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洁具有女性意识和反映女性问题的代表性作品《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红蘑菇》、《无字》等,反映了在张洁真爱理想的建构和解构过程中对建立独立的女性人格的不懈追求,奠定了她在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中先驱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女性文学是指由女性执笔所写或具有女性性质的文学,通过揭示女性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对社会女性的成长及女性意识的觉醒起到警示作用.英美文学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是女性文学的发展源头,其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具有一定象征意义,为当前社会男女平等发展奠定基础.由齐心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6月出版的《多维视角下英美女性...  相似文献   

3.
崔侠 《科教文汇》2020,(1):151-152
诗词楹联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读起来朗朗上口。诗词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商周时期的《诗经》到唐诗宋词再到近代诗词,留给学生的是丰富的文化遗产。而楹联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广义的楹联可以追溯到《诗经》时期,因为诗经中有很多对仗的语句,例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狭义的楹联从五代后蜀主孟昶开始就已经非常普遍了。而到了明清时期,对对联的风俗非常盛行,对对联成为文人士大夫们重要的娱乐方式。可以说,诗词和楹联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成为了古代流传最广的文学形式之一。因此,小学阶段朗诵诗词楹联是对传统文化的有力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文学属性中指出女性文学所蕴涵的政治文本与性别文本,分别倾向于政治意识与人本意识,这是文学的基本属性,因为文学的美学价值虽然重要,但文学的意识形态影响也显而易见.因此推导女性文学的双重书写是必然的现象,同时指出女性文学的发展有赖于创作主体和批评主体对双重书写的认识,只有在这一理性认识之上,才能促进女性文学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5.
周海峰 《知识窗》2014,(22):34-34
在诗词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音、画、字结合的特点,教师不仅可以直观地展示诗词的文本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形象地感受到诗词的声韵、意境和情感之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三方面着手,阐述了多媒体教学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十九世纪是女性开始萌生独立意识的时代,在反抗父权制压迫的过程中,她们以疯狂和死亡为代价换取“自由”,唤醒了成千上万女性的独立意识。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纪是女性开始萌生独立意识的时代,在反抗父权制压迫的过程中,她们以疯狂和死亡为代价换取“自由“,唤醒了成千上万女性的独立意识.  相似文献   

8.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著名的女词人,其主要作品都是强调女性意识以及独立人格。和很多男性词人不同,李清照将最真挚的感情和生命融入到词中,也关注于人物复杂的性格和内心感受以及自我独特的意识等等,让中国古代文学视域当中女性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李清照词中的女性主体意识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对读者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苑》2011,(8):1
柳清芬,山东诸城人,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中韩书画联谊协会副秘书长,诸城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其自幼酷爱诗词、其自幼酷爱诗词、书画,由于内心深处对待传统文化的挚  相似文献   

10.
郭和英 《科教文汇》2008,(1):157-158
女性意识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它是激发妇女追求独立、自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机。本文从女性意识角度深度透析安娜婚姻爱情的悲剧意蕴,使婚姻中困惑的现代女性得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魏琴 《科教文汇》2009,(35):249-250
《简·爱》这部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引人入胜的。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位勇于反抗、敢于追求解放和为平等不屈斗争的女性形象,这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条件下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即女性追求独立和平等的意识。同时,这篇文章也对当时英国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有相关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英语文学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外语与文学双重作用。英语文学的学习是培养人心智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可以激发人的灵性、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然而,传统英语文学课授课仍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文学知识的积累和对文本的理解,而相比之下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充当信息的输入者,学生则是知识的接收者与记忆者。这样的教学模式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主动探索的意识薄弱,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此种模式已无法适应高等学校教学现代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琥珀》借用历史背景,生动地描绘出女性的情感空间并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而富有争议的人物:琥珀她一方面勇敢独立、坚强自信,追求女性的独立,富有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她又自私、贪婪,坑蒙拐骗样样精通。琥珀复杂的个性充满了矛盾与冲突,让人对她又爱又恨又怜悯该文从女性独立意识的角度探讨琥珀个人品质的形成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重飞 《科教文汇》2010,(11):78-79
《琥珀》借用历史背景,生动地描绘出女性的情感空间并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而富有争议的人物:琥珀她一方面勇敢独立、坚强自信,追求女性的独立,富有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她又自私、贪婪,坑蒙拐骗样样精通。琥珀复杂的个性充满了矛盾与冲突,让人对她又爱又恨又怜悯该文从女性独立意识的角度探讨琥珀个人品质的形成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的才女意识是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李清照自我意识觉醒的前提条件.她的才女意识通过咏物词、傲慢与叛逆的个性、独创精神表现出来.在自我意识的觉醒上,塑造了自我抒情女主人公形象,形成了注重自我倾向,她用女性的笔调书写了女性的真情实感.李清照作为女诗人、女词人,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女性的觉醒.李清照站在女性思维的制高点上开辟了属于自己的同时也属于整个女性的文学区域,她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  相似文献   

16.
爱丽丝·沃克是美国黑人文学的开拓者之一,同时,她也是最早获得重要文学奖项的黑人女作家。《紫颜色》作为她的早期代表作,最为人关注的是其描述的黑人女性的不幸遭遇和争取独立的艰苦历程。在文学理论研究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流散文学视角的关照下,这部小说可以说是早期关注黑人民族身份构建的经典小说。  相似文献   

17.
刘怡 《科教文汇》2013,(17):63-63,67
《到灯塔去》是一部富象征意义的现代主义小说。小说中伍尔夫反思了女性在社会上的价值与作用,并通过画家莉丽的心路历程揭示了有独立意识的女性如何摆脱社会压力,确立自己独立人格的过程。本文试图通过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理论来对比拉姆齐夫人与莉丽这两位女性,从而解读画家莉丽这一关键人物的自性化之路。  相似文献   

18.
辽代诗词于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经历了格局、体裁与文化意识的转折和流变,其间儒家意识随着辽代国家制度的完善与臻于渐进而逐步推广,并深刻地作用于其诗词创作中。辽代诗词的发展伴随着儒家意识的增强,并深刻的反映出这一变化规律。其间发展与觞变的过程,于今仍具考证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文化交往和全球一体化速度不断加快,如今中国女性文学与英美女性文学已经实现了更高程度的融合,随着文化融合速度不断加快,如何在跨文化视野下,更好地发展中国女性文学,这就需要在文化融合背景下,使用正确的姿态和理念去认识中外女性文化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而趋同性和差异性作为二者文学的研究视角,就是正确认识二者文化、发展中国女性文学的必经之路和必然选择。本文拟从中国女性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入手,结合英美女性文学发展历史,从而在跨文化视野下做好中国女性文学与英美女性文学的趋同性和差异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钟瑜宁 《科教文汇》2014,(31):111-112
随着文化交往和全球一体化速度不断加快,如今中国女性文学与英美女性文学已经实现了更高程度的融合,随着文化融合速度不断加快,如何在跨文化视野下,更好地发展中国女性文学,这就需要在文化融合背景下,使用正确的姿态和理念去认识中外女性文化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而趋同性和差异性作为二者文学的研究视角,就是正确认识二者文化、发展中国女性文学的必经之路和必然选择。本文拟从中国女性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入手,结合英美女性文学发展历史,从而在跨文化视野下做好中国女性文学与英美女性文学的趋同性和差异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