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艾思 《网球》2010,(6):85-85
我很喜欢网球,虽然羽毛球、乒乓球也都玩得不错,但是网球是最爱,因此也嫁给了一个网球发烧友,因为在学校里,只有他能赢我。我们在没结婚的时候就想过,自己将来有孩子,一定要让他打网球,最好能成为网球明星,不光我们俩有这个想法,我周围的人,他们知道我们的爱好和经历,也很期待我们的孩子将来能成为网球明星。  相似文献   

2.
一日,《网球天地》编辑部主任刘丹梅打来电话,问我能不能为“名人网球缘”写一篇反映徐寅生副局长参加网球活动的文章。由于我喜欢打网球,经常在网球场上见到徐副局长潇洒挥拍的身影,也很想有机会了解这位闻名遐迩的世界乒坛首脑为什么如此喜欢网球运动,所以便答应前去进行采访,在办公室里,徐副局长兴致勃勃地谈起了自己打网球的经历和感受─—“我的切身感受是,学打网球.很容易上瘾。”话题从徐副局长什么时候开始打网球说起,他回忆道:“70年代中期,我由中国乒乓球队调到国家体委机关工作从每日奔走在训练场地,变为整天坐在办…  相似文献   

3.
乐乐 《网球天地》2012,(1):102-103
国内青少年学习网球大致有三种背景:一是自己感兴趣、拜师学艺;二是父母对网球感兴趣,带孩子学网球.希望孩子将来能成为网球运动员;三是父母让孩子能学会一项高雅的运动,顺便锻炼身体,将来并不指望孩子在网球运动中有大作为。这三种类型的孩子,学习初衷各有不同.起初孩子或父母可能没有明确的目标,但经过三四年的基础训练和比赛.如果能继续坚持打网球,教练就有责任为孩子设定目标。  相似文献   

4.
金路  陈功摄影 《网球》2010,(6):128-130
随着网球运动的日益普及,人们开始将网球作为日常健身娱乐的项目之一。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健身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更苗条一些。如果去网上搜索一下,你会发现很多人都在询问打网球到底能不能减肥。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有的说能减,有的说不能减,有的说打网球可以把一身肥肉练成肌肉却无法降体重,有的说打网球会一支胳膊粗一支胳膊细。综合起来看,好像大多数人,对于靠打网球来减肥并没有太大信心。  相似文献   

5.
我的教学观     
李慕白 《网球》2010,(3):150-150
我总是对初学者说:每个人都能打网球的.给我两小时.我会让你们了解你们有多棒。有初学者问.学网球一定要请教练么?  相似文献   

6.
沈建球 《网球》2012,(9):108-111
1网球的教法多种多样,每位教练都有自己的教法。作为网球教练员,我们的任务是传授网球技术,让学员能尽快的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得到打网球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118名员工.人人争相打网球,参加中央国家机关网球团体赛的就有15人。  相似文献   

8.
金路  陈功摄影 《网球》2010,(10):154-155
在中国,网球陪练教练还属于三不管行业,没有任何准入制度,只要你觉得你能教球,你的客户也认为你能教球,那你就可以挣到这份钱,并且不用交任何税费。这就导致了现阶段网球培训市场的混乱场面:网上网球论坛铺天盖地的陪练帖子,各个网球场馆门前的培训宣传易拉宝,还有无孔不入的小广告。许多本来不会打网球的人,也会看到这个巨大的市场,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加入进来。今天的X教练,就是其中一位。  相似文献   

9.
《网球》2006,(12)
几年前我曾在专栏中写过一篇关于我的儿女迈克和凯蒂的故事。现在我想再次提到他们。当他们出生时,我的妻子凯丽和我都热切地盼望他们能进入这项对我们有无限意义的运动,但他们没有。那时,我写下了:"我们应该允许他们拒绝参与一项令人激动、可以令他们终生受益的运动,还是强迫他们去打网球呢?我们已经看过那么多父母强迫他们的孩子做违背意愿的事。最终导致的只有两件事:他们会永远不再碰那个东西;第二,也是更严重的,就是极大的破坏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所以,尽管我们这个家庭有3个职业网球人(父母与祖父都是吃网球饭的)和一个网球俱乐部,迈克和凯蒂都没有选择网球。  相似文献   

10.
赵晓恬文   《网球天地》2011,(10):134-135
我是一个新手,学打网球有两年的时间;妈妈是个老手,球龄十余年。我和妈妈都打网球,可我们打球的历史和风格截然不同。妈妈全凭对网球的执著和热爱自学成才,《网球天地》杂志就是她的老师。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是“游击队长”。经常看妈妈打球,我也多少领会了这个游击队长的打法。  相似文献   

11.
褚松 《网球》2010,(5):170-171
网球运动.这个产生于西方的“雕虫小技”.正在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近期女子职业选手的耀眼表现而越来越被大众所了解和关注.打网球也慢慢成为很普遍的健身运动之一。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网球的长足进步和快速发展呼唤着与之相对应的网球文化。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熏陶下,中国式网球,简称“中式网球”必将会登上世界网球历史的舞台。  相似文献   

12.
木鱼 《网球》2008,(7):108-109
虽然专门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并不多,但对于打网球的人来说,却很有实际意义,很多打网球的人肯定平时对此也有一些思考。其实,大家早就达成了共识:多参加一点不同类型的运动有益无害,因为没有任何一项运动能给予身体全方位的同等锻炼。网球虽然被归为全身运动,但在很多方面它仍可以从其它运动中获得帮助。  相似文献   

13.
凡是大牌的职业选手,在比赛中—般都能够自始至终保持着高度专注力,这和他们在平时练习乃至生活中养成的良好习惯分不开。即使将来目标不是成为职业选手,但是,只要喜欢打网球,经常进行网球运动,那么你也应该具有几分网球运动员应该有的范儿,那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网球爱好者。那么,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些什么呢?——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4.
朱茜 《网球》2012,(10):160-163
青海,这个72.23万平方公里的西北大省,平均海拔超过三千米,每年仅有六个月的气候条件适合打网球。但这些客观条件并不能阻碍青海的网球发展,在近五年的时间里,青海人用巨大的热情为网球注入一个巨大的能量,而它的发展速度更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5.
是否曾经有人对你说:”网球算什么啊.它根本不算是个体育项目,我也可以成为网球高手。”至少我已经无数次听到过这种论调——包括普通的体育爱好者,以及某些自认为对体育比较懂行的人都这么讲。每次我听到有人说打网球”很容易”的时候.心里都感觉不舒服。  相似文献   

16.
胡力涛 《网球》2010,(5):144-144
网球在中国的普及推广既是自下而上的,有时也是自上而下的。“健康杯”在1979年的创立,得益于万里、张百发等喜爱打网球的老同志的倡议.取名“健康杯”的寓意.也是希望大家能通过打网球保持身心愉快老有所乐.最初的参赛选手也仅限于那些中直机关或北京市政府的老干部.可以说“官方色彩”很浓。  相似文献   

17.
金路  陈功 《网球》2008,(4):88-91
一个教练教一种动作?你是否还在为到底该模仿哪位球星的动作而苦恼?刚开始接触网球的朋友们一定会有上述疑惑。其实,网球的各项击球技术都有相通的地方,我们只需把重要的环节牢牢把握住,其余的花架子完全可以随心所欲,不必拘泥于某某教科书的死板动作,打网球又不是做广播体操在这个充满个性,流行DIY的时代,我们完全可以打造出合理而又具有自身特色的某氏击球。下面,我们结合当今网球女王海宁的技术动作,来一起将打网球的七大要素牢记于心。  相似文献   

18.
谢明 《网球》2013,(12):108-110
京山人爱网球,就把网球烧成火,筑成碑,开会的时候,京山县副县长、京山县网球协会主席钱先斌说了以下一些情况:这里的县委班子有四个领导同时抓网球工作,县长是网球办公室组长,这里的社会名流都要抢着进网协,竞争不多的副主席职位。全县有两万多人打网球,几乎所有有条件的单位都建了网球场,县城里有三百片网球场,平均不到两千人就有一片网球场。每年每月都有比赛,有的业余比赛都有二十年的历史了,县里为网球公园投资了1.84L,为网球节投资两千万,京山需要高水平的网球人才,也需要高水平的网球赛事……  相似文献   

19.
专家信箱     
1.我和爱人都是网球爱好者,同时参加一个俱乐部,已具有一定的网球技能。我们有一个两岁的孩子,非常想从他小的时候就培养他打网球,所以请问,小孩子的网球启蒙最佳年龄段是几岁到几岁?以怎样的手段和方法来引导他们打网球最好?(上海/方明俊)答:你们的想法很好,从小培养孩子打网球当然是最理想的,但也不是越早越好,现在孩子才两岁,太小了,不要太急。随着网球  相似文献   

20.
网球,还大腕     
《网球》2006,(11)
我说的是达文波特。俺一直觉得,一个美眉要会打网球,这本身就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如果要还能把网球打到世界第一的高度,那真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最关键的是,她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地打球——混个脸熟,最终能在网球圈被称为:大腕。这,更是了不地了。哎,俺是没当过大腕,所以,就从未体验过大腕那种前呼后拥的牛 B 感。想必,那应该是种很爽的感觉吧,恐怕咱们老百姓一辈子都是没这个机会咯。但是,俺今天有幸见到了,一个正在体验大腕感觉的人。这是一个岁数不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