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董海川传奇     
王振山 《武当》2007,(10):53-55
嵩山少林寺,亦称北少林寺。少林寺在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建成。少林寺二祖稠禅法师(公元479、公元560年),是名扬北方,“拳捷骁勇”的武僧,由他开创了少林寺众僧习武的风气,后历代僧人把在寺庙中练习搏击的运动,逐渐演化成为武术套路,诸如罗汉拳,伏虎拳,达摩十八罗汉手,易筋经,八段锦,渐至枪术棍法等器械。  相似文献   

2.
NBA达摩秘籍     
相传篮球祖师达摩一身盖世武功,浩瀚无穷,所向披靡,无人能及,且深浅皆备,招中有招,变化万千,一般人只能视其项背,习其一二。于是达摩就依照他徒的资质,有高有胖、有矮有瘦,就每个人的身材特性,各传授几招给他们,并令其勤练到随心所欲为止,才准出师下山。而众徒们也不负师门,一下山,个个皆慷慨啸傲NBA武林,其中包括他的得意门生乔丹、约翰逊、巴克利、尤因、罗宾逊、德雷克斯勒、卡尔马龙、皮彭、托马斯、哈达威、凯文·约翰逊、斯托克顿、贾巴尔、威尔金斯……等共36大弟子,不对,哎,还忘了一个封山弟子,我大嘴鳄鱼克瑞克代尔。我等承袭了达摩大师一  相似文献   

3.
“罗汉十八手”是少林拳术中较早的初级套路之一。据少林寺拳谱记载,远在隋时,少林寺武僧就专门为一些长期壁观坐禅的和尚编了一套活动量较小、动作简单的健身套路。初根据十八罗汉铜像各选一个动作,共十八个动作,称为十八罗汉手,逐渐演化成有节有理的武术套路,亦称罗汉十八手。到唐代,发畏到三十六手。到宋末元初,经觉  相似文献   

4.
罗汉拳,少林名拳之一,此拳仿罗汉之形,融罗汉之意,实战性很强,而且打法丰富多彩,如小罗汉手、大罗汉手、巧罗汉手、猛罗汉手、十八罗汉手、迷踪罗汉手、罗汉神打等等等,不胜枚举. 本文专门解析罗汉门之外八腿与内八腿,供读者参考.此十六招,风格独特,发力疾快,攻防灵活,招法连环,高低起伏,神妙莫测.  相似文献   

5.
一、功法概要易筋经相传为达摩所传,武侠小说将其神化为天下内功之首,现实武林中很多门派都流传有一套易筋经,名称不同、动作大同小异,功效快慢不一。特别是四川的武术门派,很重视易筋经的练习。笔者有幸拜入僧门彭元植先生嫡传弟子江少明老师门下,见识了本门所传易筋经功法,此套功法为彭元  相似文献   

6.
第一,脱身化影(动作有2) 搭手开式。他不来手叫他来,他若来手我走开。一、我伸右手,右脚在前,引其进步用招。二、我见来招,急扣右步,摆左步,向左转身,下拓左  相似文献   

7.
水火居士 《精武》2008,(7):20-21
姚连山轶事颇多,余在河南偶闻之,今择要略述如下。姚连山为李政门下,有神力,能一步跃八条垄沟,以勇侠称名乡里。尝有少林僧,精擅达摩八式,素横,恃技不羁,人恒见恶之。一日,僧募化索资于姚连山羊肉铺前,姚托辞不给,僧怒,吐唾姚面,姚连山笑忍。俟市散,尾随僧至偏僻处,力毙僧命掩埋之。后事败,  相似文献   

8.
李晋  赵晖 《乒乓世界》2007,(12):84-87
直板打法的特点就是灵活多变,由于手腕灵活的先天优势,高水平运动员可以随心所欲地以"非常规"动作来击球。所谓"非常规",就是在符合击球原理的前提下.通过身体、手臂或手腕的变化来击球。此外,"非常规"还体现在战术意识上,比如回球落点的变化.要反其道而行之,出乎对方意料。通常我们在训练中,对于任何一个技术动作都要求腿、腰、手三者的协调统一,这样才可以发挥技术的最大威力,才可以将技  相似文献   

9.
三、手动作变化的画法1.手前伸动作画手的前伸动作,可以将手与臂画成一条直线。由于手用力平伸时,手掌要比前臂稍低一些,画时可将伸直的手臂画成在手腕处略向下的弧线,并加上拇指。这种画法在艺术体操动作画法中使用最多(图1)。2.五指分开的画法在健美操与现代舞动作中,有很多手指分开的动作,这个动作如果用  相似文献   

10.
《收藏界》2008,(12)
河南克瑞斯200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将于2008年12月17日在郑州市大河锦江饭店嵩岳厅举行,本场拍卖会分为中国书画、瓷器珍玩两个专场,其中重头拍品有董其昌的山水佳作、李铎的书法碑文以及传统佛教题材金元时期手塑十八罗汉造像。对于"十八罗汉"这套藏品,景德镇陶瓷学院王莹先生做了专业而详尽的分析研究。他在文章里写到:  相似文献   

11.
有关少林武术的起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最为流行的说法是:达摩是少林始祖。他传授罗汉十八手,还有达摩拳、达摩剑、达摩活身法……这就是少林武术云云。我们综述关于少林武术的传闻,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逻辑: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出达摩。达摩何许人也?印度僧人。这岂不是说,中华武术源出印度?! 这样一个谬论,居然得以流传,居然很多人(特别是喜欢猎奇探秘的青年人)至今还相信它,确是不可思议的。中华武术,是中国人民的创造,是中国的国宝,在这个问题上,不容丝毫的胡涂,笔者以为很有首先辨清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少林寺白衣殿内的巨幅壁画——拳谱,彩绘于清代中期。画面总面积达100多平方米,是少林寺现存30多幅壁画中唯一反映少林武术的实物资料。壁画笔法工细,没有多余的艺术加工,极为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少林寺众僧练拳演武的各种姿态,尽现了少林拳118手基础套路。《少林寺建寺一千五百周年》邮票第三图“众僧徒习武”即取材于此壁画。 拳谱壁画的绘制,有着一段历史故事。相传,清朝初年,福建莆田南少林寺僧人参予了反清复明的政治  相似文献   

13.
李飞林  周广卿 《精武》2004,(6):12-14
太极螳螂拳法以乱接、分身八肘为母拳,有“摘要的手,八肘的劲”之说。 摘要拳法产生于梁学香及姜化龙传拳时期,梁学香所著拳谱《可使有勇》所载的“三堂捶九十招”(或名秘手)实际上就是摘要拳的雏形。三堂捶(秘手)里的动作均可在摘要拳中找到,可以说摘要拳法是螳螂门实战精华的集成。  相似文献   

14.
号称"天下第一名刹"的嵩山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嵩山少林寺是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为西域僧跋跎而建造的。公元527年,达摩东渡、所止少林、面壁九年、创立禅宗。而以少林禅武医为核  相似文献   

15.
状态反射是人在运动中一种先天、本能、自然的运动动作,通过后天的训练可以改变这种先天本能的自然动作以形成准确、快速、协调完美的短跑运动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16.
安在峰 《精武》2004,(7):42-43
泰拳是泰国的一种实战性极强且威力巨大的徒手搏击术。 泰拳之所以凶猛凌厉,是因为善于运用四肢的拳、肘、膝、脚共8个攻击部位做单势或连环动作,从不同的角度攻击人身各处要害部位。在8个攻击部位(武器)中,膝的攻击力最大,最凶猛。因此,膝技在泰拳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游氏武术是集僧门、岳门、赵门、杜门、自门、化门、裘门等各大武术门派之精华为一体,通过不断的改进创新,逐渐形成拳术精湛的地方性综合拳种,有八段锦、达摩劲功、少林虎爪拳、僧门拳、五禽戏、蛇矛枪、十八投唐棍等,其文化具有浓郁的传统性、健身性、地域性。游氏武术作为赤水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推动赤水河流域旅游产业、民族体育文化、竞技运动以及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技术分析 抠腿,是上手握颈或握臂,底手抠腿,散手进招的绊子。其技术结构一般分为抠腿、推颈或推臂、欺身三部分。以双方都是右架为例。双方出架一交手,趁对方不备,迅速以左手从对方右腿的外侧抠其胭窝之处,同时右手猛按对方的右胸,尽量向前欺身。此绊是见手绊,突出一个“快”字。双方一交手,即刻进招,干脆利索。使用此技绊摔,赢跤的关键在于进招快,并且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9.
连洋 《精武》2005,(10):9-13
少林五形拳概说:相传,少林拳法是以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所创的罗汉十八手为初始,后经白玉峰,觉远上人,李叟等人整理,将罗汉十八手发展为七十二手,以后又增至一百七十三手,成为少林拳中的重要拳术。这一百七十三手的少林拳,亦即本文所述的少林五形拳。  相似文献   

20.
<正>案例分析:在一节篮球教学课中,我准备了行进间运球的比赛。学生们正摩拳擦掌,斗志激昂地准备比赛。学生们分好组,我组织好队伍以后,比赛开始了,"加油,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学生们个个争先,技术动作也比以前好多了。一轮比赛结束,有的为取得胜利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