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国进 《教师》2012,(14):41-42
包装设计是社会市场经济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它不但有其广泛的商业价值,同时是传统文化的承载体。它是以群众生活为基础,以文化为本位,以生产生活方式为导向,沿着历史的文脉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梳理,分析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认识当前现代包装设计的形势,探究如何才能准确地抓住包装设计元素,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创意设计,本土文化中如何构建现代包装设计的新语义、新生命,从而让中国传统元素得到更好的发扬。  相似文献   

2.
吕玉龙 《文教资料》2009,(10):72-73
作为商业性艺术设计门类之一的包装设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征,随着社会大众审美意识的增强、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当代设计师如何弘扬中华五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从中挖掘、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结合于包装设计之中,创作出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艺术感染力及地域文化特色的作品,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包装设计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我国的包装产品虽然数量种类繁多,但是绝大多数在设计上缺乏民族性和文化内涵。国内高校包装设计教育基本参照西方包装设计教育模式,而对本土化包装设计形式语言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研究。要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培养并使其学会如何应用到包装设计上。  相似文献   

4.
赵家 《华章》2012,(36)
包装设计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进步,当今社会,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成为包装设计的重要特征.现代意义上的包装设计的发展可以说与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同步的,当我们悄然进入了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已在中国大地上萌生,面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我国经济腾飞的现状,包装设计师肩负着如何将传统包装融合到现代包装中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李琼 《文教资料》2009,(19):89-90
包装是一种文化信息传播的载体,如何在包装设计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加以传承和运用,已成为当代设计界中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包装设计只有立足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基础,对其进行传承与创新,吸纳各家设计精髓,并与当今流行的设计理念相融合,才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包装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商品的包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提高商品包装的艺术美感之外,突出人文气息、提高商品的文化内涵成为现代包装设计面临的又一个重要课题.传统文化中有大量的精华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可供借鉴并作为素材使用.文章结合实例对经常在包装设计中运用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并对传统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现实运用进行探讨;提出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借鉴和使用应采取的审慎态度.  相似文献   

7.
马超 《考试周刊》2014,(98):20-21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快,现代包装设计有了长足发展,同时也面临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包装设计风格单一化,缺乏本土特色。面对国际市场的需求,如何在创新与发扬本土文化中寻找平衡点。如何从本土文化中汲取营养,并将其运用到包装设计中,让传统风格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品位,使产品既有本土特色又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由于传统文化的差别和民俗民情的不同,各国、各民族对于包装设计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包装设计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从商品的包装上,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一个时代的特征或是一个民族的特点.包装设计本质上就是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结合。中国的传统包装和现代包装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内涵的一种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把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于包装设计之中,不但能体现出中华民族自身所具有的艺术特色,更能推动包装设计的发展.在中国现代包装设计中,须深入了解和研究传统文化的内涵,注重发掘传统文化元素的形式美,结合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创作,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时代感、民族性和独特个性风格的包装设计精品.  相似文献   

10.
冉剑 《教师》2013,(8):112-113
社会越来越发达,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也越来越多。品茶文化蓬勃发展,茶叶包装也越来越被现代设计师们运用得淋漓尽致。现代社会茶叶包装设计深受人们的重视,如何从造型、图案、色彩方面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如何又能与现代文化接轨;如何才能迎合广大的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这些已经成为茶叶包装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娄虎  刘萍 《丽水学院学报》2009,31(2):119-122
以畲族为例,从民族、民俗、宗教、文化和教学方式等视角探讨民族传统民间体育语言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给翻译造成的困难。从功能主义翻译观出发,认为翻译民族传统民间体育文本应该首先确定译本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动作技巧还是要再现蕴涵的文化信息,然后再根据译文的交际目的选择“工具性翻译”或“文献性翻译”。  相似文献   

12.
对传统的反叛与颠覆是现代文学的价值指向,但传统的先在性与非对象性存在,让现代文学在创生之时就在价值立场、存在模式、审美情趣等方面都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上世纪40年代,传统文化的民间范式更成为了现代文学发展的时代选择。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中国传统民歌的发展、分类以及当代中国民歌的新发展、新创作.阐述了中国传统民歌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当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已成为学前教育界的共识。然而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民族传统文化中选择最能与儿童早期接受能力相一致的文化样式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首要问题。民间工艺兼具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既体现着"天人合一"等传统文化深厚内涵,又具有造型古朴、色彩鲜明等显性物化特征。以恰当方式将民间工艺引入幼儿园课程,不但能给予儿童传统文化的精神陶冶,也为儿童的实际操作、思维训练提供物质支撑,符合儿童心理特征,易为儿童理解和接受。因此,民间工艺是使幼儿园课程得以有效实现文化传承与儿童发展双重价值的优良载体。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与旅游是当今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体育与旅游,可以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传播和理解。本研究从民俗学、旅游学的视角,通过文献资料、逻辑、社会学等方法,论述现阶段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进程中应与旅游业相结合,实现两者联动和互动的文化发展策略。以有利于双方在资源共享下和谐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开发应突出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继承传统民间艺术丰润社会精神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承栽作用。它所具有的和谐意识、润化功能对当代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然具有独特的审美影响力和社会功用,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大力弘扬民族文化艺术,丰富和润化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民间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破坏。保护不同民族、地域的传统文化,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国际关注的问题。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不是标本式的记录与保存,而是要激发民族文化内在的活力,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开发相关文化产业等多种方式,来促进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现其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18.
民歌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它密切的与劳动人民联系在一起,直接表现了人们的现实生活。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广大的音乐工作者在传统民歌的基础上,创作出了更多优秀的作品,使它在形式或者内容上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演变后的民歌就成了大家口中的"新民歌"。这一词汇曾多次在近现代中国音乐发展史中被提及和运用,虽然,新民歌的内涵与传统的民歌息息相关,但在不同的历史年代及不同的文化大背影下,却有着不同的时代理解和文化传承使命。其中传统民歌与中华民族的各种灿烂文化的结合成了"新民歌"的一种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9.
传统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民间人们朴实的心理反映,蕴含着朴素的审美观念。传统民间美术与当代美术教育结合,可以培养高校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传统民间美术在培养全人发展的生命体悟能力、提高审美素养、道德教化、培养创新精神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让民间传统游戏回归幼儿的生活与教育是幼儿成长的内在之需,也是提升幼儿发展品质和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幼儿园应基于正确的游戏观,着眼于文化传承,创造性地开发和建设民间传统游戏资源。依据其发展价值的不同,可以把民间传统游戏分为运动类、语言类、益智类、表演类等类型,从而与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育目标相融合。在内容选择上,民间传统游戏应与幼儿的发展需要、游戏的文化性及其发生时序相契合。在实施途径上,应善于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区角活动、集体教学活动、户外活动、亲子活动等中渗透民间传统游戏。在组织形式上,应注意整合和改编游戏内容,调整和创新游戏玩法,改革和丰富游戏材料,以更好地满足幼儿对民间传统游戏的兴趣,维持幼儿的游戏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