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强调"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他主张教育向整个社会生活开放,以生活为中心,给学生以活的教育。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植根于生活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素养的现实基础。因此,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而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该是开放而具有活力的。一、教学内容的开放语文是以具体作品为载体的,但语文课本并不就是教学内容的全部,而是教与学的一个立足点。我们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乏,不仅课堂气氛沉闷且一节课累死累活,师生均觉收获甚微,但它却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一环,也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瓶颈。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这就需要老师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诸如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语文教学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理念是针对以往把语文教学等同于"课本教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
王磊 《快乐阅读》2013,(18):106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教学失去了开放和活力,走向了单调乏味,走向了枯燥无趣,以至于学生们讨厌语文,害怕语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构成了标准的内核,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程理念指出: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冀“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小学语文教学中重朗读、重感情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刘清池 《广西教育》2006,(4A):34-34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教学的回归。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以教材为载体又不拘泥于教材,引领学生从课文走进祖国灿烂的文化,让学生沐浴在大语文的海洋里,深感其无穷的魅力,并吸引着学生去自主探究,使语文课充满了活力。  相似文献   

9.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堂对学生的感染是多元的,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注入美的情感、渗透审美教育,着力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这就说明了语文教学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放性教学尤其必要,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开放性教学的意义,挖掘开放性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一、初中语文开放性教学的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语文学科本  相似文献   

11.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堂对学生的感染是多元的,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注入美的情感、渗透审美教育,着力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2.
面对开放、锐进的现代社会,语文教学也是锐意改革,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同时还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共同发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的实施对语文课程重新定位,对语文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其中一条便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拓展与迁移训练,应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拓展与迁移,使学生在语文能力实践中得到应用,帮助他们深化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体验语文情趣,用语文理解生活、感受生活、装点生活,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使小学语文教学突破“应试教学、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现实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时时是语文。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开宗明义 ,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作为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之一。这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也是语文教学的历史的必然回归。开放是手段 ,发展才是目的。语文课程只有开放才有活力。语文课程要做到五个开放 ,即观念的开放、教材的开放、主体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和教学评价的开放。  一、观念的开放观念的开放是这次语文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具体地说 ,要树立体验的课程观、交往的师生观、三维的目标观、生成的教学观和发现的学习观。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在…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获得当今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师应该告别一支粉笔走天下,只落得两袖清风一身粉笔末的形象,适应教育媒体的现代化趋势,把握现代化教学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达到教育技术现代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修改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新课程呼唤教师要为语文教学插上"鲜活"的翅膀,引领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语文教学中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9.
王文杰 《教师》2014,(36):66-66
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这即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实施开放性的课堂教学,而设计语文开放性问题则是语文课堂教学实现开放的重要途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开放性问题,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来回答问题,可以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对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