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2007年红土赛季似乎已经成为纳达尔的独角戏,面对蒙特卡罗和罗马两站"背靠背"大师系列赛三连冠以及创记录的红土77场连胜,你当然可以尊称他为新一代"红土之王",但千万别再叫他"泥地专家",这正在成为一个过时的称谓,并且带有贬义。"泥地专家"的势微是国际男子网坛主流打法演进的必然结果。曾经横行于草地的发球上网打法几近绝迹后,在红土赛场的底线两端也悄然发生着一场技术革新。随着克雷切亚、科  相似文献   

2.
《网球》2012,(7):32-33
Q:你已经回到了世界第一,又获得了全满贯,但诸如纳塔斯、桑普拉斯、罗斯维尔这些男子网坛的传奇人物都没有获得这份荣誉……现在回头看看职业生涯的每一步,你是如何看待自己所得到的一切?A:这是一个漫长的旅程,从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启了,而现在也远没有结束。你知道,我并不是坐在这里来叙说自己这辈子的荣耀和辉煌,我还远没有到那一步。你们之所以说我的幸运,多半是因为我的第四个大满贯就给我带来了全满贯。我是有点幸运,但我始终相信我能做得更好,我相信我可以成为更优秀的选手,无论是在红土、还是草地,无论是在哪一种场地下、发生什  相似文献   

3.
当莫亚、曼提拉等还在对红土场恋恋不舍的,桑普拉斯和鲁塞德斯基已经迫不及待想要闻一闻熟悉的青草芳香了。在漫长而又折磨人的红土赛季后,快速球场的高手们终于可以在心里高呼一声万岁,温布尔顿快点到吧!当然在温网之前,他们也需要一番热身。6月的3场重要草场赛事不仅为他们提供了重建信心的良机,也为一批黑马搭建了表现自己的舞台。  相似文献   

4.
失位的天王     
serra 《网球》2008,(9):72-75
我们可以说那是四年,然后也可以换算成237周,在如此漫长的时间,清醒的费德勒一直在掌控除了红土的一切。但从今年的澳网开始,他慢慢褪去他身上的所有光环,2008年8月1日辛辛那提的惨败,使他最后失去了保住排名第一的可能,世界排名第一,实际上已经是围绕他的最后一道象征性的光环,那个时刻,上帝把费德勒的终极终结者指定为卡洛维奇,那个和他在前6次比赛中无一胜绩的巨人,竟然在第七次战胜了他。  相似文献   

5.
yanan 《网球天地》2014,(5):14-17
我一直都很喜欢看红土比赛,因为先入为主很重要,最初开始看网球的时候正好就是欧洲红土赛季,去过的网球赛事也以红土居多。不久前,法国网协首次在中国举办法网青少年外卡赛,让我对红土有了新的认识,也了解到了法国人对红土的痴狂,他们希望全球都能来一次红土热,罗兰.加洛斯的红土扩张路已经从巴黎走到了北京。  相似文献   

6.
胡力涛 《网球》2012,(7):154-154
看今年法网有两点感受:一是开始阶段觉得挺乱,二是不管开始多乱最后还是归于一统。红学会也有俩意思:一是纳达尔可以挑头成立一个红土学术研究会;二是连莎拉波娃都已经把红土学会了。  相似文献   

7.
红土反串     
serra 《网球》2012,(6):25+27-31
如果没有纳达尔.红土专家这个词语会很快消失.其实它也确实消失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纳达尔在夺得澳网,温网和美网的时候,他提醒着我们场地的边界原来可以如此轻易地去抹杀,他从未安心干红土之内,所谓的专家其实就是一个贬义词。纳达尔突破于红土之外的时候,也有人突破到红土之内,费德勒和德约科维奇都在满怀热情地做着这件事情。他们基本都已经做到了,BIG4的竞争再也不会因为场地而有所改变,人们不会再讨论红土场地和其他场地到底有什么不同,红土专家几乎成了泥塑般脆弱的代名词。只有当我们看到另外一个事情的发生,那就是纳达尔在失去一切的时候还会拥有红土,我们才不得不承认那条界限其实依然是存在的,那些冲进红土的人,完成的是和那些冲出去的人同样难度的反串,他们成功地找到了别的方式来替代上旋拉锯。需要说明的是,胜利并非是成功实现反串的最重要标准,最重要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天份在红土找到生存之道,那些不擅长上旋拉锯的英雄们,他们用不拘一格的胜利让红土变得更加丰富,因此,我们把他们在红土上的效果放在结果之前。能够反串红土的选手越来越多,我们以下列举的6名选手或许可以代表各种不同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红土体检     
serra 《网球》2010,(5):16-17
对于欧洲红土赛季的漫长折磨,女子选手似乎比男子选手更容易受到打击,健康而坚强的选手更容易走到最后,而技术的分量将被大大的削弱。在美国的绿土赛事家庭圈杯中。大批选手的缺赛给女子红土赛季蒙上了阴影,与之对应的是,随着纳达尔的伤势痊愈和罗迪克的突起,男子红土赛季变得魅力无穷。  相似文献   

9.
《网球》2006,(6)
1、【红土赛场】这是法网的象征。和郁郁葱葱的温布顿一样,从19世纪初期开始风行欧洲的红土赛场到了今天已经成为了传统。在这里,你需要穿上特别的球鞋,你可以优雅地滑步、狡黠地在网前放一记小球。这可以提醒大家,是红土赛事。2、【处子秀】罗兰·加洛斯球场举行的首场比赛并非法网,而是在1928年5月底进行的法英网球对抗赛。一个月后,这里才上演了法网历史上的第一场比赛。在新馆获得男女单打冠军的是法国人考赫特和美国姑娘维尔斯·伍迪。  相似文献   

10.
金路 《网球》2012,(7):40-41
正如大多数人预料的那样,纳达尔几乎毫无悬念的第七次在法网夺冠。这一纪录或许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人打破,纳达尔已经超越了所有前辈,成为名符其实的红土之王。纳达尔在红土场上的优势到底有多大?怎样才能打败他呢?  相似文献   

11.
童可欣 《网球天地》2012,(6):141-141
本该热情如火的红土赛季,2012年蓦然冒出个满视野清凉的马德里公开赛,红土还是蓝土?立刻成为网球界热议的话题。且不管这一具有颠覆性的创意为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和思索,马德里公开赛已然吸引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并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自顾自地挑战着权威和传统。  相似文献   

12.
世界网坛每年春夏之交进入"红土赛季",它虽然不是一个官方确认的正式赛季,却经常被人提及。究竟"红土赛季"与红土和土场赛事有何区别?是否也像"红土专家"一样暗含贬意?通过分析它的来龙去脉或许可以得出答案。  相似文献   

13.
红土的价值     
《网球天地》2014,(5):8-12
罗兰.加洛斯的红土球场,对国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三年前,李娜手捧苏珊.朗格伦杯的情景仍历历在目,罗兰.加洛斯离我们近在咫尺,仿佛触手可得;然而离开红土的最高殿堂,一切归于平静,遍布欧洲的红土球场离我们又似乎遥远无比,动辄七八百甚至上千的时租让它在国内不接地气,不仅球迷望而却步,广大的青少年球员也无缘在“最棒的场地”上追梦。随着法网青少年外卡赛首次落户北京以及法网的临近,红土的价值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网球》2012,(4):64-67
李娜在法网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或许会为中国的红土球场带来新的契机。无论是青少年培养、还是竞技训练,无论是用于综合性场馆的功能拓展,还是房地产商或者私人会所的整合包装,红土球场都是未来中国网球场地建造领域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红与黑     
胡力涛 《网球》2010,(6):170-170
与硬地和草地相比,红土地表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清晰的球印可以作为判罚依据,其次就是有很多不规则的弹跳可能影响比赛结局。今年的欧洲红土赛季里.男子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清晰的球印”,纳达尔又回来了;而女子方面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不规则弹跳”.谁也无法预判不听话的球儿在法网会跑向哪里。  相似文献   

16.
当贾斯汀·海宁5年内第4次捧起苏珊·伦格朗杯的那一刻,她已经在法网女单冠军榜上超越了桑切斯和塞莱斯,追平威尔斯·穆迪,前面只剩下埃弗特、格拉芙和考特这三个最伟大的姓氏,也许还包括冠军奖杯上那个伟大的名字(苏珊·伦格朗在1925年之前,法网只允许法国俱乐部选手参加的时候4次夺冠,1925年和1926年又连续捧杯,所以有的资料把她的法网夺冠次数算作6次,有的算作2次)。法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1年,女单首次举办于1897年,1925年“公开”,1968年进入职业化年代。上百年来,越来越多的“红土之王”在巴黎加冕,如果说纳达尔前面只剩下博格一个赶超目标,那么海宁是否已经,或者即将成为历史上最优秀的女子红土选手?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青少年网球在红土场地的训练效应,该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对近些年来网球训练的发展对青少年网球红土训练的整体训练效应进行总结。结果表明:红土球场的特性具有球速慢、地面软等特点。相对于网球硬场地,在运动初期进行红土场地的训练更能够发展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专项技术和战术能力。但在红土球场上的训练也需要注意一些相应的问题,以达到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从四月中旬直至法网结束,这段时间是网球的红土赛季。在红土场上,每一分比赛的拍数会更多,相持时间更长,选手也需要更多的跑动。所以,场上移动和步法对红土比赛至关重要。先问你一个问题:你花了多少时间来提高自己的移动技巧?接着你再自问几个问题:"在场上,我是否感觉我可以够到每一个球,或者感觉我正在冲向对手的击球?我是否感觉我正在等着来球,或者说总有足够的时间来击打来球?"  相似文献   

19.
崔伟 《网球天地》2013,(6):62-65
罗兰·加洛斯是法国网球公开赛的举办地,也是每年红土赛季的高潮,更是无数球迷朝思暮想的红土网球圣殿。如今,中国球迷不用走出国门,也能欣赏到纯正的红土赛事,从去年开始,一条“昆明安宁温泉半岛举办红土挑战赛”的消息在中国网坛不胫而走。今年4月27日-5月5日。成功举办2013ATP中国国际网球挑战赛(安宁站)后,温泉半岛终于有底气嘁出——打造中国的罗兰·洛斯。  相似文献   

20.
每年5月的最后一周,朝圣的网球迷会蜂拥至罗兰·加洛斯,感受红土场炫动的激情,而网球选手们也会在这个红土的最高殿堂争夺至高无上的荣誉。如果说全英网球俱乐部的桂冠镌刻着网球传统中的优雅和高贵,那罗兰·加洛斯则完美地诠释了网球运动不可更替的浪漫和激情。就像优美的滑步在红土场上留下的令人醉心的痕迹一样, 在这片孕育无限可能和希望的火红土地上,有太多的人留下了令人惊叹的印迹,成就了罗兰·加洛斯色彩斑斓、浓郁深厚的魅力。英雄众多,无法一一描述。本期精选7 位在红土上叱咤一时、风采独具的王者,他们开创的王朝有的已经远去,有的刚刚结束,还有的正在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