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选手的教练用阶段学习法和阶段训练法改善爱徒的技术,业余选手也同样受用。我们知道,在没有比赛的时间里,每位球员也在不间断的进行训练,最高水平的运动员也不例外。费德勒也要通过努力不断完善自己的各项技术。在托尼·罗切执掌教鞭的那段时间,他一直在帮助费德勒增加不同的击球组合。而康纳斯也在穷其所有地帮助晚辈罗迪克提升网前技术。冈萨雷斯的恩师拉里·斯泰凡奇不但帮助徒弟提高击球的连贯性,还努力改善上  相似文献   

2.
《网球》2013,(11):84-85
对于正手击球到位前的最后一步,可以是右脚着地,也可以是左脚着地。德约科维奇此次击球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准备,因此是在先用右脚站定之后,又用左脚将站姿调整至最舒适的击球位置。德约科维奇引拍过程中拍头高于头部。他的左手帮助右手将球拍推至身后,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侧身动作流畅充分。他的下巴能够碰到左肩就是做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3.
王励勤的战术发挥主要是在相持阶段中,依靠强大的击球质量取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的下降,需要他在运用战术时更加灵活巧妙。在本组图中,王励勤处理球时经过精心策划,击球没有过多发力,而是通过连续的落点变化击垮对手,可见他对乒乓球的理解还在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4.
林哲生 《网球天地》2009,(10):94-97
击球时间早和快速的脚步移动,是费德勒的两大利器,因而他能够创造出多变的击球选择。而他也常利用击球组合,例如削球给对方反手位,待对方回球稍高,立刻闪身用正手攻击,或是利用大角度正手击球制造出机会球。费德勒在球场上的站位,也是尽量取得平衡,并且不让对手占据良好的位置。所有这些战术的实现,都需要技术方面的支撑。下面,在欣赏费德勒精湛球技的同时,简要地解析他的击球技术,也许某些技巧会令我们茅塞顿开。  相似文献   

5.
马韬 《网球》2012,(9):12-12
如果要以一个词来总结今年的北美赛季,“退赛”无疑再合适不过。与奥运会背靠背进行的罗杰斯杯首当其冲成为“重灾区”,缺席了奥运会的纳达尔早早挂起免战牌,瑞士天王费德勒的退赛理由是“过长时间连续征战,需要时间做休整”,除这两大天王之外,费雷尔、孟菲尔斯、罗迪克以及沃达斯科等名将都没有出现在参赛名单中。  相似文献   

6.
快速相持中的侧身正手攻 在快速的相持中,如果没有充裕的时间侧身,则需要把重心直接转移到左脚,上半身稍后仰、转腰、引拍,在击球时要保持好上半身的平衡,这样才可以合理地击球。  相似文献   

7.
张凡  姚远 《乒乓世界》2008,(2):118-120
击球的五个环节:判断、击球位置、击球时间、击球距离和调节球。这个内容我的师傅岑淮光以前讲过,《乒乓世界》也发表过,但这么多年我还是有一些新的体会。我和他讲的题目一样,但讲的东西不完全一样。这是一些打乒乓球的基础性道理,希望能够对选手潜力开发、加强理论知识有所帮助。我希望大家不要完全凭感性打球,而是用“理”来打球。  相似文献   

8.
纵观世界乒坛发展史,无论什么时期,何种打法,要想登上乒坛的最高领奖台,在比赛中均离不开一个准字,没有命中率就谈不上快、转、狠、变,更想提高命中率应具备以下几点: 一、击球时间 击球时间,是指球落台点经上升下降的这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中,可分成上升、高点和下降三个时期。找好和固定击球时间有助于提高命中率,现就快攻、弧圈和削球类,谈谈不同的击球时间。快攻类:正手攻球,在近台对攻时是击球的上升期,在中远台  相似文献   

9.
金路  陈功 《网球》2011,(10):102-107
在上期杂志中,丁教练帮助大家改正了正手击球中的错误动作。本期,他继续为我们指出初学者在打反手(单手反拍、双手反拍、单手反拍削球)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在上期杂志中,丁教练帮助大家改正了正手击球中的错误动作。本期,他继续为我们指出初学者在打反手(单手反拍、双手反拍、单手反拍削球)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弯曲击球棒     
自从十九世纪发明棒球运动以来,其规则已有了许多变化,但唯独击球棒还保持着原样。最近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体育器械规范会上,首次展出了一家生产击球棒的公司所生产的一种新型击球棒——弯曲击球棒。这种弯曲击球棒,在手柄处有一个19度的弯曲,其目的并不是帮助击球员将球击得更远,而是帮助他抓准战机,  相似文献   

11.
反冲、反带弧圈的技术要领 身前击球从图3、7、12、17中均可看出.王楠的正、反手击球都是在身前完成的,其好处在于:击球难度小、速度快、可以由后向前地用上重心和腰部的力量。身前击球需要还原快、让位快.用重心和手臂迎前击球。尤其在对付高难度的弧圈球时。身前击球是前提和保证。 击球时间 从弧圈球相对我方的反弹规律看.从上升点到最高点至下降点是一个来球旋转作用渐强、回接难度渐大的过程.因此击球应选择在适宜的时间进行。上升早期球的反弹过低,冒险系数过  相似文献   

12.
邱友益 《网球》2010,(6):60-65
假如我们把红土比作斗牛场的话,那么纳达尔肯定是最好斗的一头公牛,他自己无数次描述过他是怎样享受比赛的刺激,而沃达斯科,肯定就是第二头。  相似文献   

13.
本篇我们为您呈现的是双打比赛的另外一套经典战术——抓空当。这套战术相对于“压相同落点”来讲难度更大。后者需要根据同伴的回球落点去选择击球路线,而前者需要以判断对方的跑位为基础瞬间出手。其准备时间更少,对击球者的要求也更高。双打比赛中的拼抢比单打还要凶狠,特别是在男子比赛中。该组图解中,虽然每人只触球一次,但他们都在寻求为同伴创造上手进攻的机会。许听接发球摆短后,陈虽然没有机会进攻,但他采用了快速劈长的技术,意图上是想主动逗住对手,为同伴马琳创造反拉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排球是空中截击、集体配合、隔网对峙、进攻和防守相互转换的一项运动项目:由于球在于中没有停留时间,而且球速较快,双方隔网进行对抗,比赛的双方都想用最有效的进攻致对方于死地。出于击球性质的限制,球在手中没有明显的停留的时间.所以各种击球没有考虑的余地.只能凭借运动员对来球的性能瞬间的判断,并作出相应的击球动作来完成  相似文献   

15.
加强前臂和重心的作用 这项技术一般是在相对被动的局面中,运动员想要给球增加质量时使用,特别是在反撕弧圈球的环节。由于时间有限,手腕不能充分引开和外展,所以需要通过前臂和重心的帮助去发力。而反撕的球点都比较靠前,前臂也没有太多的空间去延伸发力动作,所以通过重心起伏和改变前臂的发力方向也可以达以增加击球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serra 《网球》2010,(5):26-29
蒙特卡洛的土永远都是那么猩红,那里始终都在期待一场壮烈的厮杀。没有任何语言,夺冠后的纳达尔仅仅用泪水,就可以将决赛的气氛变得浓稠。纳迭尔从没有轻视过对手,他从没有想过沃达斯科会成为他十连败俱乐部的首个会员,他所做的,只是不顾一切地奔跑。与其说他是尊重比赛,倒不如说他在尊重自己的双腿。生而为跑,这是关于纳达尔战术和斗志的最合理解释,即使是他去年法网五连冠的破碎也未能让奔跑停止。  相似文献   

17.
打好机会球     
网球比赛中,你的目标就是迫使对手回出浅球任你进攻。实现这一点,你需要通过大角度的击球和较深的回球调动对手。而当一记浅球真的出现时,很多球员经常会感到无所适从, 这一幕,我已经见过多次,甚至有时在职业比赛中也曾上演过——球就在那里等着球员进攻,可这位球员猛击一板之后,球应声落网或是明显出界。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这位球员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在其击球之前就已经想着后面的事情了;也可能他对这板进攻的考虑时间过长,以致于击球时犹豫不决;还有一种可能是他对进攻时机的掌控并不好,击球过于急促。  相似文献   

18.
规则杂谈     
一、谁该呼报? 无论是业余还是专业的双打比赛,在没有裁判员的信任制中,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明明看到对方在球还未过网就去过网击球。当你呼报他过网击球时,他却认为你是多此一举。你此时恐怕很难接受,但你的对手自认没错。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网球天地》2009,(4):10-10
沃达死磕 我原本对他知之甚少.如今却为他痴迷。他虽然已经是标准的中生代球员.成名却只是在近两年间。最让我不能接受的是,被大家广泛认知的原因不是因为球技,而是他的感情生活.这大概是一位职业球员的最大悲哀吧。然而.沃达斯科是个不认命的好家伙,事实证明.和安娜的甜蜜旅行只不过是伟业的途中一站.这些年他一直都在进步,虽然天赋怎样都比不上儿时好友纳达尔.但永不服输、勤能补拙的个性足以帮助他完成属于自己的一世霸业。  相似文献   

20.
数说     
《网球天地》2010,(6):24-24
1 今年ATP蒙特卡罗站是沃达斯科第一次闯进大师赛决赛,决赛失利则使他成为第一位连续10次败在纳达尔拍下的选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