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信息化时代,情报信息在高校保卫部门工作中发挥着治安预警、决策依据和维护政治稳定等作用.当前,高校保卫情报信息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情报人员的情报意识还比较淡薄、情报信息的网络体系建设不健全以及情报信息的分析研判机制不完善.因此,新形势下高校保卫部门应当从提高保卫人员的情报意识、加强学生信息员队伍建设、健全情报信息收集、报送机制和完善情报信息分析研判机制等方面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充分发挥情报信息在高校保卫部门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如何发挥教育情报在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1.高校教育情报应在沟通社会与学生思想谐合发展中起到桥梁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了解学生的思想,研究学生的心理,把握他们的思想发展脉搏。尤其要了解研究他们对情报需求的心理,才能及时、准确地为思想教育提供有效的情报信息。  相似文献   

3.
在孙子的情报理论体系中,"无所不用间"是个至为重要的命题,它从普遍意义上揭示了情报的重要性和情报应用的广泛性等问题。在当今时代,孙子"无所不用间"的思想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情报的地位发生了质的飞跃;情报的获取手段有了空前发展;"间"的内涵得到了全面拓展。这些思想即使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孙子的情报理论体系中,"无所不用间"是个至为重要的命题,它从普遍意义上揭示了情报的重要性和情报应用的广泛性等问题。在当今时代,孙子"无所不用间"的思想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情报的地位发生了质的飞跃;情报的获取手段有了空前发展;"间"的内涵得到了全面拓展。这些思想即使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目前大学生情报意识现状及强化大学生情报意识的重要性,指出图书馆对大学生的情报教育,如新生入学教育、开设文献检索课、专题讲座等,应在培养大学生获取情报技能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其对情报信息的敏感性、洞察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获取情报信息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6.
情报意识和情报能力的培养,包括对学科文献情报分布的了解,情报信息的获取和整理,情报社交能力,情报信息的处理和利用等。目前,对高校学生进行情报意识的培养,已经引起了高教界的普遍重视。各高等学校纷纷开设《文献捡索与利用》课就说明了这一点。笔者认为,对高校学生进行情报意识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魏毅 《林区教学》2009,(12):98-99
图书情报信息现代化建设中,资源共享是实现情报资源合理配置、有效管理、充分利用的最佳途径,是我国森林公安情报服务人员所追求的共同目标,也是我国森林公安情报建设与发展的大趋势。从我国森林公安特点出发,探索如何实现我国森林公安图书馆情报信息资源的共享、优势互补、降低成本和提高情报信息服务能力的最佳途径,为进一步深化我国森林公安图书情报信息现代化管理建设、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当今中国社会已步入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意味着竞争,而竞争的实质和关键是信息与智力的较量,谁首先掌握了市场情报信息,谁就把握了市场,并在竞争中拥有主动权。人们对情报信息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情报的价值越来越大,促进了情报信息市场的形成,为情报信息服务机构和情报产生、发展提供了宽广的市场条件。高校图书馆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市场经济的到来,对高校情报事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图谋发展,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机遇与挑战当今社会,信息已成为经济建设的战略资源,与材料、能源构成现代…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世界步入信息社会的同时,信息、情报已成为人们生存,竞争,获胜的重要资源。因此,“拥有一批懂经济,懂情报的人才是企业竞争的基本保障,也需要一批能够搜集,处理和分析各类广泛的社会情报信息,提供给管理和决策使用的情报信息人才。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目的,在于使全民族增强情报意识,初步掌握利用文献与情报的技能,它不仅有助于当前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是教育面向未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强化其情报职能的重要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各类信息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情报的中心,除了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提供必要的情报信息保障,还应利用馆藏资料,面向社会,开展情报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1.
宋人在文学创作上,讲究"以才学为诗",推崇资书用事。兴起于宋代的诗话,对用事的记述和评鉴随处可见,既对用事有所指瑕,又提倡"用事工者如己出",如盐融于水,不漏痕迹,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教育领域,学习模式的个性化和学习路径的多元化等表征样态越发凸显,由数字化学习过渡到移动学习再到泛在学习进而发展成智慧学习的多模态学习形式备受关注。厘清智慧学习的学习本质观、学习空间、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对构建新时代的教学模式意义重大。回溯夸美纽斯的“泛智”论、“泛教”思想及终身学校理念,分析其“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主张,发现该思想与泛在学习内涵实质联系紧密,二者共同构成“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泛”教育思想。把握“泛”教育思想的本质,构建以学习力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学习观可发现:学习观由知识本体论过渡到方法论、学习空间从一维扩展到三维、学习内容变得多而庞杂,继而学习方式需转型。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儒家化的仁、义、礼、智、信五大范畴中,康有为把“智”提到前所未有的地位,提出“智学复兴”的现代化变革思想;他着眼于人,进一步将“智”推衍为人的生存境界:“识见”,人只有改变自己的化识见,才能成为现代“新民”。由此康有为开启了以国民思想改造为根基的现代化变革的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14.
王弼"执一御万"哲学观与《文心雕龙》"乘一总万"方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弼“执一御万”哲学观对《文心雕龙》“乘一总万”方法论颇有影响 ,但鲜有人探及。因此本文首先考索王弼哲学观的渊源演变 :《周易》彰显的“以一御多”观是其原始根艹亥 ,王弼开掘、延展了这一观念 ,并参会孔老思想 ,提出自己的“以无为本”、“举本统末”本体论 ;进而分析它在《文心》本体论、文体论、创作论、全书结构等所建筑的金字塔式体系 ,以及创作论建立的博———一———博的模式 ,揭示出刘勰对王弼思想有承继更有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儒家对于“心性论”思想的探索始于孔子,而“心性论”思想的真正创立者是孟子,他提出人性具有的“善性”是“心性论”思想具有的本来面目,人性具有的“善端”是“心性论”思想的道德情感的根本依据,“尽心、知性、知天”的“心性”认识论和方法论,并构建了以“人性论”为基础、心性修养为内容和道德价值为取向的儒家“心性论”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心性论”在后世获得空前发展,尤其是经历唐代韩愈、李翱的儒学复兴运动,及至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创建,儒学“心性论”不断理论化、系统化,而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核心理论。最终,儒家“心性论”思想由“人性论”、“伦理论”、“修养论”走向了“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从而构建了全方位的、立体的、全息的儒家“心性论”哲学体系和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6.
宋人在文学创作上,讲究"以才学为诗",推崇资书用事。兴起于宋代的诗话,对用事的记述和评鉴随处可见,既对用事有所指瑕,又提倡"用事工者如己出",如盐融于水,不漏痕迹,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之一。本系统地阐述了黑龙江科技学院几年来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构建适应21世纪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化备育与管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三个途径,逐步形成了计算机应用能力强、工程实践能力强、德育与管理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对于高校的盲人工作具有较强的借鉴性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孔子中庸思想中的现实性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特别是中庸的“用中”思想中最能体现中庸的现实性。在现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中,我们不仅仅要努力发挥孔子的“中”的思想,还需要发挥孔子“用中”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