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难以承受之重,既有社会原因、高校原因、用人单位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实事求是地揭示这些原因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就业难题,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既有高校扩招毕业生大量增加与社会需求不足的供需矛盾,也有高校、大学生自身和用人单位等方面的原因。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等多方共同努力,从而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的。一、当前就业形势分析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体制不断变革,在本世纪初,为了实现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需要,高校大学生就业政策由"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向"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的转变,在就业政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所在,也是阻碍地方应用型高校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调查分析发现,应用型地方高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与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阻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应引起大学生个人和应用型地方高校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大学生自身、社会环境、高校、用人单位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相应大学生自身、高校、政府、用人单位等四个层面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即高校本身、用人单位用人观念、毕业生自身、政府部门的管理与引导等,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完善人才市场机制;高校应以市场为导向,采用产品营销策略;用人单位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解析当代大学生对自身工作能力的认知和用人单位对其工作能力的实际看法,寻找在校大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工作能力的对策,笔者历时近半年,走访20余个企事业单位、10余所首都高校,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理清了大学生工作能力现状与用人单位需求的主要差异、大学生工作能力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大学生和高校两个主体,分别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学毕业生规模逐年暴增,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愈发严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感到“求贤若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高校作为人才输出地其培养的大学生与社会需求不符,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大学生就业力是一项综合能力,本文通过构建大学生就业力构成体系,面向大学生与用人单位设计出调查问卷,研究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对“工作态度与合作能力”、“生涯规划管理与学习进取能力”、“专业技能运用能力”的认可度,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两个角度综合评价了构成大学就业力的各因素的重要性.通过象限图分析法,对比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对重要性的认知差异,为大学生和高校在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提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国家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四个层面,涉及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源供求关系、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讨解决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特别对大学生的日常教育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协议违约现象时有发生,大学生违约给用人单位、高校和其他毕业生都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也影响了毕业生正常就业。分析了就业协议违约的几个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一些对策思考,促进高校就业工作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茂 《文教资料》2010,(13):198-199
随着女大学生在高校中的比例不断上升。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也日益突出。这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的影响,又有自身内在因素的制约。消除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解决其就业难的问题,需要政府、学校、用人单位、社会各界以及女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学生频繁跳槽现象越来越普遍,这既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也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还影响高校的就业质量.本文剖析了大学生频繁跳槽的弊端,从学生、高校和企业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频繁跳槽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用人单位近三年招聘录用过高校毕业生,重点高校的毕业生更受企业青睐.大学生就业难的长期深层次原因主要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相比有很大差距.高校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脱离企业实际需求,致使大学生理论脱离实际.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及就业质量最有帮助的两大因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受家人与教师的影响较大,就业压力部分来自于周围人过高的社会期待.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较多,本文从政府、用人单位、学校、个人四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女大学生在就业时遭受性别歧视的现象已经呈现上升趋势,使得女大学生越来越成为一个弱势群体,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自身认识、社会认知及高校就业指导等许多方面,因此,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应从社会认识、高校就业服务及用人单位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女大学生自身也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消除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促进她们更好地就业并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高校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正日益突出。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还不完善的就业政策和制度,都使大学生在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过程中处于弱势的地位。文章旨在探究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弱势的原因,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念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的主渠道.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校培养机制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差距、大学生自身的观念和素质等原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基于此,依托于高校就业指导课,考虑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是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就业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转到大众化教育阶段时,大学生也由“天子骄子”变为“普通老百姓”。这样,由于自身条件、能力的限制以及用人单位的用人偏见等原因,导致了一部分大学生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为了帮助大学生就业中的弱势群体顺利就业,必须从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毕业生自己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学生占国民总数的比例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却很严峻,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国家政策方面的,大学生思想观念方面的,还有就是高校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由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日益严峻。本文通过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原因,从国家政府,大学生自身,用人单位以及各高校提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有社会原因、高校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为有效解决这一社会性问题,政府应完善就业政策,提供体制保障;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用人机制,积极吸纳毕业生就业;学校要以人为本,加大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力度,实现人才培养的最优化;学生则要注重真才实学,树立理性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