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第18届世界足球锦标赛前场任意球攻守战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足球锦标赛比赛中所展现出来的技战术趋势和打法特征在某种意义上预示了足球运动的发展方向,认真研究世界足球锦标赛比赛中表现出的攻守战术运用特点,有助于我们站在更高层次了解世界足球的发展趋势。随着足球比赛激烈程度的提高,任意球尤其是前场任意球攻守战术运用效果,已成为影响比赛胜负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第18届世界足球锦标赛前场任意球进攻和防守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本届世界足球锦标赛任意球攻守战术运用特点和趋势,为指导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第11届与第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各队进球以及各队攻防情况的分析,发现第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中,防守能力高于第11届,而在进攻能力上却低于第11届。根据这一现象,从发展的角度阐述了欧洲足球运动的进攻能力和防守能力。同时,又以发展的视角梳理了世界足球运动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3.
第12届欧锦赛角球进攻战术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观察统计方法,对第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角球进攻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探索角球进攻战术运用的基本规律,为足球教学、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第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冠军希腊队比赛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录像统计、观察法对第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希腊队的所有比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第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上希腊队的比赛阵型以4-4-2为主;希腊队的快速反击进攻简练、实效,定位球进攻战术手段丰富,成效显著;希腊队的防守采取以紧逼盯人防守为主,结合区域性的防守形成有效的主动型整体防守体系.  相似文献   

5.
从第11、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析现代足球进攻战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方法,结合运动训练理论、现行足球规则,对第11、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各31场比赛的阵型、进球区域、时段以及进球途径、方式、效率等进行了统计、比较,分析了现代足球进攻战术发展的趋势,以期能对我国的足球训练以及竞赛实践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西班牙队作为2012年欧洲足球锦标赛(以下简称欧洲杯)的冠军,成为欧洲杯历史上第一支成功卫冕的球队,成为欧洲第一支连续三届获得世界大赛冠军的球队。纵观西班牙队在本次比赛中的总体表现情况,尤其是最后决赛对阵意大利队的比赛情况,我们可以看出该队在技战术打法方面主要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一、加强中场控制;二、加快传球速度;三、注重中前场逼抢;四、以攻为主的全攻全守型打法。正是由于其合理的战术选择和战术运用,实现了球队历史性突破,奠定了西班牙队在当今国际足坛中的王者地位。  相似文献   

7.
对2010年南非世界杯比赛进行数据统计和技、战术分析,从总体上对本届世界杯比赛的技、战术特点进行分析与归纳,探索世界最高水平足球比赛的技、战术特点现状与发展动向。将南非世界杯的特点解读为:1)球队更多依靠整体技战术而非个人球星战术取得胜利;2)体能支撑整体攻守技战术完美演绎,对抗更加激烈;3)攻守均衡,转换快速;4)亚洲球队有了长足发展。由南非世界杯赛事分析,获得了对当今世界足球发展的研判:1)比赛战略思想和战术打法理念呈明显多样化趋势;2)当前世界足球比赛的特点:高智能、高技能、高体能、强对抗,整体性;3)阵型更趋向于有利于攻守平衡;4)亚、非足球已然崛起。  相似文献   

8.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观察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14-20届世界杯足球赛1051个进球的方式、射门区域、及进攻形式等特征进行研究,以探讨现代足球比赛特征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7届世界杯场均进球数呈逐届下降趋势;比赛下半场比上半场进球率高,反映出现代足球在重视攻守平衡的同时更加注重进攻效率。罚球区2区内外区域是现代足球比赛射门进球最佳区域。前锋进球数最多,前锋和攻击型中场球员区分不再明确,全能型的队员位置职能已成为现代足球位置特征发展规律。现代足球比赛中脚射是最主要得分方式,立体高空头顶球技战术也已成形。随着传球次数的增加而进球明显减少的趋势,“直接打法”战术已成为现代足球进攻战术发展主流趋势。中路进攻、定位球进攻已成为现代足球进攻战术发展主要方向。前场及中前场已成为现代足球最佳有效地发动进攻进球区域。  相似文献   

9.
第15届亚锦赛中国女排夺冠失利后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9年第15届女排亚洲锦标赛上,中国女排夺冠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从中国女排与泰国女排的技战术的对比以及中国队自身准备不足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形成和发扬符合自身特点的技战术风格和基本打法,是世界足球强国的成功经验,也是新兴足球国家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研究欧洲足球发达国家比赛中表现出的进攻战术和打法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足球发展特点、趋势,把握其规律。通过对2008年欧洲杯足球赛各参赛球队在比赛中进攻技战术手段运用情况进行研究,探讨其比赛中不同技战术风格和打法特点,为指导我们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全国U-23足球锦标赛技术运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 1 998年全国 U- 2 3足球锦标赛 1 0 5场次 ,射门、一抢一等技术指标运用情况的统计分析 ,探讨我国 U - 2 3年龄段队员技战术能力现况及存在的问题 ,为指导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第十八届足球世界杯四强球队——意大利队、法国队、葡萄牙队和德国队进攻与防守的技战术指标进行分析、研究,揭示现代足球比赛的特征,把握世界足球发展的趋势,为我国足球的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04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及历届世界杯足球比赛,特别对第17界韩日世界杯足球比赛及本身多年足球训练的体会,结合对世界足球先进理念的理解,对目前国内职业足球训练的差距提出个人的粗浅见解,从而使我们的教练员、运动员深刻领会整体足球训练在比赛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先进的足球理念,并在实践中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14.
南非世界杯开启世界足球的“欧洲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非世界杯的核心价值是充分展现欧洲职业足球文明带给全世界的足球信仰、足球理念和思想。在本届世界杯中"欧洲元素"无所不在,从32支国家的参赛球员、教练到最后的比赛名次,从比赛技战术的总体走势到最佳阵容的评选,处处都有欧洲联赛、欧洲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烙印。欧洲足球的强势摧毁了长期以来南美与欧洲抗衡的均势,欧洲足球与拉丁足球已经失去了明显的界限,拉丁足球一息尚存的技术优势在欧洲足球殖民主义的压迫下没有了往日的辉煌,南非世界杯从形式到实质都成了名副其实的欧洲世界杯。  相似文献   

15.
通过第15届世界足球锦标赛所进141个球的分析,论述了现代足球前锋的射门特点和射门训练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篮球战术是篮球比赛中队员为了完成攻守任务,个人、队员之间、全队队员合理运用技术和相互协调行动的组织形式。战术不论从理论到实践,都是研究比赛过程中的发展规律、攻守方法及其在对抗下的运用。个人战术行动不仅是全队战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以独立作战的形式表现于比赛之中,从而激发队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比赛的激烈程度和艺术性。现代篮球比赛中,由于个人攻守能力的提高,战术更加机动灵活,日趋综合多变。第九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苏美角逐统计,  相似文献   

17.
2009年亚锦赛决赛中国男篮失利原因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观摩录像、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中国男篮在第25届亚洲男篮锦标赛决赛中惨败的原因,认为中国男篮队员的技战术素养没有实质性改变、姚明缺阵、主教练选择不当及赛前心态未调整好等因素导致了中国男篮的失利,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和归纳统计法,对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147个进球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并与第16、17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情况进行对照。旨在揭示高水平足球赛进球的规律和特征。明晰当今足球技战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探讨提高射门效果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第13届欧洲足球锦标赛威胁性进攻测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年一度的欧锦赛是最高水平的洲际杯赛其影响力不亚于世界杯,当代欧洲各种足球风格和流派之间对抗与碰撞是部精典的足球攻防技战术教学片。本文对2007-2008赛季第13届欧锦赛全部16队31场比赛威胁性进攻运用数量/质量、属性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其主要观点是:威胁性进攻(威胁性射门、险球)是有效进攻-威胁性进攻-进球-致胜逻辑的关键环节,创造进球机会(前提条件)、把握良机(进球能力)是决定比赛胜利的核心要素,是衡量强队进攻实力与控制比赛能力水平的集中体现与鲜明指标。  相似文献   

20.
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攻防能力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数理统计、文献资料、录像分析等方法,从攻守两方面对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与对手的技术统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进攻方面过分依赖内线,内线整体得分能力不及对手,三分命中率低下,阵地进攻简单,攻击力量不均衡,失误较多、怕紧逼;在防守方面,整体有所提高,但缺乏攻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