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多年来,关于学校自主发展教师专业修养,国内外教育家持不同的说法。一是"校本培训"说。教育专家认为,学校教师专业成长,主要靠学校管理人员对教师进行职业理想和职业技能的再培训,以弥补大专院校理论学习对教学一线实践需要之不足。二是"校本研究"说。在校本培训过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校本培训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是核心,教师“自主性”则是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教研组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组成部分,学校的发展需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以学校为依托,即学校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教师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强教师校本培训越来越成为每一所学校所重视的工作。在实际培训工作中,我们发现并逐步认识到教师培训应以尊重教师的主体性、感受和需要为前提,帮助教师树立自我发展的责任意识和观念;教师培训要紧密贴近学校的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发展需要,解决学校发展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校本培训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是核心。教师“自主性”则是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教研组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组成部分,学校的发展需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以学校为依托,即学校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教师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强教师校本培训越来越成为每一所学校所重视的工作.在实际培训工作中,我们发现并逐步认识到教师培训应以尊重教师的主体性、感受和需要为前提,帮助教师树立自我发展的责任意识和观念;教师培训要紧密贴近学校的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发展需要,解决学校发展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小学校本培训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本培训或者叫校本研修,指的是以校为本的培训,把意思引申一下就是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最终实现学校发展的培训。也就是说,校本培训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以学校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师培训形式。1.校本培训具有广义与开放的含义与传统意义上的培训不同,校本培训具有广义与开放的特征。学校根据教师不同的专业需求,采取  相似文献   

7.
集中培训和校本研修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两种渠道,应通过构建教师发展学校这个平台,实现集中培训对校本研修的引领;构建教师发展学校需要高等师范院校和县级教师进修学校通力合作,这一合作机制需要政府投入足够的专项经费予以激活,需要高等师范院校造就大批高水平的专家给予人力支持;高等师范院校继续教育学院应将工作重点由学历补偿教育转到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面,以高质量的集中培训引领校本研修。  相似文献   

8.
小学校本培训实施策略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培训指源于学校课程和整体规划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旨在满足教师工作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它是以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及学校发展为目的,以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以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学校为培训场所的培训模式。校本培训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90年代逐步被国内教育界所认识并接受。校本培训不仅是教师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为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是在教学实践岗位上逐步形成并发展的,因此,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在学校,学…  相似文献   

9.
校本培训是根据教师发展的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的,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培训活动,它是以个性为特征,立足本校本岗,融“学习,研究,实践”为一体的一种培训模式,是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教育中的校本培训日益受到重视。校本培训直接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倡导充分发挥学校自身在师资培训方面的职能,挖掘学校的内在资源,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的在职培训朝着能够随时随地在每个教师所需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这一目标迈进,从而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故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优质平台。  相似文献   

10.
校本培训是有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之一,构建科学、高效的校本培训模式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意义。以学校发展为视角的校本培训模式,以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学校特色的发挥、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与目标的达成、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前提进行教师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素质;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视角的校本培训模式从教师的视角出发,全面考虑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满足;以问题解决为视角的校本培训模式着眼于从学校和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最终达到解决问题、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目的。由于受教师需求的多样性和教育实践丰富性的影响,在选择校本培训时提倡综合运用和有效发挥各种培训方式的作用,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1.
日本教师培养制度改革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的教师培养和现职教师的研修制度,在2000年前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在讨论教师资格更新制度的基础上,探讨应如何扩充培养教师实践能力的必修科目,进一步研究关于培养教师的专门职业研究生院设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以泉州市公办园教师为主要对象,就幼儿教师学习自觉性程度、学习动机、学习内容与方式(途径)及影响教师学习的主要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幼儿教师读书现状(特别是自学专业书刊)亟需改善;实践性知识的丰富应引起教师培养机构的高度重视;重视并发挥同伴在幼儿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在教师职后培训工作中应实施分层培训制度,以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校本研修与农村学校开展校本研修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本研修是以教师任职所在学校为基本场所,以促进本校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为本,以结合本校和教师本人的教育改革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基本方式,以建立教师为主体、包括专业人士和学校领导在内的学习型组织为交流平台,以改善教师的教育行动为直接目标,以提高教师的专业修养水平和教育质量为根本目的,促进教师自主成长的一种教师教育形式.在农村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可以有效地变革传统教研文化的弊端,是实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提高教育质量的制度保障,是实现农村学校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4.
培养全科型教师是小学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必然选择,也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基本职责。百色学院在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中,根据全科型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特点,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校内实验实训室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制定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管理制度,探索出“全程·融合·协同”的“双元制”基本模式并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5.
反思是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之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景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始终保持一种自觉、清醒的状态,对促进教师内在专业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作为教师应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把专业发展过程作为反思对象,不断增强自我反思的观念,积极探索反思的途径与方法,同时在学校的支持、教师教育机构的培养与帮助下,尽快使自己获得专业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广西教师资格认证培训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坤  莫锦荣 《高教论坛》2005,(1):114-118
依据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有关规定,非师范教育类专业学历人员申请教师资格必需取得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合格证书。为非师范教育类人员补修教育学、心理学课程,通过考试获得合格证书的教师资格认证培训应运而生。教师资格培训的专业性认可直接与教师资格证书的颁发挂钩,保障了教师资格认定的专业水准。本文拟从理论层面探讨教师资格认证培训产生的背景、法律依据、理论依据及其性质定位;分析实施教师资格认证培训对规范教师资格准入务件、提升教师个体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外语教师进修资源极其短缺的现状,整合校内资源、完善教师个体的自主培训、分层次学校模式和多元化院系模式的校本培训体系,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可行的教师教育形式,有利于实现外语教师的持续性成长。  相似文献   

18.
随着小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师的培养正在由中专、大专向本科层次过渡。那么,三种层次的培养模式究竟有什么不同?如何构建本科层次的培养模式?文章对中专、大专、本科三种学历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剖析。提出以塑造"大学文化"为目的构建本科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师专作为培养教师的摇篮,一直进行的是单一的师范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师专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试从教育资源、毕业生就业及教育观念的更新三个方面着手,论证师专的办学模式,应一改以往单一的师范教育为主的多种教育形式并存的办学模式,提出将师范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函授教育等教育形式结合,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了解当前小学教师的素质现状及发展动态,是确定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基本前提。为此,从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三个层面出发,针对天津市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调查,通过调查研究,不仅对当前小学教师的素质状况形成了整体的认识,而且从中发现了一些需要深入思考的现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