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粉碎“四人帮”,科学得解放,新闻科学更加如此。这一方面是新闻事业作为一种宣传工具,受到他们的严密控制;另一方面,新闻学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更经不起他们的摧残。科学的对立面是封建专制主义、蒙昧主义、迷信和盲从。“四人帮”的覆灭,给新闻科学研究工作者解除了“四人帮”强加的枷锁,但是我们还要解脱自身的绊脚索才能前进。我们既要消除资产阶级的影响,也要扫除封建主义的治学路线的毒害。孔丘的“述而不作”;董仲舒的罢黜百家之言,独尊儒术;朱熹的注疏学派,只许背诵前人的语录,不许有所创见。几千年的恶习根深蒂固,加上林彪、“四人帮”狂热的提倡和推行,使人们不能不或  相似文献   

2.
提出“报纸应以发表新闻为主”前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我在上海解放日报主持工作。这时,清查与“四人帮”篡党夺权有关的人和事,已告一段落,新闻业务的改革尚待起步。我们在揭批“四人帮”利用报纸大搞“阴谋文艺”与“影射史学”的同时,还批判“四人帮”的“造谣新闻”,重申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原则。在“实...  相似文献   

3.
粉碎“四人帮”三年来,新闻工作在不断发展进步。实践终将推动理论研究的发展,近来关于新闻学理论问题的议论也多起来了。尤其引人注意的是不少新闻业务机关开始注意新闻理论研究,这使我们对新闻学的发展平添了极大的希望。这是新闻学得到了较多的承认的一种表现。原来,新闻学作为一门科学似乎不那么被普遍承认。在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教育工作者中都曾有过“新闻无学”的观点,有的甚至断定新闻学不可能形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是可  相似文献   

4.
“四人帮”造谣新闻的反动实质王、张、江、姚“四人帮”为了推行他们的反革命政治纲领,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利用手中掌握的舆论工具,大造反革命舆论,既大搞阴谋文艺和影射史学,还大搞造谣新闻。在他们严密控制的报纸,广播,电视里,通过无中生有,凭空捏造、颠倒黑白、改头换面等各种卑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探索新闻改革过程中,议论了这么一个问题:工厂生产物质产品,要讲经济效益;报纸是精神产品,也应该讲求宣传效益。提高宣传效益,是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我们报纸探索新闻改革,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始的。粉碎“四人帮”不久,报纸批判了“四人帮”的“造谣新闻”,开始扭转了“假、大、空”的宣传作风,逐步取得了读者的信任。但是,读者仍然认为报纸“没有看头”,批评报纸“天天都是老三篇”(一个版三篇长报道),“报纸杂志化,新闻文章化”,“新闻无事实,读报读标题”(看了标题就晓得你  相似文献   

6.
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遭受多年迫害的老作家获得了解放,他们的作品应该再版,一些被害至死的老作家,更应该为他们编辑出版文集,被“四人帮”封锁了十几年的中外古典文学名著也要出版,这都是我们不能推卸的责任。但是作为文学出版单位,我们还是应该以抓新的创作为主,首先应该出版反映当前现实生活的各种不同体裁的新创作,例如揭露“四人帮”、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斗争,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三十周年的大庆,作为一个新闻战线上的从业人员,我建议:报纸多登些新闻图片! 新闻图片,是我们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新闻摄影工作者,冒着枪林弹雨,拍摄了许多优秀的新闻图片,鼓舞了人民,打击了敌人。这些图片,现在都已成了珍贵的历史文献。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的报纸,也曾经重视新闻图片的作用,经常刊登许多新闻图片,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在林彪、“四人帮”横行的年代里,他们利用新闻图片,作为他们篡党夺权的工具,但是许多摄  相似文献   

8.
曹石 《中国广播》2010,(4):53-54
和90后的几位青年朋友谈起1976年10月6日粉碎“四人帮”那天早晨,我审发《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过程中经历的一些事,他们竞问:“四人帮”是什么?看来,我们这代人记忆中并不久远的事隋,在90后青年朋友看来,却成了疑问。可见,在人民广播诞生70周年之际,跟青年朋友聊聊广播史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四人帮”横行无忌的年代早巳过去,但“四人帮”留下的种种劣迹,至今仍令人深思。其中一件就是他们妄图毁灭文化。一时间,他们否定心理学,棍打逻辑学,任意糟塌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然而,毁灭文化的人,终于受到了人类文明的惩罚,蔑视科学的人自身也受到了科学的嘲弄!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与政治     
十年动乱期间,林彪、“四人帮”公然提出了“事实为政治服务”、“事实为路线斗争需要服务”的荒谬论调,搞乱了新闻理论,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流毒既广且深。这里就涉及到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一是新闻的本源究竟是什么?二是新闻与政治的关系怎样?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关于新闻的本源问题,陆定一同志早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作了明确回答。他说: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社会新闻”,是新闻分类上的一个概念。它是新闻中区别于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文教新闻、科技新闻、外事新闻等等的一个独具特色的品种。早在延安时期,我们的党报——《解放日报》,就发表过一些有影响的社会新闻。解放后,社会新闻曾一度得到健康的发展,出现了《上海把最后两辆人力车送交博物馆》、《“梁山伯”结婚了》、《被旧社会遗弃的人》等一批优秀的社会新闻。但是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反右派时对社会新闻进行了批判。特别是到了林彪、“四人帮”大搞精神禁锢的年代,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说他最喜爱的一句格言,就是“世界的一切在我都不生疏”。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尤其需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在古代,我国就主张文章要有知识性。司马迁说庄子“学无所不窥”,赞扬他写的文章学识广博。鲁迅也主张作家要学习各种知识,他希望文学青年“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但是,在“四人帮”横行时,新闻是不能讲知识性的。在他们看来,知  相似文献   

13.
黑纲领出笼的背景和经过十年前,陈伯达、姚文元合伙炮制了《把新闻战线的大革命进行到底》,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编辑部文章的名义出笼。这篇黑文(以下简称《到底》),是林彪反党集团和“四人帮”篡夺新闻舆论大权的黑纲领。揭露《到底》产生的背景,批判《到底》的谬论,肃清他们的流毒,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战斗任务。  相似文献   

14.
近读几篇人物专访,受益之余,发现其中有如下疏漏: “告诉我们:长江1970年冬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新闻知识》1990年第10期《沿着长江的足迹——访范长江的胞弟范长城》)。“四人帮”的结成是在1973年党的“十大”使王洪文当上了党中央副主席以后的事。在此以前尚无这种特定含义的“四人帮”,故1970年范长江之死,应称被林彪、江青一伙迫害致死,不宜提“四人帮”。“张学良卫队团团长孙铭久”(同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西安事变纪实》(申伯纯著)一书中有“张的卫士营营长孙铭九”之说(p105、  相似文献   

15.
粉碎“四人帮”以后,党报新闻评论经过艰苦的斗争,逐步摆脱了“左”的影响,恢复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在拨乱反正中(特别是在真理标准的讨论中),在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斗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在中国报刊史上,是应该大书一笔的。回顾粉碎“四人帮”初期,党报新闻评论仍然站在十字路口。当时,“四人帮”虽然被打倒  相似文献   

16.
来自复旦大学的一条新闻“四人帮”覆灭后的第二年夏天,俞自由从淮北回上海来报社看我。当时清查“四人帮”余孽的运动正在进行,报纸工作百废待兴,忙得不可开交。“你听说复旦大学出了一件新闻吗?”小俞问我。她现已去美国攻读经济学,当时则是中共安徽蒙城县委副书记。她和她的丈夫赵国屏、哥哥赵国通,都是很有才干的青年,也都是我的亲密朋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已于十月初正式成立,新闻系研究生也已入学上课。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以后,新闻战线呈现出一派新的气象。报纸等舆论工具真正成了党的喉舌,反映了人民的要求。由于新闻战线长期受林彪、“四人帮”的控制和破坏,新闻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党领导的新闻事业史上,曾有过两次大规模的反对虚假新闻,一次是在上世纪40年代下半叶,在我党领导的解放区;一次是80年代初,粉碎林彪、“四人帮”两个反党集团之后的拨乱反正时期。  相似文献   

19.
报纸上新闻报道的速度太慢。国外一些通讯社发稿都是分秒必争,我们却似乎从来不急不迫,致令“日”报变“晚”报, “新”闻化“旧”闻。新闻速变慢的原因很多。过去,“四人帮”对群众急需要看的新闻实行法西斯控制,非拖即压,何论速度?现在,障碍已除,但新闻稿件的审阅过程,还须扫荡繁文缛节。负责审稿的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一词在我们的使用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新闻事实,或新闻信息。一是指新闻作品。“新闻策划”如果是指新闻事实的策划,有如企业在公关工作中,策划、制造出一些新闻由头,以便让新闻机构报道,那么这是不足取的。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是反映、报道事实。如果他们的活动本身也成了新闻,如“质量万里行”的报道活动,那只是“无心插柳”的结果,而不应刻意为之。否则他们的活动就有制造新闻、甚至使自己成为新闻之嫌,就会损害新闻工作的声誉。“新闻策划”如果是指新闻作品的策划,那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作品只有如何构思写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