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李尚智 《新闻记者》2012,(3):43-46,2
广播电视真实地记录了一座城市重要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化,视听影像资料不仅具有史料价值,还具有文化价值和新闻价值。上海是中国广播电视的发祥地。为此,本文建议,在筹建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的同时,也有必要建设一座上海广播电视博物馆,让人们在"有声有色"中了解历史、体验文化、感受教育。作者介绍了国外广播电视博物馆的概况,对建设上海广播电视博物馆的方案提出了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2.
在新一轮的博物馆新馆建设高潮中,博物馆建筑造型作为博物馆文化的建筑语言,越来越引起博物馆建设者的高度重视。完美的博物馆建筑造型已成为博物馆的一种“特殊展品”而与博物馆展厅内展出的展品一起受到观众的欣赏与赞扬。一座现代而又成功的博物馆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第一, 建筑造型必须体现博物馆特有的文化内涵而使其有别于其他建筑;第二,建筑造型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并服务于博物馆功能需求而使事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新建博物馆除了选址、规模、环境等要素外,完美的建筑造型与功能需求的和谐统一已成为当今、乃至未来博物馆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天津博物馆是2004年落成并开放的。天津博物馆是天津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是一座大型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近20万件,仅国家一级文物就有千件,其中天津地方文物、近现代文物、文献、历代书画、瓷器、玉器、殷墟甲骨等最具特色。藏品数量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该馆  相似文献   

4.
陈继东 《中国博物馆》2002,(1):21-26,64
新中国成立50年来,经过不断改革和建设,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00年,我国已有大小各类博物馆近2000座,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博物馆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教育设施,博物馆在各地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开始时,1905年中国引进西方博物馆化,诞生了中国第一座博物馆。20世纪80年代,中国又从西方引进生态博物馆思想,1995年诞生了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博物馆是一种进步的化形态,它总是为社会的进步所需要。  相似文献   

6.
安安 《出版参考》2006,(8S):29-29
近两年,台湾诚品书店积极拓展文化版图,经过努力,如今又取得中山足球场东侧的“中山区德惠段文化设施BOT案”议约权。据介绍,诚品预计将投资7亿新台币建设一座多功能演艺厅及儿童博物馆等设施,台北市都市发展局负责人表示,这项工程可望带动圆山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现代博物馆的诞生与民族一国家认同的建构联系紧密,是各民族国家维系其认同的重要文化设施。在历史发展中,博物馆持续地发挥着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作用,文化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基础。而处在急剧变革时代的当代博物馆,仍需充分认识其实现文化认同的使命,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各项实践活动,让收藏更有针对性,陈列更有层次性,教育内涵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是化“记忆”与传播的重要工具。博物馆的化传承功能是历史形成的,博物馆化传承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现代化建设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现代博物馆“记忆”功能的发挥应注意内容的拓展和手段的创新,现代博物馆传播功能的发挥必须实行职能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泉州海外交勇史博物馆在地域文化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泉州地区最大的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为例,考察一个富有代表性的博物馆在地域文化当中所具有的深刻内涵。  一、作为城市理念的象征在现代社会中,博物馆在对内强化公众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对外宣传民族历史文明的作用方面,正在随着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推进而不断增强,甚至代表了一个地域社会的目标与理想。创建于1959年的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以下简称泉州海交馆),是目前我国唯一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为主题的专门性博物馆,在国内外颇享盛名。然而,她的前30年一直局促于泉州开元寺内,陈列设施极其简陋,…  相似文献   

10.
遗址博物馆作为现代人类与古代遗址之间的沟通媒介,为我们了解历史文化提供了最形象的教材。如何全面、真实地展示和保护遗址的历史文化信息,协调现代建筑和古代遗址间的平衡关系,协调博物馆专业化保护与观众普及化欣赏的平衡关系,从而更好地为遗址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无疑是当前遗址博物馆建设规划和展示设计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作为福建省首个考古遗址类专题博物馆,在其规划建设过程中,整体以"补山"为理念,在做好遗址本体保护工作的同时,通过场馆展示、标识展示和局部复原展示等全面真实地展示遗址价值,是对我国遗址博物馆建设和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11.
博物馆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文化设施,是保存国家文物及各种资料,反映国家文明程度和教育人民,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将博物馆建设同其他文化设施建设一样纳入国家宪法,并把博物馆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文化交往和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现代博物馆在传统博物馆三大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日益发展为以传播.交往.审美为中心,特别是以陈列展示为中心的现代文化形态,这不仅标志着现代博物馆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着一种新的博物馆理念的酝酿和构建.意味着传统博物馆思维范式和行为模式的转换。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提出,更加拓展和强化了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的文化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博物馆事业近几年发展很快。但是,在博物馆数量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更应该重视博物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文化之光.一座博物馆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基因库.如何借助电视平台和新媒体传播渠道使博物馆里的文物重焕新生,在观众眼中"活"起来?如何让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更好地展现在大众面前?在融媒体时代,如何通过"电视大屏"和"手机小屏"联动,让博物馆类的节目得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本文运用大众传播学的"议题...  相似文献   

15.
论大学博物馆的数字化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高等院校设立的各类型博物馆或近拟于博物馆的设施 (标本室或陈列室 ) ,估计有一百多座。出于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经过一代又一代专家教授们的努力 ,其藏品收集的数量和质量都具有一定水平 ,尤其在人类学 (民族民俗学 )、中医史、地质学、生物学、航空航天、科技史等专业领域的收藏十分丰富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各地博物馆类型比较单一的缺陷 ,个别馆的观众数量甚至大于当地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 ,颇有影响。但是 ,这些机构以往主要服务于学校相关专业系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馆舍大多设在校园深处 ,甚至高层建筑的顶楼 ,硬件设施比较陈…  相似文献   

16.
论博物馆的旅游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物馆作为集收藏、研究、社会教育等多种职能于一体的文化设施,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在一个现代化城市的文化建设中博物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常被作为这个城市的文化标志。博物馆事业的规模、水平和质量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文化教育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在博物馆不断发展的同时,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行业之一,  相似文献   

17.
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的特殊载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文物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服务职能,是博物馆顺应时代潮流,拓展博物馆社会化的内涵与外延的必然举措。因此,开展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实  相似文献   

18.
当代博物馆正在从"以藏品为重心"转变为"以人为重心",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当代博物馆在性能、功能、职能、效能等方面都实现了最大的包容性,这意味着一个"泛博物馆"观念的确立。"互联网+"时代,博物馆呈现出数字化、虚拟性、交互式、可移动的新特点和趋势,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当代博物馆在数位典藏、虚拟体验、智识教育、娱乐休闲及社交、IP开发及衍生服务等方面借势"互联网+"的东风,大大提升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博物馆一方面作为历史文物的收藏场所,另一方面又担负着文化传播的重要责任。在验证文化传播效果的过程中,博物馆、志愿者和受众,这三者的关系紧密相连。其中博物馆享有文化传播这一职能,志愿者是实施文化传播的主要角色,受众反馈是文化传播效果好坏的直接体现。在这样的基础下,志愿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主要的传播方式和受众反馈就成了影响博物馆文化传播效果的三大因素。所以为切实保障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效果,还需要从管理、技术以及志愿者个人层面入手,探寻真正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20.
黄新强 《大观周刊》2012,(14):60-60,53
博物馆是保护、研究和展示传统优秀文化的非营利组织,在文化的传播及推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对县级博物馆来说,他们出于经费、藏品,动作的管理上存在着诸多瓶颈,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的当代.县级博物馆有着许多的不足和欠缺,为了繁荣文化事业,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本文在对县级博物馆进行了整体分析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