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陈至立曾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念的内涵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是教学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分为三个层次: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因而在教育教学中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随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深入日趋发展成熟起来。目前按整合的程度和深度分三个不同的层次: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开放式的,以资料为中心的课程整合;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随着整合层次的提高,信息技术会更完善地融合到课程中去,更有效地发挥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为此,教学中应尽量采用高层次的整合方法进行学科教学,本文和大家一起探讨目前信息技术与中学理科课程(主要是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教学整合的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努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教育的信息化正督促每一位教师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为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实现中学历史课传统教学模式变革,这就迫切要求实现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的整合。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曾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要求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本文从信息技术如何与课程整合入手,结合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探索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途径。  相似文献   

7.
教育信息化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标志,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思维的创造性工具.随着教育主管部门关于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文件的颁布,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成为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刘茂森教授在全国教育技术学校"十五"课题主题研讨会上说:"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的、任务与学科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整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这里明确地界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即课程的综合化.  相似文献   

8.
“努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这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就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多媒体计算机或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师生的交流工具及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因而在教育教学中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随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深入日趋成熟发展起来。目前按整合的程度和深度分三个不同的层次: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开放式的,以资料为中心的课程整合;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随着整合层次的提高,信息技术会更完善地融合到课  相似文献   

10.
范明辉 《考试周刊》2014,(8):116-116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脑的普及,多媒体已经逐步走进中小学课堂。不仅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其他学科教学中也越来越多地使用多媒体。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使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各学科有效整合,实现教育的新目标,更好地为教育服务,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与内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及目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徐珊 《中小学电教》2007,(10):44-46
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这些精神为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了政策依据,本文通过对实验的背景、思路、过程的描述和归纳,试图反映本课题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实践价值,并对下阶段实验工作的进一步深化进行了讨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充分应用,一般认为可以大略分为三个层次: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当前,高中英语教学受其语言类科目特点影响,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呈现  相似文献   

14.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越显重要。而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相似文献   

15.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做出简要的分析。一、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从目的、内容、方法到组织形式的全面变革。信息技术和教育整合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计算机使用的培养阶段、课程整合阶段、课程改革阶段、全方位教改阶段。后三个阶段通称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可以将整合的进程大略分为三个阶段: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技术投入与学生学习投入是不同的。由于大城市、小城镇、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致使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存…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曾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进行着一场意义深远的课程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学习执行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笔者在此就如何推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实践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新理念试述己见。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面对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中  相似文献   

20.
“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 ,也是当前我国正在着力研究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整合(integration)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协调、相互渗透 ,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课程整合有两层含义 :一是重视信息技术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 ,在学校课程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 ,将信息技术和学校教学课程紧密结合起来 ,使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学校课程的学习中 ;二是指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学习信息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 ,将其他学科的内容以任务教学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