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简单是一种平和,简单是一种睿智,简单是一种艺术。教育需要简单化,简单让教育成为一种快乐。  相似文献   

2.
张巧玲 《考试周刊》2014,(35):178-178
学校是充满爱的地方,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和谐文化的核心就是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爱、懂得爱、付出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艺术就是爱的艺术。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光有爱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至爱",懂得爱的艺术。在与学生的接触和交往中,要"因生施爱",这样才能因爱施教。  相似文献   

3.
教育需要欣赏,同时也需要惩戒。但教育需要的是一种充满艺术性、人性化的善意、关爱、适度、有效的科学的"绿意惩戒"。爱是永恒的教育主题,润物无声,是教育的最佳方式,教育无痕,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绿意惩戒"要以爱为前提,创设情景让孩子体验、反思、悔悟。无论"赏识教育"还是"惩戒教育",教育本身都是一门"爱的艺术"。因此,衡量一  相似文献   

4.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黏合剂.它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共同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胸怀一颗爱心,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爱.那么,怎样才能让爱走进学生的心里呢?这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5.
沙拉 《教师博览》2011,(7):44-45
爱孩子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爱要爱得有意义、有价值、有作为。一、爱孩子需要学习——追求高质量的爱爱孩子是情感,是天性,但也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每个父母也必须通过学习并付出努力才会懂得爱孩子的真谛和技巧。在家庭教育中,爱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础和前提。但爱也是一种教育手段,爱的目的、方式和技巧不同,教育的效果也有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6.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学生不等于会爱学生,对学生的爱如果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就难以充分发挥爱的教育作用。可见,教育没有爱不行,教育仅有爱不够,教育还须有爱的艺术。就实践层面而言,爱的艺术是爱的具体化的艺术,教育之爱的艺术是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爱的艺术。教育的秘诀就是通过对学生具体的尊重、理解、信任、欣赏、激励和宽容等言行和神情,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爱。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种以人为本的情怀,是一个生命对另—个生命的关怀。不管教育的表现形式多么纷繁复杂,“爱”是它的核心。笔者所在的小学是一所公租房社区学校,学生大多是城市化进程中因父母进城务工而随同迁入的,除了学习、行为习惯较差之外,很多家长因工作繁庀,家庭关怀较为缺失,带给学校教育沉重的负担。因此,教师爱学生,需要语言的交流,需要眼神的鼓励,需要人文的关怀,需要坦诚的教诲,让教育之爱演变成为一种责任、一种习惯、—种欣赏、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8.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一种爱的艺术.作为班主任,更应该爱学生,并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只有真正发自内心地爱学生,不求任何的回报,让彼此的心灵在真情互动的世界中激情燃烧,才有可能编织出教育温情的天空.“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教师需要继续学习,不断去完善自己.活到老,学到老!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如果要成为一个好教师,必须经历一个历练的过程,这需要一个漫长的历程.而成为一个好教师,基本的条件是热爱教育这一行,这是做一名好教师的前提.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的过程既是一种心灵的交融,也是一种智慧的施展.教育学生需要爱心,也需要智慧,只有真正热爱学生,并用智慧教育引导学生,才能真正地转化问题学生,使之向良性方向发展.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其实对他人的关心、尊重与帮助都是爱,人因为有爱而变得可爱,人因为有爱而变得善良,让学生明白生活在这个社会里,我们时时都需要他人的关爱,同时也应该是关爱他人的.爱社会、爱国家,真正做到让学生拥有一颗爱心,并让爱心种子在他们的心田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结出累累硕果.由此,我相信:用爱心和智慧,可以创造奇迹.爱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教师在教育上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来自教师的爱是学生积极进步的动力,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也是照亮学生未来的明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港湾.  相似文献   

10.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要有耐心、责任心、真心、更是一种为学生多层面的服务;在对学生爱的教育过程中,一切用心呵护,一切源于爱,辅导员的教育,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它更需要的是一种教育智慧,只有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体会、感悟、探索才能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严爱有加的艺术,它需要诚心、爱心、耐心与匠心的结合,才能开启成功的大门,让学生在爱的天空下自由快乐的成长.把握教育的艺术,应努力在几个"三"上下工夫. 一、教育的艺术需要有三张脸:红脸、黑脸和白脸 1.做红脸式的关羽,宽容爱护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术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要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来走路."几十个学生组成的班级就是一个浓缩的小世界,家庭有贫富之分,家长地位有高低之分,学生基础有好差之分,学生习惯有好坏之分,学生个性有内向外向之别……面对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学生个体,以及千变万化、千头万绪的教育问题,教师应该怎样智慧巧妙地把爱洒向每种类型的学生,怎样睿智巧妙地解决纷繁复杂的教育问题呢?  相似文献   

12.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师爱不是给予和付出这么简单,它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基于"爱学生"的教育艺术,是细节的教育,是要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像一株株幼苗,需要阳光、空气、雨露,他们的成长更需要老师、家长、社会的关心、呵护。一个孩子,在充满斥责挑剔的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一项需要投入情感的事业,师爱,不仅仅体现在教师付出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师爱。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采用"爱而不溺,严而不苛"的不同教育方法,以师爱轻轻叩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引领学生向善,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育人的艺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爱的艺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有爱心的教师。人文关怀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关爱学生,关注生命是教育教学的总体目标。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学会爱、奉献爱、收获爱和享受爱。用爱的辐射来温暖学生,用爱的传递来净化学生,用爱的裂变来提升学生。让每一个教师都奉献出爱,我们的教育就会更精彩。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爱的艺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有爱心的教师。人文关怀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关爱学生,关注生命是教育教学的总体目标。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学会爱、奉献爱、收获爱和享受爱。用爱的辐射来温暖学生,用爱的传递来净化学生,用爱的裂变来提升学生。让每一个教师都奉献出爱,我们的教育就会更精彩。  相似文献   

16.
缺陷也美丽     
教育是艺术。赏识、表扬学生需要艺术;当学生犯了错误,有了缺陷时,如何将错误变为教育资源,让缺陷也美丽,则更需要教育的艺术。一“、糊涂”的爱陶行知先生当年任育才学校校长时,一位女生考试时少写了一个小数点,被老师扣了分。试卷发下来后,她偷偷地添上这一点,然后找老师要分。陶  相似文献   

17.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语言。她是付出,是给予,不是等价交换。作为一名教师,因为爱,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谛;也因为爱,让一个个单纯而真实的孩子懂得了爱,懂得了回报。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事业和教育艺术的基础。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而不是事情。事业和事情,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两者在时间、  相似文献   

18.
高尔基说过:"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而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我们老师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我也付出爱啊,有个别的后进生为什么就是不理解、不领情呢?"在德育工作中,如何让学生感受理解到老师的爱,尤其是让后进生理解到老师的爱,的确是一个难题.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让学生感受到你真心爱他(她).  相似文献   

19.
<正>《让学生看见你的爱》作者:沈丽新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说:"爱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本领,而是需要我们后天习得的能力。"当我翻到沈丽新老师的新书《让学生看见你的爱》时,我再一次深刻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爱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专业能力。作  相似文献   

20.
高社敏 《新疆教育》2013,(13):39-39
弗洛姆认为爱是一门艺术,爱是需要学习的。人类的爱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亲情之爱、师生之爱、敬重之爱等等。那么,当前幼儿园的爱心教育现状如何?我们该怎样实施“爱心教育”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