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国维以“境界”说和“体演进论”的基本观点来审视两宋词,形成他重视五代、北宋词而轻视、基本上否定南宋词的艺术偏见。从总体上看,尽管两宋均届词体发展的辉煌时代,但是词在北宋,由小令向长调演变,艺术上为南宋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典范;而南宋词在吸收北宋词艺术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人化、典雅化,风格趋向多元化,词境更深邃,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从两宋词的词作数量、代表作家及对后世的影响、为词史提供“新的东西”等方面综合考察.南宋词高于北宋词。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之《人间词话》,研究其"境界说"内涵者甚多,而研究其提出者很少,从词学史角度对比去研究的就更少了。本文简要对比了"境界说"与"兴趣说"、"神韵说",大致梳理了《人间词话》中典型词家在王国维"境界说"理论背景下的优劣得失,旨在分析"词以境界为最上"问题的提出。  相似文献   

3.
论词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复合艺术为基本视角,用艺术形式复合与分裂的对立统一观点来认识和分析词体,探讨了词体的本质属性、基本特征、主要类型等重要问题,并给予词体以明确定义和科学分类。  相似文献   

4.
词论中的境界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诗论中的境界说在唐代形成, 词境理论的正式确立与形成, 是在晚清常州派陈廷焯, 况周颐的词学理论中。词的境界的确呈现了与诗的境界不同的审美趋向, 而王国维从审美本质入思, 对境界重新构建阐释, 他的境界说将词学批评推上了艺术美学的新层面, 使之成为具有现代美学意义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园林是艺术的一种,它具备艺术的一般通性,即追求"物我合一"的最高境界。此外,园林艺术具有典型的时空特性、普遍特性和依赖特性。文章从初级、中级、终极三个层面探讨了园林感染力层次:感官刺激——精神感动与升华——瞬间超越永恒,并以一株植物的生长阶段为借鉴,总结了提升园林艺术感染力的四大原则:合理的发芽——自然地生长——璀璨的绽放——浓厚的孕育。最后论述了提升园林感染力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柳永词带有浓烈市民文学色彩,无论是思想内容或艺术形式,都比他以前的词作前进了一大步.他创制了大量的慢词,为宋词的繁荣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对于词体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柳永突破花问词派题材狭窄的藩篱,反映更为广阔的社会内容,从而使词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全面清理晚清词家以境界评词的观念,我们可发现词境的生成及获得,须有一个多层级的超越历程:由泛化至独尊构成了词境观念的存在形式,“不离乎情,不泥乎境”是词境化生的一个基本前提,艺术的时空意识乃是词境内结构的深度焦点,层次和类别丰富了词境的审美品格,而语言的超越充实了词境的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8.
木斋治学具有创新的勇气,他将学术追求溶入生命本身,成为一种生命存在的内容和形式.木斋新作<宋词体演变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尝试建构了词体学,以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互动关系作为词史发展的终极动力,对词体个案研究作出了新贡献以及严谨的论证方法.这些特点打造了<宋词体演变史>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词体特征论     
本文主要从词“别是一家”,词言情,词优美,词的要眇宜修之美等几个层面,梳理性地阐述了词体的本质特征,以及其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辨析了词与诗、曲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0.
词体功能论     
词作为一种歌唱艺术和抒情诗体,其功能是多样的,不断发展的。早期文人词虽已具多种功能.但其主要功能是娱乐:或侑觞劝酒,或娱宾遣兴,或酬唱交际。随着词乐的分离,词体表现领域的开拓,词体日尊,词体功能也在不断丰富,词的认识讽谏和抒情言志的功能得到彰显,并最终因此与诗文并驾齐驱、比肩争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张从词体的特征出发来研究词的起源。词体的本质特征是律化的谱式定型,包括各词调的音乐形式的定型和歌词的句度、用韵方式和字声组织方式等格律形式的定型。词体的形成是多因的。它继承发展了诗三百以至汉魏六朝乐府的传统;是汉语声律原理在杂言歌词中成熟运用的产物;音乐的大发展为词体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文中认定词体萌芽干齐梁而形成于中唐,其标志是人们自觉地按照定型的谱式填词。  相似文献   

12.
侯海荣 《天中学刊》2010,25(3):73-75
木斋新著<宋词体演变史>以词体勾勒词史,以独特的"应体"视角切入,以缜密的哲学方式思辨,以宏观的整体、流变、联系的理念纵横把握,同时认为词体创作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而是一个"活动"的过程,进而从"诗词同构"中赋予了词文学以鲜活的生命,并逼近原生的词史样态.可以说,其从"词体"入手的价值诉求,颠覆了词史研究的惯性体例,实现了词史研究的"文化解码",其思维向度与方法镜鉴具有历史路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审美错觉这一艺术角度出发,分析了苏轼词中对错觉手法的艺术运用,重新探讨了苏轼词中所蕴含的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14.
咏物词滥觞于晚唐,五代、北宋初年渐成风气。北宋中叶,苏轼对咏物词的境界作大力拓展。使其日渐盛行,且延续了有宋一代。咏物词艺术日臻完美,大体上有单纯赋物之词、比兴词、“有寄托”词、“无寄托”词四种境界之分。当中“无寄托”词是我国古典诗歌高超的抒情艺术的综合体现,达到了最高的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审美错觉这一艺术角度出发,分析了苏轼词中对错觉手法的艺术运用,重新探讨了苏轼词中所蕴含的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16.
岳淑珍 《天中学刊》2009,24(4):87-90
明代中期,理学与心学共同作用于文坛的现象在词学理论方面留下了明显的痕迹.人们一方面承接明代初期评词的惯性,用儒家诗教评判词体,另一方面,词学观念中的"主情说"在此期已初露锋芒.在两种理论作用下的词学评论所显现出的矛盾心态,在明代中期的词体体性论中显露无遗.  相似文献   

17.
命运多舛,身世飘零,给秦观短暂的一生增添了许多伤心愁绪,也造就其创作出许多著名的感伤诗词。秦观感伤词独特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在意境的创造上,其擅长描摹清幽冷寂的自然风景意向,章法结构方面创作了大量慢词,字法运用也具有含蓄隐丽的特征。秦观感伤词作形成了词史上影响巨大的抒情范式,"为宋一代词人之冠"。可以说,在词体演进的发展过程中,秦观作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辨体是词学的重要论题之一.王世贞首先敏锐地意识到词有不同于诗和有别于曲的微妙之处,并分别从音乐、表现题材和主要内容、语言表达等文体学角度比较辨析词与诗、曲的异同;同时认为"艳丽婉转"为词体本色,词应"言情"、"近俗";再者,王世贞经过综合考量,推崇李煜词为词体典范.  相似文献   

19.
“雅”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一个重要层面。宋词的雅化,拓宽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品位,使词体同诗体一样充实着雅的内质。通过对北宋词内容和艺术上的雅化及其原因的探讨,力求全面深刻地把握宋词的特征和艺术演变的轨迹,从而更好地领会宋词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20.
李煜后期词的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意境凄婉博大,感慨深邃、哀痛无比;感情深挚充沛,言愁说恨直出肺腑,撼人心魄;注重心理时空的描写,主观心理与现实景象相互组接,凸显艺术张力;追问人生哲理,洞悉古今,感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