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叶 《历史学习》2006,(2):43-46
历史地图展开说是关于历史的地图,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指古代的作者所绘的关于当时的地图,如最有资格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地图”的公元前3000年画在一只银瓶上的地图、著名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地图;二是指近代作者所绘的关于他以前的和当时的地图,如近代的作者所绘的腓尼基人航海图、美国内战形势图;三是指当代的作者所绘的关于过去的地图,如原始人类分布图、十字军东征路线图、唐朝疆域图等。但由于第一、二种地图的文字、符号、方位等地图要素与今天要么很不  相似文献   

2.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强盛的朝代,疆域十分辽阔.为了让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唐朝疆域版图的情况,课本增加了历史地图《唐朝疆域》.现在就《唐朝疆域》图连同《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图、《黑水都督府形势》图、《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一并作一个概括的介绍和说明,供教师备课和讲授唐朝手工业、唐都长安、唐朝的民族关系、唐朝的疆域、唐朝的对外关系等内容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适合于大中学历史教学的系列历史地图在国内已经陆续编绘刊印,但国外新绘的中国历史图籍尚属鲜见.近年,日本平凡社编纂《世界大百科事典》专门编绘中国历史地图41幅,引人注意.这些地图大致可分四类:一、历史政治地图,包括历代疆域沿革和行政区划图22幅。如《西周时代要图》、《前汉州郡国图》等。二、历史军事地图7幅,包括战争形势图和进军路线图。如《太平军进击路线图》、《长征图》等。三、历史经济地图6幅,包括水道图和交通路线图。如《大运河图》、《<大唐西域记>所见玄奘入竺路线图》等。四、历史人文地图6幅,包括原始社会遗址分布图、民族分布图和都城图。如《安阳附近遗迹图》、《宋代都市图》等。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和空间再造想象是以地图为重要基础的。历史地图包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可以分为疆域图、形势图、路线图和分布图等类型。历史学科的识认运用地图能力是指充分提取地图所给的历史地理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探究历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这种能力在过去的相当一段时间被我们老师学生忽视。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和空间再造想象(具有抽象思维特征)是以地图为重要基础的。历史地图包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可以分为疆域图、形势图、路线图和分布图等类型。历史学科的识认运用地图能力是指充分提取地图所给的历史地理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探究历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现行中学中国历史教材中,有两个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重新考虑和注意:一是唐朝疆域的地图绘制出现错误;一是教材中关于中国历史上的“统一”的标准不一,概念不清。下面,我结合中学教材,就此两个问题扼要阐明观点,与大家商榷,不对之处,请指正。 (一) 唐朝疆域地图绘制的错误在于把吐蕃国划归唐朝的版图,也就是说对唐朝西南边界线的确定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历史教科书共分六册,共有历史地图217幅,其中中国历史135幅,世界历史82幅。从历史地图所反映的内容来看,大体可分为疆域图、形势图、路线图、战役图、分布图等几类。 历史地图是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的具体表现,能再现历史发展中的一定空间的变迁,是形成具  相似文献   

8.
廖寿传 《中学文科》2009,(6):109-110
高考历史四大能力目标之首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综合和提取表达之能力,而材料又因从单一文字形式转为图文并茂、图画表格等形式而成为高考之新宠。图画(包括人物图、文物图、漫画)、图表(包括表格、公式、统计图)、地图(包括形势图、布局图、分布图、疆域图、交通路线图)在客观或主观题中屡屡亮相,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之余,也令考生惊慌失措,  相似文献   

9.
对历史地图的识别和解读,是不少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弱项,也是不少学校在高考专题复习中的盲区。实行文科综合考试以来,历史地图已经成为考查历史学科内综合以及跨学科综合能力的重要载体,在高考复习的专题复习阶段,对历史地图进行专题复习是非常必要的。一、历史地图专题复习方法1.划分类别,有针对性地把握重点基础知识高中历史教科书上的历史地图共有120多幅,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类,即“疆域图”、“形势图”和“分布图”。  相似文献   

10.
刘建慧 《湖南教育》2004,(13):28-28
读图识史能力历史教材配有专门的彩色插图,比如重要的朝代、国家的疆域、重大的历史事件、著名的战役、杰出的工程等,此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地图,最大限度地发掘有效信息,培养他们以图学史、读图识史的能力。比如讲太平天国这一课,可以依据《太平天国起义形势图》,从洪秀全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讲起,根据地图讲解太平天国的盛衰史。地图上地理位置的变化,形象地说明了一个农民政权的成长与衰败,学生在头脑里有了一个完整的印象。这样,利用有限的地理空间反映无穷的历史信息,培养了学生以图识史的能…  相似文献   

11.
【正】这里的历史插图是指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历史照片、疆域图、形势图、历史遗迹类插图、人物肖像图、事件场景图、情境介绍类插图、美术图和图表、以及历史漫画等。现在无论是初中历史北师大版教材还是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教材都有大量的丰富的历史插图,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具有明显的好奇心,在思维特点上又以形象思维为主,并且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有关地图表明黄河入海口在历史上有重大变迁。“我国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图(P_2)标明黄河入海口在现今山东境内;“商朝形势”(P_5)、“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工程”(P_(15))、“西汉疆域”(P_(30))等图标明从商至西汉,河水(黄河)的入海口在现今河北境内;“东汉疆域”图(P_(32))标明河水(黄河)入海口在现今山东境内,一直延续到三国、隋、唐、五代十国、北宋时期,只是其名称在隋唐时正式标明为“黄河”。“宋金对峙形势示意”图(P_(109))标明,黄河夺淮水下游入海(在今江苏境内),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前期;“太平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 ,中国地图出版社教学地图编制中心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编著的《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 (上 )》(以下简称《图册》)紧依教科书内容设置的图片 ,包括多色的空间地图、真实的文物图像、想象的情景图画等等。图片编排以多色地图为主要表现形式 ,并配有从地图这一主体引发或辐射出的重要历史文物图、人物图、事件图及文字概述等 ,形成相对独立的主题单元。每单元图片既单独成篇 ,各述其义 ,又与单元主题相互联系 ,浑然一体。综观全册 ,每幅地图都采用了统一图例 ,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历史地点、国家、疆域、战争等能…  相似文献   

14.
目前,义务教育各个版本的历史教科书在编写上都图文并茂。以北师大版的历史教科书为例,七年级上册一本书有156幅图片,八年级上册有128幅图片,九年级上册有140幅图片。涉及图片种类多,诸如人物图、实物图、疆域图、形势图、进军图、经济分布图等。所选的图片具有实证性、典型性、代表性、选择性、可读性、探究性、趣味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师:(多媒体展示《中国历史地图册》中《五代十国》和《辽、北宋时期疆域》图)请同学们看《五代十国》和《辽、北宋时期疆域》图,分别找到北宋的位置。从地图变化中我们能够得什么结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围绕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如何教学生读懂教材中的插图来叙述,本文将教材中的图片主要分成人物插图、历史事件(事物)插图、历史地图(疆域政区图、战争形势图)三类,分别叙述识读方法和需要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17.
2004年高考历史江苏卷第29题用地图来考历史,通过读图来回答一些与历史有关的基本史实,题目给出了春秋大国争霸图、战国兼并形势图、秦朝疆域图等3幅地图,把特定的历史时空与历史现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种题型过去出现得不多,这不能不说是江苏省试卷的一大亮点。说明高考命题中对历史地图知识的考查已经从直接考查地图知识向借助地图知识设置新的历史情境并结合有关知识综合解决历史问题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历史地图是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开展历史地图绘制的教学实践,是课程标准的基本教学要求。《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中国近代史“教学提示”板块要求学生能够“观察并绘制近代历史地图”,要“根据不同的学习主题,观察形势图(如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绘制示意图(如19世纪末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路线图(如红军长征路线图),展示绘制出的历史地图,解说图中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年,高考试题将历史三要素--时间、空间、事件有机结合起来,动态地考查历史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这些变化,一方面反映了命题者命题水平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高考对考生能力考查要求的不断提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空间概念的教学。注意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中的地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共有30幅历史地图,按分类可分为疆域图、形势图、路线图和分布图(布局图)几种。对历史地图的阅读要做到熟悉图例、区分方位,由面到点,而后据史读图,明确地图的内容要点,以形成正确的历史地…  相似文献   

20.
历史教材主要由课文和地图(插图)两部分组成。与课文相比较,地图集地域性、综合性和直观性特点于一身,是信息量大、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图像表达方式。历史地图册和历史教科书的插图,它们共同构成中学历史教材的地图体系。因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地图(插图)可以促进历史教学效果。本文以必修Ⅱ专题二第1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教学设计为例,谈谈个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历史地图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