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孩子     
和我女儿一起长大的有两个女孩,一个叫亭亭,一个叫丽丽。因为是邻居,所以三个孩子玩得特别好,做父母的也都喜欢这三个孩子在一起玩。孩子大了就要上学,三个孩子就近在同一所小学读书。孩子上了小学后,我们做家长的对孩子的学习都很重视,也都抓得比较紧,可三个孩子还是有许多时间在一起玩。  相似文献   

2.
育儿情深     
一、为孩子建立一套成长档案自从我做了母亲,便有一个设想:要为自己的孩子建立一套成长档案,记录孩子在各不同时期生长发育和学习的过程,以便更好培育孩子,同时也使孩子长大后了解自己来到人世后是怎样一点点地长大,其间倾注了多少人的关心和爱护,又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包括家人、老师、乃至整个社会)。女儿闻  相似文献   

3.
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孩子怎么越大越不懂事,越大越不听话呢?我们认为对的,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是毫无道理的,而他们认为对的,我们却认为岂有此理。孩子和父母就在自己的真理圈子里疏远了亲子关系。第一,孩子永远是个完整的个体,他的人生路得由他自己一路走过我们经历了很多的风雨,做过错事,走过弯路,留下许多的遗憾和希冀。  相似文献   

4.
《父母必读》2009,(6):96-96
你有过被孩子问得张口结舌的经历吗?面对孩子的问题,除了“你长大了就知道了”“是呀,这是为什么呢”“你说呢”“妈妈(爸爸)也不知道…让我想想”,我们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父母必读》2009,(10):114-115
社会越来越强调快节奏的时候,人们做事情也开始分秒必争,其中也包括抚养孩子。“华文卡内基之父”黑幼龙先生和心理学家金韵蓉女士认为,孩子是慢慢长大的,我们需要把速度放慢下来。  相似文献   

6.
这世上有许多父母尽管知道孩子能做得很好,但却花大量的时间关注孩子的失败和弱点。他们当中有的人不知道还有更好的做法,另一些人则是旧习难改。另一个问题是,有些父母认为更多的表扬会使孩子变得脆弱娇气。这种想法不对,当然这也有一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的过程中,家长存在着一些误区。比如认为“小时说谎不用管,长大了就好了”。有的孩子喜欢把幼儿  相似文献   

8.
要知道孩子再小,可他们也是人,也有尊严,只要他们能听懂好赖话。切记,从那时候,他们听到的父母评价他们的每一句话,都对他们的尊严、性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父母,在我看来,绝大多数都不会"教"自己的孩子,也许是因为他们第一次做爸爸妈妈的缘故吧。孩子小时候,是百般的娇惯,使孩子养成一种怪癖性格。一旦孩子长大,无从收拾,这时也就没了主见。看别人的孩子如何做也硬叫自己的孩子如何做、不管三七二十一,硬是叫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孩子不听话,见别的家长如何管,自己也如何管。总觉得,反正我是家长,孩子就得听家…  相似文献   

9.
童年     
长大了,却很怀念那段纯得什么都不在乎的童年。虽然现在还是孩子,可永永远远也不会回到那段倔强得什么都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做的时光了。我把电脑的背景换成了一幅名为《童年》的图。天像洗过千百次一样蓝得发白,没有浮云,  相似文献   

10.
《母婴世界》2014,(9):150-151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因为长大后就可以做很多事情。而每个妈妈看着孩子长大后,既欢喜又忧愁。也许。妈妈会想,宝贝,你慢点长大,让妈妈跟上你的脚步。  相似文献   

11.
在幼儿园的运动会上总有一些竞赛性的游戏项目。既然是竞赛性的,就必然有赢家也有输家。赢的幼儿和其家长满心欢喜,而输的幼儿则噘着小嘴,或是哭着向家长发脾气,弄得家长也不高兴,对孩子说:“我们下次不参加了。”我认为孩子的输赢本身倒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并懂得如何正确面对失败和挫折。当孩子在比赛中输了,家长应适时地给孩子以关心和鼓励,帮助孩子找出失败的原因,鼓励孩子下次做得更好,使孩子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自  相似文献   

12.
母亲什么时候开始享受? 抱着婴儿,煮着牛奶,洗着衣物,母亲用沾满肥皂沫的手抹抹头上的汗水说:“现在孩子还小,等他长大了,我就可以好好享受享受了……”孩子渐渐地长大了。要上幼儿园了。母亲心系着孩子,买菜做饭,还要在工作上做得出色。她忙得昏天昏地,忘记了日月星辰。“不要  相似文献   

13.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们有时会感到不解:为什么他们对孩子的关心却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为什么他们认为孩子还太小,而孩子们却认为自己已经长大?这些父母可能会产生这样的困惑:难道孩子们真的不需要我们“保护”吗?在我们眼里他们还没长大呢。父母对孩子具有一定的过度保护的趋同,常常是出于认为孩子没有能力做事情,害怕孩子受到伤害,认为孩子不够成熟等原因。可是,在很多情况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服从式的教育已经行不通了,因此,做父母的要放下架子,学会与孩子做朋友,学会与孩子沟通,学会与孩子聊天。别看孩子年龄小,心理的秘密一点儿也不少。  相似文献   

15.
曾经也是爹妈娇养的孩子 拿起了粉笔就得涂去孩子的 脾气 炯炯的目光满含青春的魅力 面对五十朵花她是星星雨 曾经也是校园长大的少女 挥动了教鞭就得站成先生的 样子  相似文献   

16.
大人爱孩子可谓是天下父母同心,孩子接受大人的爱也是天经地义的。从母亲怀孕到孩子长大成人,做家长的时时刻刻把孩子挂在心上,尽一切努力给予孩子不同方式的爱。孩子接受大人的爱,从来没有人认为不应该。但是孩子长大以后不孝敬老人甚至虐待老人、伤害老人的事时有发生。分析其中原因,  相似文献   

17.
王健 《学子》2013,(9):91-91
我们是爱孩子的,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衣、食、住、行,只要孩子提出来,会尽量得到满足。相反,孩子对我们的要求却很少做到。家长不解,"我是为了孩子好,才让他……"现在,有的名人写书,也会说上一句:"当时不能理解家长的用心良苦,长大以后才明白。"而我们也要做让孩子长大以后才明白的家长吗?可见,问题就出在了家长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但孩子不能理解。家长就觉得自己吃力不讨好,但依然吃着力,做着不讨好的事。心里想着:不讨好也要做,我可是为了孩子好。此时此刻,您的孩子并没有感受到您对他的爱。  相似文献   

18.
《新作文》2007,(4)
我自认为是一个非常乖巧的孩子,我能把什么事情即使不能做到最好,也能追求做得更好。我学习很努力,也喜欢帮助别人,我很想让老师欣赏我,可老师的目光却永远只在那些成绩最优秀的学生身上。因为身体有  相似文献   

19.
王健 《学子》2013,(11):91
我们是爱孩子的,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衣、食、住、行,只要孩子提出来,会尽量得到满足。相反,孩子对我们的要求却很少做到。家长不解,"我是为了孩子好,才让他……"现在,有的名人写书,也会说上一句:"当时不能理解家长的用心良苦,长大以后才明白。"而我们也要做让孩子长大以后才明白的家长吗?可见,问题就出在了家长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但孩子不能理解。家长就觉得自己吃力不讨好,但依然吃着力,做着不讨好的事。心里想着:不讨好也要做,我可是为了孩子好。此时此刻,您的孩子并没有感受到您对他的爱。  相似文献   

20.
“哎呀,已经7点了,上班快要迟到了,可宝贝女儿却还在那边磨蹭磨蹭地穿她的小衣服。‘扬扬,来,妈妈给你穿,你穿得太慢了,妈妈上班都要迟到了!’”孩子心里话:原来妈妈嫌我衣服穿得慢,穿得不好,那我以后都不自己穿了,反正妈妈会帮我穿,就让她来穿好了。专家告诉您有些家长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都最好别人帮他做好。长此以往,孩子长大以后可怎么办呢?其实,没有生来就懒的孩子,孩子的许多惰性都是父母让他养成的。他们认为孩子的能力有限,让他自己做还不如自己代劳更方便,结果让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所以,亲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