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甫的《春夜喜雨》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更给予了人们不尽的智慧启迪"。春雨"是富有生命力的,也是最温馨、最善良、最高尚的。谚语云"春雨贵如油"",春雨意识"是一种自我价值的认同与肯定,  相似文献   

2.
著名人类学家博厄斯说过:人类所创造出来的最伟大的文化成果是语言文字。语言,是沟通、交际的一种方式。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语言也应运而生。有人将网络语言视为洪水猛兽,认为它的使用冲击了语言文字规范,甚至认为是一种污染;也有不少人认为网络语言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是润物春雨,给21世纪的今天带来了活力。  相似文献   

3.
蓝色遐想     
一场透透的春雨,洗落了满天的飞尘,天空蓝得诱人,犹如刚出浴的处子,溢满着清新,几片白云,在湛蓝的天空中游曳着,恬淡之中洋溢着写意,天空也流淌出无限生机。仰望这深邃无垠的蓝色天空,我的思绪向远方飘去。我深知,蓝色是我生命中最庄严、神圣的色调,因为对着这天,空明中一种对和平的无限向往便成为一种不息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湖北教育》2005,(7):51-54
“同学们,小燕子看到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变绿了,它认为春雨是绿色的;麻雀看到春雨飘在桃树上,桃花变红了,它认为春雨是红色的;黄莺看到春雨洒在菜地里。菜花变黄了,它认为春雨是黄色的。那么,你们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呢?你们也像小燕子、麻雀、黄莺那样说一说,好吗?”马菁老师饱含激情、富有启发性的话语,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他们有的闪动着大眼睛若有所思,有的摇头晃脑念念有词,  相似文献   

5.
一、精心导入,探究激趣 1.现在是春天,这个季节最喜欢下雨了。绵绵的春雨细细地下着,小草喝了春雨更绿了,花儿喝了春雨更艳了。小朋友在春雨中尽情地跳啊、唱啊,快乐极了。 2 哪位小朋友能告诉我春雨是什么样的吗? (引导学生能用“春雨像……”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展开想像。)  相似文献   

6.
“景随情异,情随景迁”是《春雨》这篇散文最突出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朱光潜先生的关学思想为审视语文教育问题提供了一种视角。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语文的美是一种言意之间的妥帖表现,是跨界的融通,是一种关系型的存在。“意象”就是语文之美的聚合体,它是一种有张力的创造,是主观与客观的融合,是物象与情思的整一。这样的认识基础,不仅有利于教师明确语文教学的核心指向,对于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语文中的真实性与道德等问题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关学视角既有重要价值,也有自身局限。  相似文献   

8.
    
九月的雨静静地落在大街小巷。春城的雨不多,每次都是难得的美景。春雨柔顺、宁静,最是沁人心脾的温柔;夏雨则坚定、决绝,将雨热烈的一面演绎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9.
赵家菊 《江西教育》2002,(10):30-30
《春雨》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首诗歌。其中的教学片段为:师:下面我们来仔细地读一读课文,读了要想一想这是在说什么。来,开始。(师生同读:春雨沙沙,春雨沙沙,细如牛毛,飘飘洒洒。)师:春雨是不是沙沙响?是不是细如牛毛?我们到外面去看看  相似文献   

10.
(标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书非借不能读”的古语)读书不分四时。春天读书,有杏花春雨,别具一番风情;夏天读书,有接天莲叶相伴,也令人神往。而我半生读书,都似乎与杏花、春雨、莲叶无缘,飘满记忆中的是山乡茅屋的一天风雪。  相似文献   

11.
听雨     
我们喜欢听雨,尤其喜欢听春雨; 听雨胜似听美妙悦耳的音乐,听雨把我们带入一种瑶池仙境; 听雨是一种陶醉,听雨是一种享受;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春雨也悄悄地来到人间;人们说,她是在小青  相似文献   

12.
听雨     
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  相似文献   

13.
“春雨细,柳丝长,夏日暴雨晒高阳,秋雨缠绵冬雨凉。”雨是一种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取天空中飘落,  相似文献   

14.
《春雨》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首令人赏心悦目的诗歌。全诗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春雨轻柔细密的特点,滋润万物的作用和小朋友们在雨中植树,绿化祖国的活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读这种最基本的语言实践,走进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起到了发展思维,探求创新的作用。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渐入佳境在课前,我和学生一起交流了各自搜集到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词,把学生带入了充满诗情画意的大好春光中。我满怀激情地引导学生:“春姑娘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而且还带来了一位可爱的小妹妹。你们知道这个小妹妹是谁…  相似文献   

15.
听雨     
好久没有好好下过一场雨了,可说实话,我倒挺怀念有雨的日子的。我喜欢听雨,喜欢听雨打在玻璃上的声音,喜欢听雨滴在马路上的声音,喜欢听雨落入小河里的声音。有雨的日子,真是让人难以忘怀。春雨是怎样的一种雨啊,春雨声又是怎样的一种雨声啊,时而无声胜有声,时而又有声似无声。在春季,我常常趴在窗台上听雨。听着雨那温柔的声音,心里有一种十分踏实的感觉。夏雨的豪放是最具魅力的,也是最令人心惊胆战的。有时候,一声响雷会让人乱了方寸,而有时候,夏雨又像一曲摇滚乐,忽而开始,忽而停止,让听者也不禁随着雨声的节奏摇摆起来。秋雨,有着富有…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追求高效的课堂和优秀的学生成绩是永恒的目标。语文教学也要遵循这样的思路,朝向这一目标而前进。而凭借海纳百川般的教师情怀、春雨润物般的教学智慧和对语文教学的执著追求,定会向这一目标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7.
快东的兰花     
楚一君 《湖北教育》2004,(11):60-60
读书一道,最是纷纭。晨读者倡“五更鸡”声之说,依时令者又有“读经”、“读史”之辨。昨夜于枕上听了一夜春雨,不禁满心喜悦。不是因为晓起有一枝两枝的杏花可看,只因为我喜欢在雨天读书。  相似文献   

18.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阅读方式,也是小学生读通课文、理解课文的一种实用有效、有针对性、有文以化人作用的育人方式,也是丰富学生语言素养、提升语文综合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评价形式单一,评价语简单,方法不够灵活,缺乏有效的指导性,停留在浅层次上,很少深入评价内核。结合教育实践,分别从小学语文朗读评价的现状、朗读评价的价值与意义、朗读评价策略、教学评价标准、朗读评价语言、朗读评价方式等方面,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深入探究朗读教学评价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主旨 ,即文章的主题 ,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 ,决定着我们对材料的取舍。如何使我们的文章彼此内容尽量不“撞车”,独特又新颖呢 ?多角度发掘文章的主旨 ,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下面四种发掘文章主旨的思考方法 ,供大家参考。一、求同思考在很多情况下 ,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理解经验是较接近的。比如善恶、真假、好坏 ,它们都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人总是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 ,所以也必然要接受一整套大家都认可的价值标准 ,这就决定了人们对某些问题看法上的必然一致。求同思考 ,可以说是一种最基本也是最普通的思维方式 ,它反映着大多数人…  相似文献   

20.
《春雨》是一首令人赏心悦目的诗歌。这首诗文质兼美 ,全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雨轻柔细密的特点 ,滋润万物的作用和小朋友们在雨中植树 ,绿化祖国的活动。教学中通过多读这种最基本的语言实践 ,走进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 ,从而发展思维 ,发展语言。(一)激趣导入 ,创设情境在课前口语交际时 ,我和学生一起交流了自己搜集到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把学生带入充满诗情画意的大好春光的意境之中。我满怀激情地引导学生 :“春姑娘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而且还带来了一位可爱的小妹妹 ,你们知道她的小妹妹是谁吗?”提出问题后 ,我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