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建筑业是我国最早进入市场经济的行业之一。2022年,全国建筑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促进经济增长、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当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筑业仍然占据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仍然肩负着创造伟大事业的光荣使命。现阶段,建筑业正处在一个时代变革的浪潮当中,行业的剧烈变化贯穿于建筑企业改革发展的主线当中,建筑业企业面临着种种风险挑战,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直面突出问题,找准路径方法,加快转型升级。而作为国有建筑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企业的“根”和“魂”,也是企业的独特优势,必须首先抓住这条政治命脉,做好在新征程上的党建工作,引领和保障企业生产经营中心任务,更为有效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党建工作对国有建筑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的重要性,剖析了当前国有建筑企业党建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然后主要就党建工作如何引领保障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宿圣军 《职业圈》2014,(36):97-97
目前,城交公司共有35岁以下青年职工141人,占公司全员的81.87%,总体呈现青年职工比例高、队伍年轻化等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转型升级,青年职工群体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上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趋势,对职工队伍的稳定和做实城交提出了更大挑战。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资源基础观,以信息技术为视角,从企业智能技术的广度和深度出发,通过200多家装备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分析装备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现状和问题。结果表明,中小规模企业智能化基础薄弱,智能技术能力亟待提高。为有效推动装备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建议采取技术创新提升路径,以政府、集群和企业三重作用共同助力。政府部门着眼企业智能化转型体系性建设,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作用,构建跨行业、跨部门的智能化协同体系,数字经济与环境经济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的转型环境,助推企业智能化转型发展。同时,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链,将产业集群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总量增长。  相似文献   

4.
花木产业是沭阳县特色优势产业,但花木产业属于农业,单位土地的产值受到很大的限制。花乡沭阳必须利用文化产业+,向花木文化产业有效转型升级。政府为此须提供政策保障与协调管理等,企业则需要转变思维,创新创意。"文化产业+沭阳花木产业"的发展也为其他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为相对应的行业文化产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业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建筑业增加值约占我国GDP的5.5%,在改善城乡面貌和居住环境、加快城镇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建筑业作为首批参与海外竞争的行业之一,实现了自身的重大进步。2009年,我国建筑业对外工程承包完成营业额和新签合同额分别约为1989年的60倍和46倍,年均增长率达到20%以上。在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进行的全球225家最大国际承包商排名中,我国内地共有50家企业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6.
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有效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作为我市投融资主平台的国资公司和城建发展公司,近年来抢抓发展机遇,着力转型升级战略调整,在政府性融资、投资及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其中,高水平建筑业工人队伍培育与建设至关重要。文章从实施背景、创新举措、主要成效三方面系统翔实地介绍了中建三局G107项目扎实推进建筑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相关情况。在新征程上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聚焦“思想引领”“搭建平台”“技能加载”“职业发展”“人文贡献”五维度,结合项目智慧梁场实际情况,提出了新时期建筑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措施,旨在用产业改革的激情点燃改革热情,同时将理论创新应用于实践,帮助培养建筑业工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建筑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相似文献   

8.
佀保全 《职业圈》2014,(36):59-59
当前,公司上下正以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思维融入时代发展,“中交梦”、“五商中交”、“一亮一特一优”等战略目标和思路,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发展路径。工会在新的战略机遇期履行基本职能,必须注重维护职工的发展权,突出导向作用,深化素质工程,建设适应性团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企员共惠。  相似文献   

9.
王恒胤 《职业圈》2012,(36):131-132
在当前金融危机发展的大背景下,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全面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应将压力转变为动力。紧紧抓住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推动经济转型和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实际经验。对如何优化文化创意产业。以全面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提出几点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转型”和“专精特新”受到学术界普遍关注,专精特新企业具有精细化管理、创新能力强等特征,而数字化转型是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文章梳理了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现状,分析其数字化转型的动因、模式,发现专精特新企业能够利用数字化转型从管理、技术、产品以及服务四个模式下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以及企业创新能力等,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得到启示:第一,专精特新企业要坚持数字化转型;第二,数字化转型可以从管理、技术、产品、服务四个方面协同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普及加快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电子商务不仅能够帮助传统行业实现转型升级,还为大众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就业创业空间。构建"互联网+电子商务"新常态模式,需要政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和发挥共青团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以其专业化的服务有效地推动了产业的升级.我国的第三方物流正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应采取有力的措施,通过合理统筹、环境营造、企业转型、信息建设、人才培养等具体措施,引导和促进第三方物流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崔中久 《职业圈》2014,(24):9-10
伴随着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改革多年和转型升级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种新老问题和矛盾越来越突出,诸多不确定因素给企业工会干部提出了新课题和新挑战,工会组织所承接和承担的工作内容也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14.
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城市建设和转型升级、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文化集聚式的建设为城市文化品牌和文化品格的构建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本文以广州羊城创意产业园实践为例,探讨在创意经济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园如何适应文化发展浪潮进行自我变革,寻求转型升级及价值再造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刘敏 《职业圈》2014,(29):90-90
眼下,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正处深度期,企业兼并重组逐渐成为新常态,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何做好兼并重组企业的职工文化建设,成为许多企业面临的新课题。本文阐述了兼并重组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分析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化创意产业是新经济时代蓬勃兴起的"朝阳产业",已逐步发展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扬州作为一座地处文化强省、拥有千年历史传承的文化之城,在历史性与现代性转型中后继无力,其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困难重重。本文立足产教融合的视阈,从分析扬州文创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出发,深入探讨产教融合对扬州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力图建构一种促进扬州文创产业发展的产教融合新格局,为扬州文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资源型企业面临着资源枯竭、产业单一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开滦集团抓住机遇,实施了转型发展战略,企业所处的环境也因此更加复杂多变,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阐述了开滦集团实施风险管理的背景,分析了企业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风险,提出了适合企业转型发展的风险管理对策,并对完善风险管理保障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大城市老城区工业遗存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传承工业遗产文化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如何充分挖掘旧工业用地和老旧厂房的潜在价值,以匹配现代社会需求的新功能,促进其优化再利用成为当前大城市更新领域的重要议题。创新城区契合了大城市“创新驱动”与“老城复兴”两大重要发展背景,是由创新科技产业和经济活动向中心城区重构集聚而形成的新空间模式。苏州西环路科创带是姑苏区实施做大做强科创产业战略、创新都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国内大城市老城区探索创新城区发展的重要模式。研究以苏州西环路科创带为例,探索大城市老城区工业遗存更新和创新科技产业升级双驱的实践模式,总结提炼中国大城市老城区基于创新城区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深入研究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市场营销的转型升级,详细探讨了市场机遇、挑战以及相应的转型策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面临着简化市场营销环节、降低成本、精准捕捉客户需求等巨大机遇,然而,实现这些机遇同样伴随着资源投入、数据安全、消费者需求转变等挑战。本文以四季青服装集团为例,总结了其成功经验,以期帮助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落实转型策略、多元化发展营销方式和提升精准营销水平,在激烈竞争中保持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产业转型的经济压力,如何突破产业瓶颈,在新一轮经济发展和地方竞争中取得优胜地位,已经成为各地政府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在突破产业瓶颈的产业转型中,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园区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本文着重考察当前国内方兴未艾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模式,分析不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在对温州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实践开展实证考察的基础上,提出文化遗产再利用的植入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模式,并阐明其建设理念、运行体系和运行绩效,为国内同类城市开展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