣赏该故事提供一个新视觉。  相似文献   

3.
在政治课教学中 ,运用学生已掌握的现有的语文基础知识———词义、短语、缩句和扩句知识 ,进行政治概念分析 ,可以加深对政治概念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4.
细察学界对夏绿蒂·史密斯的研究可以发现:作者的部分作品已经被翻译出版了,一定数量的文学史及相关著作和评论文章也开始出版,发表,这对当下展开夏绿蒂·史密斯研究乃至18世纪英国小说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夏绿蒂·史密斯的研究与对同时代理查逊、菲尔丁等小说家的探究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既要重视对国外夏绿蒂·史密斯研究成果的翻译和引进,对其进行确切的文学定位,还要加强自觉研究和对其文学创作深刻性的洞悉体察以及作品深入细致、多元化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世说新语》中共有被动句126例,其中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共88例。这些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与《世说新语》同一时代作品以及后世作品中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相比,不同的类型在使用频率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运用历时比较法,采用辩证的观点,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出发,对《世说新语》中的被动句进行了历时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习赏析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对于古典诗歌而言,这个要求必须建立在对诗句的理解之上。笔者在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诗歌本身的特点,试图从诗句逻辑、用语、技法等角度来摸索诗歌句意的理解策略,以促进学生对各种诗歌鉴赏题目的解答。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习赏析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对于古典诗歌而言,这个要求必须建立在对诗句的理解之上.笔者在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诗歌本身的特点,试图从诗句逻辑、用语、技法等角度来摸索诗歌句意的理解策略,以促进学生对各种诗歌鉴赏题目的解答.  相似文献   

8.
浅析英语歧义句的理解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句在各种语言中是普遍可见的,它与阅读、理解、翻译、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造成歧义句的因素很多。本文对如何避免歧义句以及怎样恰当地运用歧义句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零句”和“流水句”——为赵元任先生诞辰120周年而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沈家煊 《中国语文》2012,(5):403-415,479
赵元任先生的"零句说"是从整体上根本上揭示汉语语法特点的重要学说,包含三个互相联系的要点:(一)整句由零句组成。(二)零句是根本。(三)零句可以独立。从零句说引申出关于主语和谓语的两个重要观点:汉语的主语就是话题,汉语的谓语不宜按名词和动词区分类型。零句说能解释为什么汉语多"流水句",对零句说理解不透彻是流水句的研究不能深入的原因。本文在零句说的基础上阐述流水句的"并置性"和"指称性",这两个特性对语法理论中句法递归性和名动分立的普适性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10.
菲尔丁的小说创作有着明确的道德目的。但由于他是一位小说家而不是一个伦理学家,所以他的作品中尚无明确的道德体系,菲尔丁本人的道德观也存在着不少的矛盾和混乱。然而,从分析其笔下的道德人物入手仍然可以总结归纳出菲尔丁小说道德主题的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1.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作为文学艺术创作的主流之一 ,在近两个世纪中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样式。本文针对亨利·菲尔丁代表作《汤姆·琼斯》中所体现的现实主义特征在作品的史诗性、真实性、批判性、多样性和典型性等五大方面进行了全面地分析 ,旨在揭示这一巨著在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中的典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殷商各类甲骨卜辞都能考察出殷人的尚文意识,而战争卜辞则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殷商时期的战事,同时也展示着战争叙事的独特风貌。战争卜辞的文学魅力体现在语、句、篇以及叙述风格上,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3.
王补星 《考试》2004,(9):10-12,40
对高考文艺性散文句意的理解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中心句:总体感知,把握主旨;含蓄句揭微显隐,揣摩深意;描写句:对应分析,明确作用;修辞句:分析技法,体会效果。  相似文献   

14.
被动结构是俄、汉语中共有的重要句法范畴。由于俄、汉语在表达被动意义的手段、语义、认知角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了解俄汉语被动句的特征,有助于对俄汉语被动句进行准确对译及选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本论文就俄、汉语被动句的特征进行简要阐述,旨在引起翻译界重新对被动句翻译的理解和重视,以提高翻译作品的准确度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15.
文学性是文学语篇加工者传递的主要交际意图,叙事性文学语篇的“初始句”是全文的首句,在提供事件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等言内语境信息的同时要传递作品的叙述风格、情感基调等文学审美欣赏信息,因此“初始句”在语篇形式上就具有不同的语法形式特征。从“初始句”实现的语篇功能视角出发,对“初始句”为突出语篇的故事性、新奇性或情感性等功能和口语化或书面语化等不同的叙事风格而选择的不同语法特征进行描写。  相似文献   

16.
从文学创作角度分析日语文学,不难发现大背景的错综复杂,而正是这种复杂性,让日本文学在创作过程中具备了足够的营养,能够让文学创作有更多的题材可以汲取。而要深入分析一部文学作品,背景是必备功课,只有充分地了解一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在能够真正的去体会作品中的内容和情感,了解作品的意义。对于日本文学而言,这一点也是通用的,只有充分地了解不同时期日语文学创作的背景,才能够体会其精髓,为现代读者理解日语文学作品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对日语文学的创作背景对当今阅读者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但书句”是现代汉语中表示转折关系的一种特殊句式 ,“法律但书”与“非法律但书”在现行法律法规中也运用得非常广泛 ,但运用中稍有不慎便会出现一些偏差。从刑事法律法规出发 ,认真分析并研究总结了但书句与非但书句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特点 ,这将对于现行有关刑事法律法规的制定及其理解、执行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扎西达娃是藏族文学的代表作家,用丹纳《艺术哲学》的三要素(种族,环境,时代)研究扎西达娃的文学创作,将扎西达娃的作品放置于西藏特殊的人文背景与环境中去理解,寻找藏族文学背后的时代意义和精神内涵,对于研究扎西达娃的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但书句”是现代汉语中表示转折关系的一种特殊句式,“法律但书”与“非法律但书”在现行法律法规中也运用得非常广泛,但运用中稍有不慎便会出现一些偏差,从刑事法律法规出发,认真分析并研究总结了但书句与非但书句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特点。这将对于现行有关刑事法律法规的制定及其理解,执行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但书句”是现代汉语中表示转折关系的一种特殊句式,“法律但书”与“非法律但书”在现行法律法规中也运用得非常广泛,但运用中稍有不慎便会出现一些偏差。若从法律法规出发,认真分析并研究总结但书旬与非但书句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特点,这将有助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及其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