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伦·坡是十九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他创作了一批举世推崇的诗篇,期中首推<乌鸦>.这首诗体现了绵绵不绝的思念和追忆,从意象的组构到音韵的调谐,字字珠玑,使读者深刻地体会到悲剧的美感.  相似文献   

2.
《乌鸦》是埃德加?爱伦?坡的一首著名诗作.坡以新奇的想象讲述了失去亲人的男主人公与通晓人语的黑乌鸦邂逅的故事.整片诗歌无论是在场景设置、题材选择,还是结构方式、韵脚使用等方面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男子的哀伤,但这种伤又折射出一种特殊的美感,即忧郁之美.从诗人的创作手法、乌鸦的“永不复焉”、话语基调理论以及坡本人的情感经历四个方面分析《乌鸦》中流露出的感伤之情,并探讨其悲中之美.  相似文献   

3.
《乌鸦》是美国浪漫主义诗人艾伦·坡的经典爱情诗歌之一。凭借其优美的韵律、广泛的修辞、独特的意象、忧郁的基调而被广为传诵。"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被广泛用于文学作品的形式主义研究。《乌鸦》也正契合了陌生化理论的方方面面,因此在陌生化视野下对《乌鸦》从三个方面——意象、语言和修辞的陌生化重新进行解读有着理论上的可行性和创新性,同时也能为更好地挖掘诗歌的艺术形式之美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乌鸦》一诗是美国诗人、小说家及文论家埃德加.爱伦.坡的代表诗作。该诗形式优美、音乐性强、哀情切切、感人至深。诗中主题与述者的确定、时间与空间的安排、意象与结构的选择、用词与音韵的策划等等诸种艺术手段完美的结合正是爱伦.坡自己的诗论与艺术追求的具体化:主题、述者、意象与结构的确定选择反映了诗人的创作哲学,而其时间、空间、用词及音韵的安排策划则体现了他对艺术效果的追求。该诗的成功实践也与后来的相关理论不谋而合。《乌鸦》是缠绵的、哀婉的、凄美的,其艺术魅力将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5.
《乌鸦》一诗是美国诗人、小说家及文论家埃德加.爱伦.坡的代表诗作。该诗形式美、音乐性强,感人至深。对该诗的音、韵、以及节奏作以分析可以揭示其音乐性所在。  相似文献   

6.
爱伦.坡的《乌鸦》使用诸多表现死亡、痛苦、寂寞凄清和阴森恐怖的象征,使抽象的概念和事物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可感、可视,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可读性,营造了浓郁的哥特式风格,有力地再现了忧郁美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太原大学学报》2017,(1):63-66
爱伦·坡在《乌鸦》中运用"重复"艺术成功地营造了独特的环境气氛,揭示了诗人的生存状态,建构了丰富的审美意蕴。诗中的重复有多个方面的形式与作用,尤其是重复性修辞、重复性意象、重复性形象。它们淋漓尽致地折射出诗人的生存与心理状态,表现了爱的迷茫、死亡之永恒与生之无奈等情感意绪。  相似文献   

8.
埃德加·爱伦·坡是一位天才诗人,他的身世直接影响到他的创作主题死亡--"美女之夭亡和失美之哀伤",忧郁和悲伤是其基本基调.其诗歌代表作--<乌鸦>是一件纯艺术品.诗中调用各种意象对忧郁感伤、阴森可怕的气氛浓墨重彩的烘托,使诗歌具有一种油画般凝固的意象美;而语音、韵律的巧妙使用,则构成了流动的音乐美,从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爱伦·坡"唯美主义"的创作艺术,使该诗产生了非凡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埃德加·爱伦·坡和苏轼都是各自所处时代的杰出诗人,它们都对后世影响深刻。该文将两人各自的名篇《乌鸦》和《江城子》进行了比较。两者都属于表现诗学浪漫诗歌,有相似的主题,相似的语调和相似的表达方式。但由于诗人的文化背景差异,他们的审美风格,写作技巧和诗歌的境界都不尽相同。该文分三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对两个文学作品进行简略的赏析。第二部分对两个文学作品和两位诗人的相似之处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两个文学作品和两位诗人的差异之处进行分析。该文旨在发掘两个文学作品各自独有的魅力和两位诗人成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美国19世纪著名浪漫主义小说家、诗人和文艺评论家埃德加·爱伦·坡在其诗歌创作中显示出强烈的唯美主义倾向。著名短诗《致海伦》无论在结构、意象上,还是在音韵、主题上都很好地体现了坡的唯美思想。这首诗结构美,表面结构工整对仗,内部结构环环相扣,紧凑凝练,首尾呼应,和谐统一;意象美,意象“归航”中的各种要素无一不美;音韵美,坡为了使诗歌音韵动听,和谐悦耳,与诗中主题相匹配,在选词造句上是极尽雕琢之工;主题美,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而且表露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抗议,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水汶 《天中学刊》2015,30(1):77-81
《执竞》是《诗经·周颂》中的一首祭祖诗。从诗歌文本及周初历史史实来看,《执竞》诗当为"三王并祭"之诗。其诗反映的祭礼,参证甲骨卜辞、金文,"禘"祭在周代当是祭祀先祖的礼仪,有独祭、合祭,其中便有"三王合祭"的祭礼,这与《诗经·周颂·执竞》内容相合。因此,综合诗歌文本、周初历史背景及禘祭礼仪考察,《诗经·周颂·执竞》当是反映"禘祭三王"的诗歌。  相似文献   

12.
杨琴  李福莉 《文教资料》2009,(31):22-23
话语基调理论研究已经为广大学者所接受和认同,并广泛用于话语分析领域。本文笔者从话语基调理论的权力、接触和情感三个变量的角度对埃德加-爱伦&#183;坡的著名诗歌《乌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爱伦·坡是一位天才诗人 ,他的诗歌代表作《乌鸦》是一件纯艺术品。诗中语音、韵、节奏构成了诗的音乐美。 1、语音 :这首诗主要使用脆薄前元音、深沉后元音及其组合 ,表达了青年悲伤的心理感情 ;柔软辅音模拟了主人公缓慢的动作和行为方式 ;-ing /-i /的频繁使用产生了一种回音效果 ;2、韵 :尾韵、头韵、行内的韵使诗意连绵不绝。 / :/韵的使用 ,恰似一声声叹息 ,凸现了主人公内心深处难以名状的悲哀 ;3、节奏跌宕起伏 ,描述了青年起伏不定的情绪。语音、韵、节奏使该诗产生了非凡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雷丽娟  杨敏 《考试周刊》2010,(39):37-37
《未选择的路》是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一首名诗。这首诗在韵律和形式上体现了传统诗歌的特征,在基调上反映了现代诗歌的特征。文章从语音标识、词汇标识、句法标识、修辞标识四个方面探讨这首诗的文体特点。  相似文献   

15.
《安娜贝尔·李》是爱伦·坡写的一首悼念早逝爱人的挽歌,诗中诗人运用了各种韵律手段将韵律美融入到诗歌之中从而渲染出忧郁伤感的氛围,突出诗人对逝去爱人的怀念和感伤之情这一主题。试从音韵和节律两方面来对这首诗的韵律美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16.
浅议《邶风·柏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诗.原名《诗》或《诗三百》,至汉代奉为经典,故称《诗经》,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诗经》所反映的是距今二千五百年至三千年的上古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一个女诗人,蓝紫对于外在世界以及个人内心的情感体验不可谓不敏感,也不可谓不细腻,这从其诗歌中所描述的一系列日常的物理情事上即可以见出。比如《落在废墟上的乌鸦》一诗居然对"即将拆除的建筑物上,一只降落的乌鸦"进行了细细"玩味",而这"玩味"背后所导向的心理感受却是:"仿佛它走过的曲折历程就是我那潦草的一生/现在,我与它一样,浑身长满了诱迹斑斑的黑暗/在纷乱的尘世里互为  相似文献   

18.
关于《召南·驺虞》一诗本义的理解,古今学者众说纷纭。不论是"诗经汉学"、"诗经宋学"还是不带宗派门户偏见的"独立思考派",对《驺虞》诗旨的探讨都没有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诗》之为"诗"是因为它本身是一部文学作品。如果结合《驺虞》诗篇的情感基调、诗歌反映的时代文化内涵以及先民生产力水平的实际状况来看,它应该是一首哀叹艰苦狩猎生活的诗。  相似文献   

19.
教材分析 《小乌鸦爱妈妈》是人教版第四册第9单元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是一首湖北黄冈地区的民歌,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这首儿歌以拟人化的手法勾勒了一幅深情厚谊的图画。  相似文献   

20.
徐志摩短暂的一生令后人十分惋惜,他追求完美爱情的意念令后人心醉神迷,他独特的诗歌魅力让后人津津乐道。其中徐志摩的诗歌《偶然》是他众多诗歌中不多见形式完美、哲理深刻的作品。《偶然》是一首情诗,但是这首诗的意境又超越了它本身,因此也可以看作是诗人人生路上的感叹曲。从诗歌的文本、结构、情感和意象分析,都可以感受到这首诗内涵丰富、意象精美、韵味隽永,表现了作者对唯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