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铂电阻智能测温电路设计及非线性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龙 《大众科技》2011,(10):141-144,147
单片机因其高可靠性,高性价比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智能化仪表和智能接口等领域。介绍以单片机为核心的铂电阻智能测温电路设计及非线性校正方法,主要分析了硬件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该电路系统由温度采集电路,信号放大电路,模数转换模块ICL7135,89C51单片机,数码管显示电路及上位机组成。其具有数码管动态显示温度、上下限报警、打印与上位机通讯等功能。并通过分析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的非线性特性,采用非线性A/D转换器7135实现线性补偿设计。  相似文献   

2.
李冰毅  林辉 《内江科技》2009,30(1):80-80
文章简要介绍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研究的发展趋势,并给出两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和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相似文献   

3.
从AC/DC变换器的硬件结构和校正原理出发,探讨了APFC硬件电路结构和UC3854集成控制的三个环节,使电路采用升压式功率因数校正控制电路,经过AC/DC变换器功率因数校正之后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基本为零,达到了提高电网利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周选昌  章雯燕 《科技通报》2005,21(3):311-313,326
本文通过对成对ROM编码器电路的详细分析,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编码校正电路。该电路结构简单,并能自动有效地校正编码输出,提高了ADC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应用BP神经网络校正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非线性的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应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铂电阻温度传感器进行非线性校正,给出了BP神经网络的结构和训练权值的方法,在训练网络时对输入量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并应用此训练的网络对一实际的温度采集系统进行校正。此方法实现简单,大大方便了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在温度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具有功率因数校正的AC/DC变流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级变流器,变流器中AC/DC及DC/DC变换共用一个功率开关,因此,只需要一个控制回路.此类变流器通常工作在电流不连续模式下,其优点是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另一类则是级联结构的双级型变流器,它由前端AC/DC变换器(包括PFC电路)和后端DC/DC变换器级联而成,它适合于大功率负载的使用.此类变流器的一个突出的优点体现在前端和后端变换器可以独立地进行优化设计以取得各自优良的工作特性.本论文系统及深入地分析了单级型与双级型功率因数校正AC/DC变流器的性能特征,并指出各自存在的优点及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结合软开关技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化设计的双级型功率因数校正AC/DC开关变流器电路,它通过使变流器中被两次处理的功率比例最小化,以及通过重新构建现有单/双级电路拓扑与优化利用单/双级型电路两者之间固有关系等措施,来获得变流器的高功率因数及高工作效率;研究内容包括优化的功率系统结构,功率主电路拓扑,控制技术等,文中最后给出了电路的实验参数及关键工作波形.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电子天平的检定与校正进行探讨。电子衡器的检定必须参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按照电子天平的综合性能特性来进行检定。为了获得更高等级的精确度,根据生产厂家的研发设计原理找到相应的校正方法对电子衡器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8.
高潮 《深圳特区科技》2005,(11):375-386
目前,具有功率因数校正的AC/DC变流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级变流器,变流器中AC/DC及DC/DC变换共用一个功率开关,因此,只需要一个控制回路。此类变流器通常工作在电流不连续模式下,其优点是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另一类则是级联结构的双级型变流器,它由前端AC/DC变换器(包括PFC电路)和后端DC/DC变换器级联而成,它适合于大功率负载的使用。此类变流器的一个突出的优点体现在前端和后端变换器可以独立地进行优化设计以取得各自优良的工作特性。本论文系统及深入地分析了单级型与双级型功率因数校正AC/DC变流器的’性能特征,并指出各自存在的优点及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结合软开关技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化设计的双级型功率因数校正AC/DC开关变流器电路,它通过使变流器中被两次处理的功率比例最小化,以及通过重新构建现有单/双级电路拓扑与优化利用单/双级型电路两者之间固有关系等措施,来获得变流器的高功率因数及高工作效率;研究内容包括:优化的功率系统结构,功率主电路拓扑,控制技术等,文中最后给出了电路的实验参数及关键工作波形。  相似文献   

9.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在电子镇流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网对电子镇流器功率因数和谐波含量的要求,论述了单级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电子镇流器应用的巨大潜力,并详细分析了如何使用电感和电容实现电路的功率因数校正。  相似文献   

10.
王卫 《科技风》2012,(9):78
介绍了铝板带箔退火炉中温度校正因子对于改善退火炉论文均匀性以及对料温均匀性的作用,修改合适的校正因子可以改良炉温和料温均匀性,提升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Radon变换的车牌倾斜校正算法.它首先将车牌图像朝各个方向进行投影,计算字符间隙投影为零的个数,则最多零值对应的角度即为车牌的垂直倾斜角,进而通过旋转相应的角度实现垂直倾斜校正;然后根据车牌上下边之间投影距离最短特性获得水平倾斜角度,利用插值方法得出最终校正结果.由于算法采用的都是一些显而易见的性质,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另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校正效果也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2.
静校正的精度是取得复杂地区良好地震成像的一个重要条件。而常规的静校正方法的应用都未取得明显效果。为此,本文提出表层模型层析反演静校正方法。该方法是一种非线性模型反演技术。它利用地震初至波射线的走时和路径反演介质速度结构,不受地表及近地表结构纵横向变化的约束。多域统计剩余静校正是解决由测量误差和表层速度模型误差引起的残留短波长静校正问题的较好方法。联合应用上述两种方法,对中东某复杂地表区进行静校正,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静校正技术是一种近似处理技术。对于陆上地震资料,尤其是地表高程起伏较大和低速层厚度变化剧烈地区的地震资料,静校正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静校正的主要目的是使参与叠加的各道接近同相,保证成像质量。本文以华东地区秦营三维和华南地区乌石、迈陈凹陷二维地震勘探实例为依据,介绍几种静校正方法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谭俊  陈黎平 《复印》1995,(3):14-21
本文介绍一种复印机磁刷磁特性的测试管理系统,应用微机控制技术及软件校正误差方法,实现了机电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有效校正自然伽马和自然电位受层厚影响的校正模型,在准确计算薄层泥质含量的基础上,分别根据垂向电阻率和横向电阻率的理论方法,做了针对深感应电阻率的岩性校正,在研究区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阐述了煤田测井系统中深度累积误差的问题,并对深度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剖析。以PSJ-2型测井系统为例,介绍了如何通过实测、计算、电路调整的等办法实现对深度误差的校正。希望通过此方法的推广,让更多的煤田测井工作者掌握这个简单实用、易于操作方法,以便在测井实际工作中,更有效地解决深度误差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陆蔺  程磊 《内江科技》2014,35(12):41-41
本文设计了一个LED恒流驱动电路,包括带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的AC/DC转换电路、DC-DC转换电路以及恒流源驱动电路。实验数据表明,该驱动电路的效率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系统地研究了非Kolmogorov湍流情况下低阶校正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性能.从理论上分析了非Kolmogorov湍流情况下相位扰动的空间特性和时间特性,推导了相位扰动的空间结构函数、时间结构函数以及时间功率谱.基于哈特曼-夏克波前传感器,提出了一些测量大气参数的新方法.引入模式时间校正因子和模式非等晕因子,分析了低阶校正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波前残余误差,并首次对扩展目标情况时低阶校正自适应光学系统的非等晕误差进行了研究.此外还根据实际采集的太阳表面米粒结构图像,采用事后处理的方法研究了倾斜校正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升级改造工程 (BEPCII)的直线注入器 (LINAC)要求建立束流轨道的自动校正系统 ,为此对束流轨道偏离的产生原因和轨道校正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并采用VC 语言编写了相应的校正程序 ,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对束流轨道的校正进行了模拟计算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车牌垂直倾斜校正方法,首先通过垂直投影法粗定位字符区域,标记区域内最大连通域,然后寻找出原二值图中被标记的连通域部分的宽最短外接矩形,最后根据先验知识和仿射变换原理求出字符垂直倾斜角度,从而得到车牌的垂直倾斜角度。与已知的一些经典校正方法相比,该方法更加简单实用,能很好地满足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