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电影字幕译者来说,怎样使观众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能更好地接受通过字幕传达的信息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因此,电影字幕译者有必要将接受美学运用于字幕翻译研究之中,以揭示电影字幕的交流本质和译者在字幕翻译过程中的双重身份,并遵循"观众期待视域下的功能对等"及"跟随潜在读者"的翻译准则,针对影响观众接受电影的心理和文化因素运用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带有字幕的影视作品能够让观众更快地获取信息,同时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作品。本文以具体案例为例,分析电影字幕的特点及翻译策略,旨在为字幕翻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电影是一种具有鲜明大众性、广泛性和传播性的文化形态,也是人们了解外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和途径。事实上,很多人并不具备直接欣赏外语影片的能力。因此,作为一种新兴而又特殊的翻译模式,电影字幕翻译已经成为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在字幕翻译中,字幕翻译者基于自己认知语境中的各种知识连接起原作者与目的语观众双方,试图取得翻译字幕的关联性,产生最佳的语境效果,使得目的语观众通过字幕,以最小的努力来充分理解和欣赏电影。通过对字幕、字幕翻译的特点与原则以及关联理论对字幕翻译的解释力进行分析,基于格特"读者的责任"这一观点,我们提出"观众的责任"——观众在欣赏影片时的参与度与宽容,从而促进文化交流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梁向辉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1):127-128
电影字幕翻译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可以帮助目的语观众高效快捷地欣赏跨文化、跨语言的电影盛宴。本文从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法的角度分析了著名电影中字幕中"文化因子"翻译,以期尽力避免翻译中文化因素的缺失。  相似文献   

5.
字幕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翻译有着自身的特性,翻译中采取一定的翻译策略可以使观众充分了解电影的主题和内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以目的语观众为本,与字幕翻译的目的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本文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电影字幕英译文本为依据,分析了字幕翻译中文化负载词英译时采取的翻译策略,揭示了功能对等理论在字幕翻译中的巨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邹君 《海外英语》2014,(4):147-148,150
马丁·布伯认为,交往关系可以基本分为两种,即"我-它"关系和"我-你"关系,(I—You,I—Thou)关系。"我"与"你"诚挚的相遇或相见,在双方进行真诚的对话或交流时,会出现一个"之间(between)的领域[1]。自黑衣人3在中国上映后,其"接地气","中国化"的字幕翻译被观众津津乐道,该文主要从"我—你"关系这一领域对黑衣人3的字幕翻译进行分析,并借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其进行更深入的阐述,电影黑衣人3的字幕翻译就像是从远方来的朋友,以其亲切接地气的字幕,带给中国观众欢乐。同时希望今后引进片的字幕翻译也能借鉴黑衣人3这一典型例子,为中国观众带来更多的愉悦和快乐。  相似文献   

7.
目的论作为对传统翻译理论的突破,为影视字幕翻译开辟了新视角。文章以影片《黑客帝国Ⅰ》汉译字幕中的实际译例说明:基于目的论,字幕翻译需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译者应以翻译目的为指引,从观众角度出发,根据影视字幕特点等各方面因素,最终决定合适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外交流的发展让众多外国影视作品传入中国,丰富了国内观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一部影视作品成功引入国内主要得益于高质量的字幕翻译,本文以《生活大爆炸》的字幕翻译为例,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角度解读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并对未来相关领域字幕翻译研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字幕对观众解读电影至关重要。我国影视翻译开始较晚。作为影视翻译的一种,字幕翻译在国内的研究相对滞后,翻译质量参差不齐,缺乏行业规范。本文试从"目的论"的角度,以《卧虎藏龙》和《狮子王》为例,对字幕翻译中的文化词语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好的电影字幕能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形成观众心理上的"先行消费",成为影片质量和特色的象征,因此,人们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推出种种妙趣横生、生动活泼、独特新奇的电影字幕,激发观众的欣赏欲望。一个成功的字幕翻译应该能够深入观众的内心世界,激发观众产生丰富的联想,促使欣赏过程顺利进行。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方法加以指导,有鉴于此,笔者在分析大量译例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英文电影字幕在翻译过程中常见的语意和语势,以期在此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电影成为了各种跨文化交流活动中的一种,而电影字幕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目的语观众对于电影所要表达含义的构建,本文试图分析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目的论"在电影《楚门的世界》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以及影响其翻译的因素,从而为电影字幕的翻译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大型英文纪录片《伟大工程巡礼》(Megastructure)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National Geographic)开播以来,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强烈关注。但由于语言障碍,大多数中国观众需借助字幕翻译才能更好地理解此纪录片。与影视剧的字幕翻译不同,纪录片的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知识性,所提出的翻译要求也高于影视剧字幕翻译,因而探讨纪录片的字幕翻译十分必要。生态翻译学最早是由胡庚申教授提出,近十几年来,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支撑,采用理论探讨和实例剖析相结合的方法,着重分析了译者在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所作出的"适应"与"选择",从而验证了生态翻译学理论对纪录片字幕翻译的指导意义,并对纪录片字幕翻译的理论研究视角有所补充。  相似文献   

13.
李韵 《海外英语》2014,(5):237-238,262
近年来,影视剧字幕大量使用网络词语,古诗词等本土化词汇的趋势愈演愈烈。然而受众群体和媒体对这种"二度创作"翻译褒贬不一。因此,为了探讨娱乐化改写所带来的"添花"和"添足"的观众效应,以热门影视字幕翻译为例,在以期待视野为基础的接受理论的关照下进行研究,对完善字幕翻译工作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电影是一种具有鲜明大众性、广泛性和传播性的文化形态,也是人们了解外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和途径。事实上,很多人并不具备直接欣赏外语影片的能力。因此,作为一种新兴而又特殊的翻译模式,电影字幕翻译已经成为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在字幕翻译中,字幕翻译者基于自己认知语境中的各种知识连接起原作者与目的语观众双方,试图取得翻译字幕的关联性,产生最佳的语境效果,使得目的语观众通过字幕,以最小的努力来充分理解和欣赏电影。通过对字幕、字幕翻译的特点与原则以及关联理论对字幕翻译的解释力进行分析,基于格特“读者的责任”这一观点,我们提出“观众的责任”——观众在欣赏影片时的参与度与宽容,从而促进文化交流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石兰 《海外英语》2012,(18):168-170
喜剧类影片字幕翻译常面临归化与异化之争,直译与意译之争,尤其是近年来的网络热词争议,应从一个新视角对其翻译策略进行研究。接受美学认为,字幕翻译应以观众的审美为核心,译者应充分实现与源文作者及观众的视域融合,发挥译者主体性。目的论不仅强调目的性,还主张连贯性与忠实性,即应注意译文语境和译者主体性应有"度"。二者结合研究可得出喜剧字幕翻译应遵循简洁、连贯性与期待视域并重以及译者主体性与忠实性结合的策略。并以引起译界讨论热潮的喜剧《黑衣人3》的字幕翻译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文化全球化,外国影片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为使中国观众更好地欣赏外国优秀影片,影视字幕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优秀的字幕翻译不仅能提高观众的观影体验,而且能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西方,为中西方交流打下基础。本文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以美国优秀影视作品《楚门的世界》字幕翻译为案例,具体分析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及忠实原则在影视字幕翻译中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从而找出恰当的字幕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外来影视作品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喜爱,而影视字幕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其翻译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优秀的影视字幕翻译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而且能够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文章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以美剧《摩登家庭》为例,探析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及策略,以期对影视字幕翻译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西方文化在中国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闲暇之时观看国外影视剧。中外文化的碰撞给英语影视字幕翻译带来了挑战,而网络流行语在字幕翻译中的使用,可以增强翻译效果,丰富影片内容,吸引观众。本文以英语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为研究对象,对《卑鄙的我》《黑衣人3》《马达加斯加3》《里约大冒险》《生活大爆炸》《实习医生格蕾》等作品的字幕翻译进行分析,探讨字幕翻译中网络流行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王静华 《海外英语》2014,(18):147-148
为迎合现代社会中"娱乐至上"的泛娱乐化价值取向,近年来欧美影视剧字幕翻译的娱乐化趋势日益明显。这种翻译改写现象得到了大多数观众的欢迎与好评。该文以流行美剧《生活大爆炸》为例,在翻译改写理论的指导下,从使用网络流行语、使用古诗词和谚语以及同类翻译替换等方面来探讨相应的字幕翻译策略,以期能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影视剧字幕翻译的娱乐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谢锦芳 《考试周刊》2009,(24):34-36
字幕翻译既具有其他翻译领域的共性,同时又有其独特性。字幕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此外,字幕翻译还受观众的接受程度和文化因素的制约。作为文化交流的中介,电影字幕的译者必须充分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并且采取的策略必须以观众为中心,以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减少文化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