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7,(20):135-136
中学语文教材有三分之一是文言文篇目,而这些篇目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是中华民族文明和民族精神内涵的源头活水。然而,文言文教学却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许多学生厌学文言文,甚至于谈"文言文"色变。基于此,激活文言文教学的课堂,笔者认为,把浅易文言文不妨当作现代文来教,不失为一计良策。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是中国古人的语言表述方式,其中也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应当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使学生了解文言文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从探索文言文背景知识、挖掘文言文字词含义、关注文言文文化精神等角度讨论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有70多篇,在教学内容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而这些文章都是从浩如烟海的文章中精选出来的。它们无不表达了古代人们的高尚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指出:"文言文是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教育的好教材。"学生通过文言文的学习可以学到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对提升精神品位很有作用。并且,中考到现在为止文言文的考题都是课内的,学好文言文,对于提高中考语文的成绩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怎样才是真正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了解了“之”、“乎”、“者”、“也”的用法,明白了“走”、“行”、“步”、“趣”等在文言文中的词义,知道了古汉语中一些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这就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了吗?如果认为学生掌握了这些就是具备了文言文阅读能力,甚至认为文言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这些,这就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未免就太失之偏颇了。虽然这些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所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但绝不是文言文阅读能力本身。正如掌握了一定的现代汉语知识并不…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明的厚重载体之一即为文言文,它也高度体现了中华古代精神文明。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的阶段是在初中,这也给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文言文的教学也成了初中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文言文教学的意义和现状,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教学措施,以期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为丰富,从而将中华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大国,也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在这些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形式中,文言文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其不但是对历史的记叙,而且也具备很强的文学性,因此,文言文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越来越高的,对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提升也有了更高的重视,而文言文的学习除了可以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够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加以提升,这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来说无疑可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说必须要找寻适合的途径来对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加以深化,有效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日前,我们有些老师将文言文教学简单化了,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讲了记,记了练".这样的做法不仅不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实际收效也甚微.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文言文教学.  相似文献   

8.
穿越百年的对话——高中语文课改文言文教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所占的比例也比较大,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阅读取向有极大的拓展和变化,文言文也走到了它的十字路口,一方面,由于文言文对学生来讲需要二次解读,不啻为多学一门外语,这在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现代社会里,无形当中增加了进入的门槛,使人望而生畏;另一方面,文言文又凝聚了几千年中国人文明的积淀,在这个人类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都消耗极快的时代,文言文中蕴含的中国古代文明当然是一座精神的富矿,  相似文献   

9.
刘佳俊 《湖南教育》2001,(14):55-55
所谓“抓点”,就是抓课文词句中的重点和难点,包括文言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等等。为什么要重视抓点呢?因为这些知识点是构成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素。也就是说,学生如果没有掌握这些知识点,就不能顺利阅读课文以外的文言文,就没有具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如果抓住了这些知识点,也就掌握了开启文言文宝库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0.
孔菲 《教学随笔》2014,(8):20059
新课改教材大幅增加了文言文选文的篇目,文言文的文体差异在教学实施中问题突显。论述类文言文在教材选文以及历年高考的文言选文中占有一定比例,虽然史传类文言文占有多数篇目,但是诸多史传类游记类文言文中潜藏着论述的因素。论述类文言文多阐释某种人生或社会理想,寻求人生困境出路或找到"经世济民"的良方,这些内容正是新课标中"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是提升学生"高尚情趣"和"道德修养"的绝佳范例。本文尝试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论述类文言文教材整合与教学实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究竟怎么教?可以说是不少教师都感到困惑的问题。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载体,其中蕴涵着中华民族精神。学习这些作品,有助于学生汲取民族智慧,形成传统文化底蕴,因此在初高中课本中有相当比重的文言文。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既要遵循一般的阅读教学规律,又要遵循其自身的规律。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必须坚持“把文言文当作文言文”这一原则,具体做好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2.
胡斌斌 《语文天地》2011,(19):46-47
文言文是古代文化的记录体,是古人流传下来的书面语言,它不仅是我国用处最大、价值最高的文化遗产,也是炎黄子孙的精神文脉和华夏绵延的保证。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了文言文,就能从  相似文献   

13.
一个故事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怎样才是真正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了解了“之”、“乎”、“者”、“也”的用法,明白了“走”、“行”、“步”、“趣”等在文言文中的词义,知道了古汉语中一些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这就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了吗?如果认为学生掌握了这些就是具备了文言文阅读能力,甚至认为文言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这些,这就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李剑 《语文天地》2010,(3):54-55
语文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作为新课改的施行者.语文老师也在教学的很多方面积极贯彻新课改的精神,求改革,争创新。然而,文言文教学的改革创新却鲜有人提及.文言文教学成了被老师们遗忘的角落.“但热闹是它们的.‘文言文’却什麽也没有”。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担负着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同时也能丰富人的知识,陶冶人的情操,铸造人的灵魂,升华人的精神[1]。高中文言文教学就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和拓展其视野有着积极作用。本文主要从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意义出发,分析目前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研究探讨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文字、文章、文化:以“三文”架构文言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皆因文言文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对之缺乏认识.而且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时采用的是较为枯燥的“串讲法”.更导致学生对文言文敬而远之。而在新课程中,对文言文的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而且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针对高中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效率低下的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改进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本文将就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措施展开讨论。1.了解文言文写作的背景,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有效性中华民族是世界闻名古国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完整的历史传承。在长达五千年文明进化过程中,产生了浩如烟海的文言文。这些文言文内容广泛,形式也呈现多样性,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传播文明,促进民族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精神信仰,也是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对我国的各个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会让文言文教学变得相对简单,学生学习起来也更加容易。文言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承,二者联系紧密,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来挖掘背后的历史故事、精神内涵及礼仪习俗等内容,进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但是,在实际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并不是很理想。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传统文化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存在的问题及渗透措施,旨在提升文言文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如文言文往往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热情低,上课昏昏欲睡,教者也是无精打采等现象,这些问题解决起来也比较复杂。在这里.我仅就改变文言文教学现状说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难题,学生往往视为畏途,教师也苦于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会很多,有文言文自身的原因,也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有关。一、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意识淡薄,学习的兴趣在减少由于文言文本身的晦涩难懂和教学方式的枯燥无味,与现代汉语距离远、差异大,失去了语言环境,学生们对文言文本身有太大的陌生感。学生往往缺少主动学习文言文的意识,他们学习文言文多是由于考试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