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华平 《巢湖学院学报》2013,(1):128-132,141
韩国学生书写汉字同非汉字圈国家的留学生一样也存在大量笔顺偏误,通过对韩国韩瑞大学中国学科学生的书写调查,文章认为韩国现行的汉字教育以及韩文字母对韩国学生学习书写汉字产生有限的正迁移作用,教学中对笔顺问题的不重视也是造成韩国学生产生大量笔顺问题的一个原因。因此在对外汉字教学的初始阶段应该重视笔顺问题,并改进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非汉字圈学生书写汉字及修正过程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一系列定性分析的手段,客观描述了4名非汉字圈学生书写汉字及对这些汉字笔画和结构修正行为的全部过程,发现:(1)他们书写汉字的偏误具有相似性;(2)他们书写汉字已具备一定的监控和修正能力;(3)修正行为只在完成一个汉字的完整书写后发生;(4)笔画偏误的修正显著;(5)监控和修正能力可能跟汉语水平相关。文章从偏误及认知两方面分析了他们修正行为的特点及原因。  相似文献   

3.
通过三种不同方式(问卷、访谈和教学观察)的调查,发现初级水平的汉字圈和非汉字圈学生在汉语语音感知上存在明显差异:非汉字圈学生听辨声调最难,而汉字圈学生最难的是听清声韵母的组合。我们从汉外语言对比和学习迁移的角度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教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汉字的笔画特点与外国学生汉字笔画偏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笔画的角度分析外国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在分析汉字笔画的笔形特点、笔向特点和笔际关系之后,文章把汉字笔画习得偏误分为笔形偏误、笔向偏误、笔际关系偏误、笔画数目偏误,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汉字圈和非汉字圈学生语音感知的差异及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种不同方式(问卷、访谈和教学观察)的调查,发现初级水平的汉字圈和非汉字圈学生在汉语语音感知上存在明显差异:非汉字圈学生听辨声调最难,而汉字圈学生最难的是听清声韵母的组合.我们从汉外语言对比和学习迁移的角度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教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周文汇 《文教资料》2014,(26):31-34
本文从泰国彭世洛府朱拉蓬公主学院学生汉字习得现状入手,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把书写偏误分为三大类、18小类。其中笔画变形偏误最多,其次是部件组合偏误。造成这些偏误的原因主要如下:第一,学生学习被动,汉字基础薄弱;第二,汉字区别于拼音文字的复杂特性;第三,教师教学方法传统单一,教学环节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对泰汉语语言要素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泰国学生汉语学习的难点。以泰国法政大学中文专业三年级学生所写的书面作文为语料,对中高级阶段泰国学生汉字书写情况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他们在汉字书写时最常出现的四大类十小类偏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偏误成因,提出对泰汉字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8.
因汉字难认、难写、难记,长期以来一直是外国留学生特别是非汉字圈学生学习汉语的一大难题。其申汉字难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对汉字教学重视不够,汉字的教学方法有问题。因此,在综合权衡各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就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对非汉字圈学生的汉字教学进行探讨,主要得出如下结论:实行语文分开;坚持字本位原则;以传统的字源学为主,也允许用所谓“俗文字学”帮助学习者记忆现代汉字。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由于汉字笔画复杂、结构繁杂等基本特点,其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难点。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汉字研究主要集中于汉字的本体研究,对于偏误现象的研究,大多为形声字偏误研究、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现象、偏误语段等。本文以泰国初中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为例,试对初中级阶段汉语水平的泰国学生在汉字书写中成系统性出现的、半包围结构汉字书写偏误现象进行具体分析,浅析造成系统性偏误的原因,并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拟提出解决的对策,避免类似这一系统性偏误的反复出现,优化初中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培养其规范准确的汉字书写意识,从而提高其汉语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巴经济走廊项目深化了中巴两国友谊,巴基斯坦国内也掀起"汉语热"高潮。本文根据收集的巴基斯坦学生书写汉字的一手资料,来分析学习者汉字偏误情况和汉字学习策略,厘清学习者学习策略和汉字偏误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产生汉字偏误的原因,继而提出相应的汉字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时,汉字学习是一大难题。论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作业、听写、作文等语料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学生在汉字学习中产生的书写偏误及其与正字法的关系,以求进一步解决汉字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外国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的分析——兼谈汉字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外国学生的汉字书写错误为材料,从字形角度人手,运用偏误分析的方法分析他们的书写错误,探讨产生错误的原因,提出了一些汉字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泰国中小学生在初级、中1汉语水平阶段,已形成了较为清晰的正字法意识、部件位置意识,到了中2阶段才形成了部件意识。华裔学生和非华裔学生在初级汉语水平阶段均已经形成了正字法意识、部件位置意识,但均未形成部件意识,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中1阶段的华裔学生的正字法意识明显强于非华裔学生。学生的正字法意识对汉字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低于预期,仅有笔画策略、整体字形记忆、部件意识这三项策略,在高分组和低分组被试中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在新疆,少数民族在学好本族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汉语语言文字.是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语言学习首先是从字词开始的,汉语是以汉字为基本单位的语言。汉字是汉语教学的难点,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的分析,归纳少数民族汉字书写偏误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汉字教学的设想,以便更好指导汉字教学.进一步推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15.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基于中山大学汉字偏误连续性中介语语料库,对日本学生和欧美学生的汉字偏误进行统计分析,探究二者汉字偏误的异同及其原因,并提出对日本学生和对欧美学生汉字教学的不同策略。  相似文献   

16.
泰国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别字和错字两个层面对初级阶段泰国学生的汉字书写偏误进行分析后,发现泰国学生错字偏误的发生率远高于别字偏误。错字偏误主要集中在笔画和部件两个层面,因笔画增损、笔画缺失造成的偏误率较高;在部件层面部件替换所造成的错字偏误占很大部分,形近部件的替换多于音近部件的替换。别字偏误主要出现在部件和整字层面,部件层面中部件缺失和更替占很大比例;整字层面的偏误主要受声调听辨能力的薄弱和语音偏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初级阶段中亚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零起点的中亚留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学生在练习本中书写的汉字为主要材料,总结学生在书写汉字过程中所出现的普遍性偏误现象,并分析出现这些偏误的原因,为零起点的中亚留学生解决汉字书写方面的偏误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实力的提升,汉语热也在世界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并学习汉语。但是,汉字是制约外国学生汉语水平可持续提高的瓶颈。因此,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初级阶段的汉字学习对非汉字圈的留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通过研究近几年来汉字偏误分析的文章,主要参考了这方面研究的七篇文章,也参照几篇相关的论文,从而对泰国学生汉字偏误研究进行一个宏观的综述。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个案的现场考察、摄录观察等系列定性研究方法,对16名非汉字圈学生提取与书写心理词汇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发现初级水平的非汉字圈学生心理词汇的构建以名词为主;取词过程中高频字与低频字的笔画效应明显,十画以上、全包/半包围的字出现频率低、反应时长且出错率高。由此我们对教学提出一些相关建议:对外汉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词汇特点有目的地进行网络式扩散性教学;教学中不要过于偏重特别难学难用的副词、介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