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潇文 《辅导员》2014,(23):51-51
前苏联作家米哈尔科夫曾说过:"读一本适时的好书能够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这句话足以证明读书的重要性。当你遨游在书籍的海洋中,为自己刚刚拾到一颗知识的金沙而感到欣喜时,你就获得了读书的快乐。很小的时候,我就认为读书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我把读书想像成为老师读书、为家长读书,总之一提到读书我就心烦意乱,我把读书当成了为别人"打工"。  相似文献   

2.
正一、"思·问·习"读书法。这是孔子主张的读书方法。即重视思考,不懂就问,提倡经常巩固复习。二、"假物"读书法。这是孔子的学生荀子所主张的。就是说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来学习。他认为人们的天资并没有多大差别,只要善于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就能缩短成才的时间。三、"精至"读书法。这是王充提出的读书方法 ,也就是用心专一的读书法。四、"不求甚解"读书法。这是陶渊明提出来的读书法。要求读书时要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五、"提要钩玄"读书法。这是韩愈提倡的读书方法。旨在抓要点,明主旨,以便直探本源,提取精粹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正前苏联作家米哈尔科夫曾说过:"读一本适时的好书能够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这句话足以证明读书的重要性。当你遨游在书籍的海洋中,为自己刚刚拾到一颗知识的金沙而感到欣喜时,你就获得了读书的快乐。很小的时候,我就认为读书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我把读书想像成为老师读书、为家长读书,总之一提到读书我就心烦意乱,我把读书当成了为别人"打工"。可是妈  相似文献   

4.
正教师是文化人,读书就理应是一种生活方式;教师是专业人士,读书就理应是一种成长载体;教师是儿童成长的引路人,读书就理应是生命之树常青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书,是永放光辉的明灯,是学校集体的丰富精神生活的源泉。读书,是一个富有智慧而又善于思考的教师借以通向儿童心灵的门径。"作为一个教师就必须是个"读书人",读书似乎应该是天经地义的,应该是生活必然的组成部分。一、教师为什么要读书1.读书可以养心身体需要滋养,心也是需要滋养的,要靠知识、见地、思维、情趣来滋养,而这些东西大都来自读书,  相似文献   

5.
田雨华 《文教资料》2010,(25):80-81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师可通过读说练写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读书的方式有多种,但教师要多训练学生,授之以方法,让学生愿读书、会读书、爱读书。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时,学生就会从书的海洋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他们的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提高,"阅读难,难阅读"这种现象就会远离他们。  相似文献   

6.
赵春燕 《课外阅读》2011,(7):313-313
说起读书真的是很惭愧,我自小就不怎么喜欢读书。小时候上学的时候,除了任务似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外,整天的疯玩,在我看来上课、做作业就是读书,根本就不知道去看一些课外书。后来升入高年级了,有阅读分析了,开始写作文,才发现自己的力不从心,心有余而力不足。幼小时没有好好的读书一直成为我的遗憾。所以,自从有了儿子以后,我就决定好好陪伴儿子读书,和儿子一起享受童年读书的快乐。  相似文献   

7.
程宝平 《中国德育》2007,2(6):52-53
作家布罗茨基说过:“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最近一次调查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仅为42.2%,这个数字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阵地。一所学校,校长爱读书,教师就爱读书;教师爱读书,学生就爱读书;学生爱读书,就会影响到家庭和社会。可见,读书的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8.
<正>青少年阶段是阅读最佳的年龄段。如饥似渴地阅读,内心就像海绵吸水,高度饱和,湿润一生。同学们,请珍惜你现在拥有的宝贵时光!一个爱好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充满灵气,行动就会洋溢着朝气,生活起来就会多些生气。好读书,自然能体会到读书好;认识到读书好,也就能培养好读书的习惯。读书可以兴业,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伏尔泰说过:"生活的悲剧不在于你输了,而在于你差一点就赢了。"  相似文献   

9.
周德藩 《教育》2011,(12):37
走进江苏省江阴市山观实验小学,你就会感到这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接近孟彩娟校长,你就会觉得她是个爱读书的人。她不仅自己爱读书,还带领她的同事们一起读书。学校已经形成了一支爱读书的教师团队,依靠这支爱读书的教师团队,引领全校学生爱读书,读好书,校园里充满浓烈的读书氛围。  相似文献   

10.
论地理教学中读书能力的培养杜木桐,王泽臣在地理教学中关于能力的培养表现在各个方面,其中读书能力在各种能力中起着奠基和引路的作用。会读书,就能增长思维、分析、综合能力,就能增长想象、识别、实践能力;会读书,就会自学,就能获得大量的知识。有了读书能力的这...  相似文献   

11.
张本良 《语文天地》2011,(19):48-49
读书是中华民族悠久而光荣的传统,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更应该坚持读书,越坚持就会越发现自己的浅薄,越读书就会越发现自己的不足。怎么办?唯有终身学习,活到老读到老,让读书思考成为我们生命的常态。一、用经典滋养心灵,让书香熏陶人生  相似文献   

12.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本文从读书、学会读书起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提出了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种热爱读书、善于读书和善于用书的浓厚氛围,就必须从学校抓起,从教师做起,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的观念,指出了读书对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正教师如何读书?这个问题在教育领域很普遍。几乎每所学校都在倡导教师读书,把教师读书作为教师成长的第一要务。似乎只要教师开始读书了,就开始成长了;只要教师读的书多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就快要达成了。其实,这是对教师读书的一个误读,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并不是教师只要读书就可以获得专业发展,读书,对于教师成长并不是万能的。这里其实涉及读书的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怎么读?一是要读出"一根桩"。教师读书并不是  相似文献   

14.
在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传统美德、彰显国学标高的今天,倡导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多诵诗、读史、明经,很有必要。要多读书,读好书,就应系统地进行书册阅读。而要自觉读书,并以读书为乐,就应深谙读书之妙。对于读书的妙处,识者皆知,方家多有高论,本文仅作些摭谈。妙处之一:经国、安  相似文献   

15.
潘幼萍 《考试周刊》2012,(70):193-193
一个美国教育家,曾对几百个出色的儿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儿童都在小学.甚至是学龄前就已经具有相对独立的阅读能力,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从很小的时候起,父母就使他们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那么。要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就要从幼儿时期就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良好的读书习惯会陪同和影响孩子的一生.使他们终生受益,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幼儿爱读书、会读书的习惯。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读书真好     
读书是人的一种权利,也是人的一种义务。如果把读书当成一种权利,那你就会感到读书真好,如果把读书当成一种义务,你就会努力读书。我在努力读书的过程中,深深体味到读书真好。读书可以识字。文字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试想一下,就可以深深感受到不识字的痛苦——不能看书,不能读报,不能写东西,甚至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所以,我们  相似文献   

17.
很多人误解了读书的意义。读书,是为了完成学业,是为了研究某个问题:如果这样看待读书,就大大降低了它的价值;如果这样理解读书,就会丢失很多东西。  相似文献   

18.
要让学生学会读书,就必须加强阅读指导。怎样利用课本资源,指导学生读好一整本书?下面就针对笔者在校“我读书、我快乐”读书节中执教的《鲁宾逊漂流记》读书交流会的收获,谈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9.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本文从读书、学会读书起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提出了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种热爱读书、善于读书和善于用书的浓厚氛围,就必须从学校抓起,从教师做起,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的观念,指出了读书对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与读书习惯比什么都重要。有了读书兴趣与习惯,孩子就可以自觉主动地去读书学习,就能提高读书学习的质量与速度,并让孩子享受到读书的乐趣。这样,就不愁孩子在学业上和做人处事方面不长进。那么,我是如何培养孙女的读书兴趣与读书习惯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身教重于言教。孙女美美从小就和我们一起过。在她四五岁看图识字时起,便在书房我的书桌旁,也给她安排一张书桌,还特地为她也做了一个小书柜,专门陈列她的看图识字等读物。自她读学前班之日起,每天和我同时在各自的书桌伏案学习。她温习功课、做作业和读课外书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