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州方言区人说普通话时大多将z-念成z-。这是语音规律和语言环境使然。建议将z声母引入普通话,以提高广州方言区“推普”的效率。提出“大普通话”设想。“大普通话”是标准普通话和各方言区普通话变体的总和。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学习普通话,由于所处的是方言的语言环境,很容易受方言语音的影响。本文以广西方言为例,从语音方面探究了方言和普通话语音对比教学法在普通话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探索了方言区普通话教学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贵阳学院的师范生生活在普通话和方言并存的双语交际社团内,他们的语言态度与语言情感制约着他们对普通话的学习和使用。要提高师范生的普通话水平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习得环境;扫除方言区师范生学习普通话的心理障碍,帮助和引导学生对普通话学习产生归附动机;针对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以及语音结构形成的相对固定的模式,对症下药,进行强化练习以形成新的语音模式。  相似文献   

4.
一、学习普通话的重点在语音.现代汉语以普通话作为其民族共同语.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交往的日趋频繁,普通话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普通话的教学,就成了语文工作者和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不外在三个方面:语音、词汇、语法.但是这三个方面的差别并不是同等重要的.方言区的人们学习普通话,不必在三个方面下同等的功夫.一个方言区的人说普通话,只要使用的是普通话的语音,其词汇和语法是方言的(如四川方言的“啥子”、“咋个”、“红苕”、“等会儿多”、“十打十个”、“(?)l(?)l(?)的鸭子飞guǎ了”),人家也一般能听  相似文献   

5.
地方普通话是介于地方方言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一种中介语,是一种带有地方方言色彩的不够标准的普通话,研究地方普通话对提高方言区人们的普通话水平有很大帮助。铺门地方普通话在语音、词语和语法运用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壳,是人们用来交流的工具。人们在劳动、学习、工作中都离不开语言。而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在口语交流中只有正确发音,别人才能听懂,语言才能成为交际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掌握语音的关键时期,所以,幼儿园应抓住幼儿语音发展的最佳时期,对方言区幼儿进行普通话语音教育。我园是一所方言区的农村公办幼儿园,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要求,从转入公办园开始,我们就认真推广普通话。然而由于多年形成的方言母语根深蒂固的影响,我们感到,在方言区,特别是总体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村,要对幼儿进行普通话语…  相似文献   

7.
方言是语言的支派和变体。方言可以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社会方言是语言的社会变体,即使用同一种地方方言的人,因职业、阶层、年龄、性别、语用环境、个人风格等等不同,语音、措辞、谈吐也会有不同。在不加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方言”一般都是指地域方言。方言一方面是相对语言而言的,方言与语言是个别对一般的关系,语言是一般,方言是个别。人们日常使用的是个别的方言而不是一般的语言。另一方面,方言是相对于民族共同语而言的。民族共同语是以该民族所使用的某一种方言为基础,以某一个地点方言的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是我国汉民族的共同语,北方方言是它的基础方言,北京语音是它的标准音。语言与方言理论上的层级划分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复杂问题,因它涉及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但我们不难想像我国各地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参差不齐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就“普通话训练”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在普通话基础语音教学中,声、韵、调是最基础的部分,只有通过普通话与方言的对比和分析讲解,才能提高正音效果。 就毕节地区方言而言,划分上虽属北方方言区,但它仍有自己的方言特色,差异明显的至少可分出大方、纳雍、毕节、威宁、金沙五个方言土语小区。教学时如就它们的语音异同与普通话语音作一比较便可得知:  相似文献   

9.
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 ,地方普通话是介于地方方言和标准语普通话之间的一种过渡语 ,研究地方普通话对提高方言区人民普通话水平有很大帮助。本文从语音、词汇两方面分析了邢台地方普通话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10.
客家方言区拼音教学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桂萍 《现代语文》2008,(12):101-102
近年来,国家对普通话推广工作一直不遗余力,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大力推广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积极推广普通话是我们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让方言区的学生摆脱地方方言的影响学会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正是教师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方言腔普通话是方言区的人在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时,受方言影响而说出的与标准普通话有一定距离、带有方言色彩的普通话。对方言腔普通话的研究既有助于方言区人普通话的学习,也有助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补充。本文以榆林地区普通话过渡语为考察对象,借鉴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的相关理论,考察榆林地区普通话的语音偏误及其石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论语言权视野中的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言权视野看,方言有保存自己的特征因素的权利,也有吸收或排斥普通话成分的权利。我们既不能抛开方言在语音、词汇系统方面的特色,不能否认运用方言进行地域性交流的价值,也不能无视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部,普通话作为国家规定的通用语言的地位。方言与普通话的使用群体,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中是会转换的,不同方言区的普通话会表现出自己的区域特色。  相似文献   

13.
"地方普通话"是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过程中所产生的中介语现象,是方言向普通话过渡的中间状态和必然产物,多数学者又称之为"普通话中介语"。以亳州普通话语音特征为考察对象,立足于亳州方言与普通话的音系差异,探讨亳州普通话声韵调的基本特征、形成原因及提高策略,以期帮助亳州方言区人们更有针对性、更高效地学习普通话,提高普通话水平。  相似文献   

14.
论方言对普通话学习的干扰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语方言是方言区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最大障碍。从表层看,是对普通话语音的掌握;从深层看,是内外部语言的转换。方言区普通话教学应从这两方面入手,将语感训练贯穿其中,科学地设计训练内容,有效地提高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地方普通话"是标准汉语普通话的一种地域变体,它是各方言区的人们在学习与使用标准普通话的过程中,受方言母语的影响而讲的一种带有不同程度的地方口音的、不甚标准的普通话。在探讨地方普通话的特点基础之上,分析产生地方普通话的原因,指出其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重要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方言属于北方话的东北方言区,它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并吸收了其他方言的一些成分形成的,在语音方面比起北方方言的其他地区,更接近于普通话,而且内部有着很大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山西方言有着“同是一乡人,三里之内不同音”的语言现象,相隔不到十几里的清徐县和古交市即使同属于晋中方言区,在语音和用词上也有所不同。当前的晋语研究,学者们着重研究语音方面的差异,对词汇构成以及运用方面的关注并不多,我们通过清徐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发现清徐方言词汇的构词特点主要有加词缀、重叠、合音、分音四种形式。  相似文献   

18.
寿县方言属于阜宿方言区,受皖中江淮官话和皖北中原官话影响较大,县内语言差异明显。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对寿县方言进行例析,并将之与普通话进行比较,以期对寿县方言研究和学习普通话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王庆 《江西教育》2005,(8):19-20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植根于社会生活的肥沃土壤中,是鲜活而生动的,也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必须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普通话的规范与更新。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一、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方言是一种有地域色彩的文化现象。我国有七大方言区,其中又分为很多的次方言区,56个民族共有成千上万种方言。正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有的次方言区仅隔一条河或者一座山就难以交流。两年前,有来北京采访的香港记者把“治沙”说成了“自杀”,闹出笑话;而到四川、重庆投资的台商因为听不懂四川方言,强烈要求重庆政府“大力推广普通话”以…  相似文献   

20.
普通话的推广和使用已经数十年了,普通话测试工作也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在使用和测试的过程中,一些虽可借助语境勉强听辨,但听辨起来似是而非,欠缺美感的缺陷音会影响到语音的规范和纯洁,影响语音面貌和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的成绩。四川方言虽属于北方方言区,但和北京语音相比,差异很大。本文就普通话等级测试中四川方言区声母缺陷发音进行分析,找出与普通话规范语音的差别,指出克服办法,有利于学习普通话的人群准确掌握普通话规范语音;有利于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人员了解缺陷音现象和类别,准确判断和识别缺陷音,准确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