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这次是我继1998年以来第二次参加全国业余网球大赛暨业余网球晋级赛总决赛,去年虽然没来,但也关心了一下比赛的结果,从获奖名单上来看,好像水平跟前年差不多,可今年却是比想象中高了许多,在小组赛阶段,就有几场水平很高的较量,原因很简单,这次来参赛的不全是业余选手,而其中有一部分是原省市队包括中国台北的退役选手。 由于这些退役选手的参加使比赛上升到了另一个水平,它到底是个什么性质的比赛成为参赛的业余选手们最广泛的话题。因为大赛本来就冠有两个名称,一个是业余网球大赛,而另一个是晋级赛总决赛。所以来这里比…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近日出台的《全国业余网球晋级赛试行办法》,任何网球爱好者,非现役网球运动员、教练员和从事网球专业训练退役满5年者,只要身体健康,均可报名参加业余网球晋级赛。 晋级赛共分9级,1级为最低级,是业余选手一参加比赛就具备的级别,9级为最高级,是最高水平业余选手的终身荣誉级别。业余选手需从1级开始,按照比赛成绩的积分逐步晋级;晋级赛设男女各子个年龄组,业余选手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报名参加相应年龄组别的单打或双打比赛。  相似文献   

3.
无论职业选手还是业余选手,要想获得好的比赛成绩笑到最后,除了有过五关斩六将的技战术实力外,在连续持久的比赛中,如何保证自己场场比赛都有充沛的体力和良好的竞技状态也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些方面的准备工作则相当有讲究。  相似文献   

4.
"在职业网球的竞争中,95%是心理的较量。"……康纳斯"网球是一项智力游戏,是两个思想的比拼。"——萨芬网球是一项综合性体育运动。不能光凭聪明的头脑和出色的运动能力来取胜,还应依靠技战术的发挥。比赛中的心理素质,如情绪的控制能力和心理的承受能力等也是取胜的重要因素。当两名运动潜力和技战术实力相当的选手比赛时,胜负往往取决于心理因素,如自信心、决心、意志力和注意力等。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是培养优秀球员的基础,但同样需要心理素质的训练和培养,才能达到完美。网球不只是将球打过网,或发球、截击而已,参与者要会运用头脑。成功的球员,并不是天生就拥有网球运动所需的体能、技战术和心理,而学习、理解和掌握心理技巧更是因人而异。以下是一些成功球员常用的心理技巧。  相似文献   

5.
现代网球比赛的实质不仅是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体能素质和心理等方面的能力较量,更是比赛中运动员各项战术谋略应变才华的较量。随着竞技网球运动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运动员之间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的差距也在日益缩小,网球竞技过程中运动员战术谋略运用水平高低,往往是决定比赛的胜负关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2010年9月新晋升全满贯的选手纳达尔与“天王”菲德勒之间进行技战术分析比较,以期发现竞技网球制胜中孙子谋略思想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全国网球巡回赛是中国网球协会顺应国际网球发展趋势而推行的与国际职业网球接轨的赛制。此项改革实施七年来,对中国网球运动的发展、竞技水平的提高、优秀后备人才的成长都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由于比赛实行了“不限年龄,不限国籍、不限专业或业余”的三不限政策,从而吸引了众多的职业和业余选手,尤其是去年男子项目和女子项目的分开,更加有利于国内外各种选手的参赛。现在每站比赛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100多名选手参赛。 全国男子网球巡回赛代表了目前国内男子网球的最高水平,我国的众多好手如李思、朱本强、张宇、杨净竹…  相似文献   

7.
业余选手参加职业比赛,这是天方夜谭吗?这绝对不是笑话,麻雀也能飞上天。4月中旬在浙江台州进行的两站国际男子网球希望赛,就有两位业余选手,他们是大连的何政健和河南南阳的孙旭松。 业余选手参加职业赛事在国内还比较少见,因此引起了较大关注。我赶到赛地时,还没见到这两位业余选手,就已经先从裁判那里了解了一些情况。有人对他们的行为表示不太理解,因为他们的水平实在不体面,即使在业余圈中也只能算中下游,根本无法与职业选手抗衡。而裁判长陈述则认为应该保护和支持这种热情。还有的人认为,花100元报名费,让职业选手陪着自己玩,也挺划  相似文献   

8.
《网球天地》2020,(2):80-81
12月15日,为期两天的2019年金地网球大师赛在深圳金地网球中心落下帷幕。本次比赛共设男子单打、双打两个比赛项目。同往年一样,比赛吸引了来自两岸三地众多网球好手。前赛事单打亚军陈奕达和许帅,双打卫冕冠军王介甫/彭贤尹,职业现役选手陆鹏宇、谢政鹏,退役老将周晓斌、冷昀昊,新说少年选手李文茂、侯天昊,新老朋友欢聚一堂,共襄盛举。  相似文献   

9.
金路  陈功 《网球》2011,(11):92-95
网球比赛的一大难点,在于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它不像足球篮球比赛那样,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谁获得的分数多,谁就赢得比赛。网球比赛只要没有拿下赛点,比赛就仍将继续下去,同时还有被对手反败为胜的风险。这不但给电视转播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对于参加比赛的选手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职业选手毕竟有系统完善的日常训练,所以比赛的强度或许还能应付的来。但是对于业余选手,体能有可能成为左右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2002年上海网球大师杯赛是当今男子职业网坛最高水准的顶级赛事,汇集了世界男子网坛最优秀的职业选手。这些选手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技战术能力,代表着当今网坛最高水平,引领着当今职业网坛的主旋律,预示了未来世界男子网坛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网球运动中的饮食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家常看到职业网球运动员在交换场地时,大口大口地喝水。有时还吃点香蕉什么的。就一般道理而言,适宜地补充营养能对耐力和力量有一定的帮助。 但千万不要被职业选手的行为所误导。作为业余选手,则应根据自己的个人需要来决定在比赛中饮用或食用哪些更适合于自己的饮料或食品。下面让我们分析一下职业选手经常使用的八种营养物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公开赛时代     
王璐 《网球天地》2009,(6):128-128
网球的公开赛时代开始于1968年,大部分世界级赛事向职业球员开放,允许他们和业余球员同场竞技。 公开赛时代之前,只有业余选手才有资格参加世界上最有声望的比赛,包括四大满贯,这就将许多顶级选手排斥在外了。  相似文献   

13.
金路  姜弯弯摄影 《网球》2010,(11):104-109
在今年中网女子单打首轮比赛中,来自日本的选手伊达公子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以6-0、6-4直落两盘,击败比她年轻12岁的西班牙选手加里奎斯。如果是在1996年后才开始接触网球的朋友,有可能并不知道伊达公子这位选手,因为生于1970年的她,在那年已经宣布退役。当人们已经渐渐忘掉这位曾经世界排名第四的选手时,在丈夫的鼓励下,伊达公子于2008年复出,并且在38岁的最后一天,成为现役选手中年龄最大的WTA巡回赛冠军,续写着她不老的传说。如果说在上世纪90年代,打进除了美网之外其余三大满贯赛事的四强、打败过格拉芙和达文波特等世界第一是偶然的话,那么在复出之后,在年近四十岁的高龄先后战胜萨芬娜、莎拉波娃和汉图楚娃等现今女子网坛一等一的高手,就一定有其必然的原因。1米63、四十岁、亚洲人,这些资料足以让我们对她的网球技战术产生兴趣,看能否从中找到适合亚洲人以及业余选手的优点来借鉴。  相似文献   

14.
陈述 《网球天地》2008,(2):87-87
相比壮观的奥运场馆,选手和比赛其实才是奥运会的核心部分。作为一项职业化程度非常高的赛事,奥运网球和职业网球有很多或融合或矛盾的地方。本期,我就着重为球迷们介绍一下奥运会网球比赛参赛资格的界定和奥运会网球赛事的安排。奥运会网球比赛一共有4个项目,分别是男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网球比赛计分系统的分析,揭示其对选手竞技战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今天的网球比赛早已不同以往,在最近的印象里,似乎没有哪一周我们不会听到选手受伤,或者旧伤复发的消息。相反,在冠军巡回赛(即元老赛)中,那些退役的名将们周游世界,在友谊赛和表演赛中奋力拼搏,使观众开心。  相似文献   

17.
在网球比赛中,决定比赛胜负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技术水平、战术意识、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在中高级的业余比赛中,技术水平和战术意识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在职业水平的较量中,在技术水平和战术意识很高的情况下,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在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战术意识的问题。大部分业余选手都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那就是在比赛中,脑子里什么都没有,不知道比赛是怎么打的,也不知道该怎么打,赢球不知道是怎么赢的.输球也不知道是怎么输的。通常人们会说他的心理素质不行,或比赛经验太少。如果是第一二次参加比赛…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体育是一项价值惊人的产业。但构成这项产业的重要因素——运动员,何时退役或退役后干什么,完全由运动员自己决定。而退役后的收入多少,则根据各人的知名度和商业价值“随行就市”。美国没有运动员保障制度一般而言,职业选手退役后的前景比较光明,因为在其职业运动生涯中已经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后半辈子基本不用为生计发愁,所以在选择退役后的道路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而定。而业余选手平时参加比赛的机会不多,再加上业余比赛的出场费也相当可怜,因此他们在其运动生涯中  相似文献   

19.
中外优秀网球女子运动员技战术特征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录像观察法,对2008年温网大威廉姆斯、郑洁全部比赛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在总结现代网球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比较中外优秀网球女子选手技战术特征,进一步明确我国女子网球技战术发展方向和技术风格。以期提高我国女子网球竞技水平,缩短与世界网球强国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目前世界排名前五位的女子网球选手在2012年温网和2013年澳网比赛中的比赛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几位选手的技战术特点,总结目前世界女子网球技战术的发展趋势,为女子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