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图书分类法,应用广泛。分析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五版与第四版 H 31英语类目变化,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本)(以下简称《简本》)是根据《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详本》)一九八○年修订本节编而成的。它是为了解决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的需要而编制的,主要适用于藏书在二十万册以内的一般县、市区馆、中学图书馆以及与此规模相近的其他中小型图书馆使用。《简本》与《详本》在编制原则、体系结构、号码配备等方面都基本保持一致。二十二个大类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编到二——六级,全表共列类目二千五百八十条。它比第一版大有改进。主要表现在类目大幅度增加,注释更加详尽,增加了专用复分表,编制了类名索引。但由于我国编制中小型图书分类法的经验和实  相似文献   

3.
“《中图法》和《杜威法》对照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引言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英文缩写为CLC),是目前中国图书情报界使用最广的一部综合性分类法.曾被美国图书馆协会主持编制的《世界图书馆及情报机构百科全书》列为"世界九大分类法".  相似文献   

4.
周子荣 《中国索引》2005,3(3):37-39
本文介绍了云林图书馆利用台湾香光尼众佛学院图书馆的《佛教图书分类法》1996年版,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B94佛教类进行改编的思路和做法,在维持《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有体例的前提下,编制了《云林佛教图书分类法》,以适应佛教图书馆文献分类和组织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自从1957年《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表草案》出版以后,有不少大型图书馆根据这个《草案》的五分体系编制适用于各馆的分类法。如《南京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武汉大学图书分类法》等等。到目前为止,流行而且占相当地位的分类法,集中起来只有三家,那就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其中《人大法》,本来是坚持四分法的,第五版修钉时,也由四分法而改为五分法,可见图书五分法的体  相似文献   

6.
《中国图书分类法》在台湾省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近代由于《杜威十进分类法》的传入,出现了“仿杜”、“改杜”、“补杜”等分类法不下三十多种,其中刘国钧先生的《中国图书分类法》是较重要的一种。它是1925年刘国钧先生任金陵大学图书馆主任时编制的,1929年改订出版,又于1936年增订再版.在初版自序里刘先生指出;“本法题曰中国图书分类法,盖为我国之图书作也。我国图书馆中由来有所谓新旧籍之分,其不当于事情,论之者已众,而本法编制之始即祛  相似文献   

7.
我国文献分类法都是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如《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等级列举式分类法的弱点很多,如难以容纳新主题和专深主题、不适用于检索等。国际上分类语言的发展趋势是提倡以检索效率为核心的研究并由此带来了以分面分类法的编制和运用分面分析技术改造传统等级列举式分类法的研究热点。 我国对分面分类法的关注经历了介绍引进、理论研究到以《中图法》为试点的改造讨论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应增设“语种复分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外文图书的索书号各不相同,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5版)中缺少“语种复分表”。国外著名的分类法中都设有语种复分表,如《杜威十进分类法》、《国际十进分类法》等。随着国内各图书馆外文图书数量日益增长,《中图法》(第5版)的通用复分表中有必要增设“语种复分表”,其中的语种代码可与H大类下各语种的分类号相对应,同时也可参照其他通用复分表编制注释说明。  相似文献   

9.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地修订、充实、完善和提高,于九○年正式出版发行了,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中图法》第三版进行分析。而《中图法》第三版在编制过程中,广泛集中广大分类工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与二版相比较有许多改进之处,其主要表现在: 一、实用性《中图法》第三版为适应各类型图书情报单位专门编制了简本、图书本、资料本、期刊本、使用说明、使用手册、主题词表、索引等八个系列产品与其配套使用。为了利于使用单位做好图书目录的改编工作和新书分类工作还特编制《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与第三版修订类目对照表》,作为使用《中图法》第三版的参考工具书。这是我国目前唯一系列化的图书分类法,开创我国分类法史上的先河。《中图法》第三版第一次在法律专业类目中采用了双表列类法的编表新方法,它是在参考借鉴了国外分类法编制技术的长处基础上,将组配分类法隐含在分类体系有限地显示出来,从而既满足了综合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下称《中图法》)是一部较有影响的综合性图书分类法,经二版修订,并由国家标准局批准为国家标准的试用本以后,已被全国大多数图书、情报单位所采用。时值三版修订之际,为使修订后的版本更好地适应我国各类型图书馆发展的需要,笔者就其版本问题,略抒浅见如下: 现行《中图法》版本的不足《中图法》曾先后编制了三个不同功能和特点的版本:《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详本),主要用于“图书”分类,起分类  相似文献   

11.
任大山 《图书馆》2007,(5):43-45
何日章先生为河南商城人,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先后在河南省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兰州大学图书馆、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政治大学图书馆任职,编制了《中国图书十进分类法》,是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和《中国图书分类法》(第7版)为例,从编制原则、类目体系两方面对海峡两岸的分类法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问世以后,已被全国各种类型的许多图书馆使用。年内即将修订再版《中图法》详表和简本,《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也在组织修订之中。按着同一分类体系,结构和标记制度,同时编制出三种详略不同的出版本,这在我国图书分类法发展史上是创举。当前,运用图书分类理论,总结图书分类工作实践,结合分类法发展客观规律,提出科学地、长远地使用《中图法》的全面设想,对于分类法的使用者和编辑者都是有意义的。本文就是在这方面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14.
樊瑜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3):115-118
针对各个学科领域期刊分布的发展特点,结合分类实际工作的需要,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的编制原则,参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发展变化,提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的具体修订措施,包括根据文献保证原则增加类目设置和类目注释、规范类目名称和注释、删除重复的类目、完善形式复分表和保持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基本一致等。  相似文献   

15.
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国图书馆采用的图书分类法极不统一。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是加速编制一部完整的统一的分类法,这是图书馆界长期以来所关注的一件大事。本文试就编制全国统一图书分类法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一、编制统一分类法的必要性(一)目前我国使用图书分类法的现状。自建国以来,我国各图书馆对图书分类法的应用,一直是各行其是。我国所出版的分类法亦多,从1949年到1966年这一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关于《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标记符号的提法比较混乱。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在编制说明中明确规定:“本表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了空前的浩劫和摧残。以1971年为界,可将文革中的图书馆事业划分为两个时期。文革前期图书馆事业遭到严重破坏,文革后期图书馆事业艰难恢复。文革中编制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启动了《汉语主题词表》编制工作,引入了机读目录。  相似文献   

18.
《大型法》是《大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草案》的简称,是1959年在中央文化部和教育部的领导下,集中全国的力量编制的一部解决大型综合性图书馆和专业性图书馆图书的分类法。这部分类法的编制前后经过了七年。我馆当时为了支持这项工程,曾派范新三馆长、顾家杰副馆长任该法编辑委员会委员,同时派我参加该法综合工作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期刊的迅速增长,图书馆藏书中期刊的比重越来越大。为了从学科内容方面向读者揭示和推荐馆藏期刊,必须完善分类目录。但以往我国没有成型的期刊分类表,各馆采用的期刊分类表很不统一:有的用《中图法》简本,有的用《外国报刊目录》中的分类表,有的用自行编制的期刊分类表。为便于期刊的统一分类,《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于1983年编制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以下简称《<中图法>期刊分类表》),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和修改后,于1987年2月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用于国内外期刊分类的分类表。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的两个主要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都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列为五大部类之首的。所收书籍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五位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全部著作,以及对这些著作的注释、解说和有关的学习、研究、参考资料等。这是建国以来努力编制社会主义图书分类法的成就和显著标志之一,应该说是无异议的。但是究竟应该怎样来说明解释呢?还不完全一致。这里谈谈个人的一点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