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话就是关于神的民间故事,它是一种幻想性很强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书的片段记载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古代神话不仅是非常丰富的,而且是相当优美的。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神话故事虽然不多,但神话就像青草地上璀璨的明珠一样吸引着天真的孩童,研究神话故事的教学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陆萍 《江苏教育》2007,(12):13-15
问学生,最喜欢什么课文?神话体裁课文占据首位。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神话类课文,如《沉香救母》、《哪吒闹海》、《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这类课文,总是小学生的最爱。  相似文献   

3.
陆萍 《江苏教育》2007,(12):3-15
问学生,最喜欢什么课文?神话体裁课文占据首位。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神话类课文,如《沉香救母》、《哪吒闹海》、《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这类课文,总是小学生的最爱。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说:“黑格尔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所有其他哲学家的地方,就是他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作基础。……他是第一个想证明历史中有一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人。……在(他的)《现象学》《美学》《哲学史》中,到处贯穿着这种宏伟的历史观,到处是历史地、在同历史的一定联系中来处理材料。”(《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在这里,恩格斯无疑在启示站在黑格尔身后的人们,如果要致力把握事物形态(包括把握文学形态)的生成过程这类课题的研究,就应该循着黑格尔所努力的方向──“贯穿宏伟的历史观”──前行,把这一要求结合…  相似文献   

5.
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神话故事从远古一路走来,尽管一走就是数千年,可人们还是由衷地喜欢它.一辈辈地传诵着,就因为神话故事中蕴藏着动人的美!它给人温暖、给人力量、让人感动.久久不能忘怀。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在教学神话故事类课文时,要紧紧抓住“神”字,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神话是三年级开始接触的文学体裁,有其特殊的语言文学价值,那么神话教学的目标如何定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  相似文献   

7.
<正>神话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无论是逐日的夸父,还是射下太阳的后羿,都是为了整个民族在奋斗,故神话的推广对于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也有着重大的意义。基于此,语文教学在关注内容的同时更应担负起关注人文关怀的重任。一、从教材中窥探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1.精准定位教材中的神话故事统观统编本教材,在二年级下册及四年级上册教材中多次出现神话故事,且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神话组织单元,编排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三篇精读课文和《女娲补天》一篇略读课文,  相似文献   

8.
网乐神话     
现在网络歌曲唱响大街小巷,《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别说你的眼泪我无所谓》《c》等。网络歌手蹿红速度之快让众多歌手自叹不如。  相似文献   

9.
把神话当作神话来读吧安徽和县幼儿师范学校王健看了《关于(愚公移山)的几个疑点》一文(简称《疑点》载《语文学习》92.8期),我不由好生纳闷:在笔者看来是一篇短小而有味的神话寓言,怎么他人读了竟“疑点”丛生?看来接受美学确有其意义,一篇简明的神话故事尚...  相似文献   

10.
“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我们要有宽广的视界。从《新作文》开始,世界与你同步。”这是《新作文·高中版》“宽视界”栏目开办的目的。“宽视界”从开办到现在已经一年了,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关于这个栏目的“度”如何把握?从《陈天桥:谱写“传奇”神话》到《飞狐外传》到《奥斯卡大奖,光芒何处?》再到这一期的《零售神话:沃尔玛》,我总是无数次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扯”得太远了?可另一种“现实”的力量又支撑着我朝着这个方向走下去。我始终这样认为:它们不仅仅是一个故事、一种现象,它们将是你未来“战斗场”上有用的武器。  相似文献   

11.
一女娲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作品。最早以文字的形式记载了女娲的是屈原的《楚辞·天问》,即“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一句。女娲的功勋的记载初见于《淮南子·览冥篇》,说她“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至于女娲及其神话的其它记载则多见于《山海经》、《太平御览》、《独异志》等书中。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女娲神话在先秦属于南系的神话,所以在早期的北方典籍如《诗经》《尚书》等书中,均难找到它的踪迹,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原始女娲神话产生在南方,恰恰相反,我认为原始女娲神话产生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的中原一带。  相似文献   

12.
不败的神话     
Q:复出后就陆续参加了《乘胜长驱》,《黄金渔场》等综艺节目,感觉怎么样? JUNJIN:最近艺能节目就是个“出世”的地方,我们在节目中算是比较会闹、会开玩笑的类型,不过因为成员们都非常了解对方,所以知道对方会生气的点就不会去讲它.  相似文献   

13.
神话具有多种存在形态,处于变动之中,并有统一和整合的迹象。《楚辞》神话具有兼容性,存在许多其他文化的因子,是文化大融合的产物。上古神话的存在形态客观上推动了《楚辞》神话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14.
关于神话产生的时代,目前我国学术界普遍使用的仍是“人类童年时代”的提法.如钟敬文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中说:“一切民族在自己的童年时代都产生过神话.”杨周翰等主编的《欧洲文学史》的阐述是:“马克思指出,希腊的神话和史诗是发展得最完美的人类童年的产物”.其它如《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鲁迅论神话》《神话的魅力与欣赏》等论著,也是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背景在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里,收录的中国古代神话篇目有:《女娲造人》(七上语文)、《夸父逐日》(七下语文《短文两篇》)、《共工怒触不周山》(七下语文《短文两篇》)。除此以外,学生对很多中国神话故事都是耳熟能详的,  相似文献   

16.
帝女桑(《山海经》称为帝女之桑)神话最早见于《山海经·中次十一经》,后来的《列仙传》、《搜神记》、《广异记》也有记述。而尤以《广异记》记述最详,文曰:“南方赤帝女学道得仙,居南崿山桑树上,正月一日衔柴作巢,或作白鹊,或女人。赤帝见之悲恸,诱之不得,以火焚之,女即升天,因名‘帝女桑’。今人至十五日焚鹊巢作灰汁,浴蚕子招丝,像此也。”(《太平御览》卷九二一引《广异记》)关于帝女桑从之学道的老师,《列仙传》也有记载;“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  相似文献   

17.
《科学画报》今年第八期刊登周秋麟、傅天保编译的文章,认为《山海经》不是一部怪诞的神话。文章说,公元前二二五○年写成的古老典籍《山海经》,自古以来被列入怪诞的神话。直到今天,《山海经》几乎成了荒诞不经的代名词。但几年前,美国科学家重新鉴定《山海经》中若干篇章,却惊奇地发现了它的重大科学价值。例如书中的第四经《东山经》有四卷描述‘东海以外’的山川形势,竞与太平洋彼岸——北美州西部和中部的地形默然契合。《东山经》不仅描述了那里的地理,而且每一卷还描述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神话     
姚晓静 《福建教育》2006,(10A):58-58
大凡看过电影《神话》的人,眼前挥之不去的,都是玉漱飞往无尽空间时绝望凄美的含泪眼神;耳旁回响的,都是《神话》缠绵低回的歌声和悠远的旋律;多少人心中,都如同触动了千年的伤痕,从心底慢慢淌出那份千年的情怀,为他们那份千年不变的美好爱情所倾倒。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远古神话主要留存于楚文学作品中,楚文学作品中的神话主要叙录于《山海经》、《淮南子》、《庄子》及《楚辞》等作品中.楚文学中的神话,亦起源于中原神话.但较之以中原文学中的神话,楚文学神话又有着自己的特点,如原始性和古朴性,完整性和系统性,独立性和综合性,增益性和创造性等等.  相似文献   

20.
《旧约》神话以神话的形式形象地记载了希伯莱民族的变迁.无论其内容还是 形式都带有浓重的古希伯莱民族的特色.把它与希腊神话比较,可以看出《旧约》神话中的神 是一切自然力量、社会力量的高度抽象化,是人的力量的异化,体现了《旧约》神话一神信仰 的宗教性。希伯莱人创造性地利用神话想象出自己的民族渊源,形成了其民族性、历史性的特 点,并显示了一定的神秘性,充分体现了希伯莱人无与伦比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