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这样进行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武汉市汉阳区七里庙中学胡清(430050)在讲“阿基米德原理”这节中,新教材在”老教材的基础上将“阿基米德实验”中的溢水杯改为烧杯,实验是这样的:先在空气中称出石块重,再把石块浸没在烧杯的水中,求出石块受到的浮力,然后称出被...  相似文献   

2.
初中物理第一册143页的两个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演示实验,照图12-6那样演示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与它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相等,这个实验容易获得成功,误差一般都很小。但照图12-7那样演示漂浮在水面的木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与它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相等时,若是先称出木块的重,再把木块轻轻放在溢水杯的水面上,然后称出被木块从溢水杯中排到小桶里的水重,  相似文献   

3.
本章讲述了浮力、物体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应用.学习这些知识要应用前几章所学的密度、重力、二力平衡、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液体的压强、压力等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所以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学好这一章的关键是澄清下面几种错误认识,正确理解浮力的概念、物体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一、物体在什么借况下才受到浮力作用常见的错误是“上浮的物体受到浮力,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事实果真是这样吗?为此请你做这样一个实验:你把一个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或沉到水底的物体从水中提出水面,你会感到在水中提时比出水后…  相似文献   

4.
“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实验的改进黄梅实验中学张流柱(436500)新编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第十二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实验采用烧杯代替溢水杯,研究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能较直观地导出阿基米德原理,但也很容易地导致学生错误地理解为:浸入液体...  相似文献   

5.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一包盐来到课堂(教师边说边出示手中的食盐),如果老师把食盐放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猜测。) 生:盐会溶解在水中。  相似文献   

6.
巧用天平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湖北省钟祥市冷水二中︵︶易国勇关于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实验,一般使用弹簧秤来测量浮力。现介绍一种利用托盘天平验证该原理的方法。1器材准备托盘天平、砝码、溢水杯、小石块、烧杯、水、细线。2实验步骤图1见图1,天平左盘放盛水烧杯,右...  相似文献   

7.
3浮力概念的界定与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概念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人类从长期生活中体验到物体在水中变轻,水对物体有向上托的作用,于是把这种作用形象地称之为浮力. 远在2000多年以前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Archimedes BC287~BC212)发现了测算浮力的一种简便方法,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向下压力差则是在300多年前由帕斯卡首先提出来的,与此同时作为测算浮力方法的阿基米德原理得到了理论上的证明,其中比较简便巧妙的证明是在300多年前由丹麦科学家斯特藩提出来的置换法[…  相似文献   

8.
一、实验导入,揭示课题。师:(边谈话边演示)如果把蜡烛点燃,将它放入到适量的水中,再罩上玻璃杯,有什么现象发生?生:蜡烛会熄灭,水会进入杯中。师:同学们上节课在实验中还发现了什么问题?生:不同实验小组的杯中进入水的水位高低不同。师:有什么想法吗?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生:水进入杯中上升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板书课题:水上升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你们认为水上升的高度与哪些问题有关呢?学生答出可能与杯子的高度、火的大小、杯子的粗细、蜡烛的高低、水的温度、水槽中水的深浅有关…  相似文献   

9.
在讲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时都是按照课本上的实验演示,实验时都是以金属块全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受到的重力和金属块受到浮力进行比较而得出结论.然而学生在学习中以为只有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受浮力大小才等于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不能理解金属块在液体中的任何位置所受浮力都等于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为帮助同学们全面掌握、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笔者把此演示实验做了简单的改变,装置见图,演示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激趣导入1.出示圆柱状铅笔。师:“它是我们曾学过的哪种几何形体?”再拿出钻笔刀。师:“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个圆柱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开始削铅笔。师:“圆柱的一个底面怎样了?”现在老师把这个尖的笔头切下来,看看它是什么形状呢?2.出示三角形铁架。师:“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观察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用语言描述一下。现在老师把这个三角形沿着高所在的直线进行旋转,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到了什么?”“谁能说说这个圆锥是怎样得来的呢?”师:好,这两个几何形体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圆锥的认识”(师板书)二、自主…  相似文献   

11.
李冬霞 《河北教育》2002,(12):32-32
师:我们学习了“捞铁牛”这篇课文,谁用自己的话说说怀丙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生: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船身向上托,随着绳子绷紧,铁牛就被捞上来了。生:怀丙和尚先利用水的浮力把船身向上托使铁牛从淤泥里拔出来,再利用水对铁牛的浮力,只用较少的人力把船划到岸边,最后用众人之力把铁牛拖上岸。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怀丙和尚具有非凡的智慧和能力,真不愧为当时出色的工程家。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想对怀丙和尚说些什么呢?生:我会对他说:“怀丙叔叔,您真谦虚,想到这么好的办法还说‘让我试试’,以后我也要像您一样谦虚。…  相似文献   

12.
“洋溢”词语教学片段:师:(板书“溢”)请仔细观察这个“溢”字,你有什么发现吗?生:我发现这是个左右结构的字。师:不错。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新的发现?生:我还发现“溢”字是个形声字,它的左边是形旁,与水有关,右边是声旁。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其他同学要向这位同学学习。联系生活实际,谁能说说“溢”字的意思?(学生鸦雀无声,面面相觑。)师: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这种体会,就是说,当你接水的时候水在容器中太多会发生什么现象?生:水会溢出来。  相似文献   

13.
读者可先做以下一个小实验:取一长方体蜡块,放入平底容器中,使蜡块的粗糙面与容器底部接触,将水缓缓倒入容器,蜡块上浮;如使蜡块的平整面与容器底面紧密接触,重复上述步骤,蜡块不会上浮.后一种情况.蜡块没有上浮,说明蜡块没有受到向上的浮力.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这两种情况中,蜡块浸没在水中的体积是相同的,水的密度也是没有变化的,蜡块受到的浮力也应是相同的.这是否是阿基米德原理有错误呢?事实是:上述实验不能使用阿基米德原理,即阿基米德原理有使用条件:物体首先应受到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只是用来计算浮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14.
杨锋  周嗣昌 《云南教育》2001,(22):44-45
〖本课学内容是九义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梯形面积的计算”,主要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下面选登的是推导过程及评析。〗(教师出示硬纸板做成的梯形)师:怎样计算这个梯形的面积呢?同学们回忆一下,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生: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来的。(教师电脑演示拼的过程)师:我们能不能仿照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来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我们学过的简单图形。(学生动手操作)师:大家说一说,你拼成的是什么图形…  相似文献   

15.
初中物理阶段,“浮力”这部分内容是重点,是学生力学部分一个比较大的坎儿,而“浮力”这一章的核心内容是“阿基米德原理”,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浮力问题的解决中,由于缺乏对“浮力的形成原因”、“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两个问题透彻的理解,导致认知模糊,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和错误:有部分学生认为浮力的大小与体积大小直接相关,体积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有部分学生认为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密度小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有部分学生认为排开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体积一定相等。这些认知上的误区都是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认识不够深刻导致的,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将这些问题搞清楚,那么如何深化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呢?就该话题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笔者的思考,望能有助于教学.  相似文献   

16.
溢水杯是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的主要实验器材,在教学时一些教师会因找不到溢水杯而将学生探究活动改为演示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九年级物理教材中用大烧杯倾斜后当溢水杯的做法并不可取,因为水往外溢出后会顺着烧杯外壁流下。下面介绍利用塑料饮料瓶自制溢水杯的三种方法,不但制作起来快捷方便,而且使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7.
对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装置的改进湖北省谷城县城关镇一中(441700)钟继芝九年义务教育《物理》第一册第143页,设计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用普通烧杯代替溢水杯用,其溢出的水容易流失,测得的浮力准确性较差,也不便观察。为此,特进行以下改进,装置如右图所示。1...  相似文献   

18.
同学们在学习浮力有关知识后,经常会遇到一系列似曾相识的应用问题,例如出现类似水中各种情况冰熔化后水面高度怎么变化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大家都感觉到比较困惑。实际上,这些类似问题的解决必须在思路上进行突破。我将其解题思路总结为:先比较冰熔化前后浮力变化,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再比较冰熔化前后排开液体的体积,就可以确定液面的变化情况。下面从四个例题入手,来与同学们一起学习。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教材对于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探究的设计操作过程复杂,所需测量的物理量较多.实验中采用大烧杯溢水费时且存在较大的误差。为此,笔者设计了创新实验:使用定滑轮控制石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使用2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石块所受浮力和排开水的重力,使实验的操作过程更加方便、快捷、简单明了;采用轻质塑料杯自制小桶。由于桶重可忽略不计,教材实验中对小桶的测量可以省略;  相似文献   

20.
一、引出课题师:同学们看,黑板上挂的是什么?生:是广告。师:对。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以广告为内容的活动课———学做广告。二、认识广告师:学做广告,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广告。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播放录像———内容是一些广告招贴画、流动宣传车等)师:大家在录像中看到了什么?我们都能在哪些地方见到或听到广告?你会做广告吗?生:(自由谈:从电视上、广播上、报纸上、杂志上、广告牌上、车体上……)师:可以说,广告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大家结合生活实际谈了这么多,说明同学们平时十分注意观察事物。(板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