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打开元素周期表,我们会发现,锂元素位于第三位,在它之前是氢和氦。氢和氦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而且天文学家根据大爆炸理论推算出的氢含量、氦含量的数值,与通过对宇宙观测得到的数值是一致的。然而锂元素在宇宙中的含量却让天文学家很意外。通过观察银河系的天体,他们发现锂元素的同位素之一锂﹣7(原子核中含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在各个星球上的丰度都差不多。这个现象表明,锂元素可能早在  相似文献   

2.
现代天体物理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研究宇宙中的物质分布。其观测手段可以分为两类:(1)直接测量法;(2)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利用现代观测设备测量天体的视位置(二维)和红移(一维),从而给出可视天体在宇宙中的分布。其特点是它的直观性和易行性。但是,这种测量方法只能给出有电磁辐射天体的分布,而这种可视天体的分布很可能并不代表物质在宇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0,(3)
在人类探求出的已知金属当中,锂元素的原子量不仅是最小的,而且里面的金属也是最轻的。因为锂元素自身拥有的电极电位以及电化学当量是非常高的,而且锂元素电化学的比能量拥有着相当高的密度,因此,若是将锂元素与一些适当的正极材料进行匹配,就可以得到高能量的电池。自从锂电池被商品化之后,对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七种:即锂电池的硅基材料、锂电池的氮化物、锂电池的石墨化碳材料、锂电池的锡基材料、锂电池的新型合金材料、锂电池的无定型碳材料以及锂电池其他方面的材料。在此背景下,本文对锂电池当中的这些负极材料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展望分析。  相似文献   

4.
从一个小点发生爆炸,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形成了基本粒子,基本粒子又组成了宇宙原始的氢、氦及锂等元素,这些元素进一步形成其它元素,最终形成各种星体,这是宇宙大爆炸理论为我们构想的宇宙形成过程。根据目前宇宙的特点,科学家可以预测宇宙形成时的锂的含量,并通过实际观测古老星  相似文献   

5.
天文物理     
正原子分子动力学参数研究进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近代物理系朱林繁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日本SPring-8同步辐射等国内外同行合作,在乙炔和氧分子的动力学参数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连续发表于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宇宙中物质的组成成分及其丰度,是建立元素起源理论的依据和研究天体演化的基础,对于天体物理和天体化学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一个名为“太空卫士”的观测项目正在对太空中游荡着的危险岩石天体展开详尽地扫描。虽然现已发现的小行星暂时不会对地球造成威胁,但太空中仍然隐藏着大量的危险天体。人类当前所面对的一个紧迫问题是尽快找出大部分的近地天体。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天文学是研究天体的一门科学。但是,天体离我们极远,天文学家不可能到某一个天体上面去直接研究它。那么怎样去研究天体呢?是研究天体上所发出来的光。这样就可以知道天体的各种性质。天文学家应用各种仪器——望远镜、分光仪、天体照相仪——来测定天体的温度、化学成分、大小、运动、磁场等等。这样一来,就使我们对天体的认识大大地丰富了起来。光是电磁波的一种。电磁波的波长不同,性质也就不同。我们眼睛所能见到的电磁波,波长大约从四千埃到八千埃(一埃等於一厘米的一万万分之一)。这就是可见光,  相似文献   

8.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著名的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经说过:我们来自超新星爆发,这并不是一个笑话。根据天体物理学的研究成果,比锂元素重的元素只能在恒星内部核反应或者超新星爆发过程中产生,宇宙大爆炸时期形成的轻元素仅有氢元素、氦元素以及锂元素,其他的更重的元素来自于恒星的演化过程。比如一颗超新星,当大质量恒星的燃料耗尽时,就会其自身引力作用下坍缩,最后以超新星爆发形式结束。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采用吸附法从高镁锂比盐湖老卤中提锂技术,并成功实现碳酸锂的产业化;阐述了该项目的几个主要技术内容,即建设年产1万吨级高纯优质碳酸锂产业化装置、研究出专用吸附剂、实现吸附塔结构和材质优化、实现反渗透等技术在提锂工艺中的应用、盐湖地区采用HDPE膜对盐田进行全封闭防渗处理,同时说明了项目形成的5个创新点;概述了项目取得的技术成果及经济效益,项目成果对打造中国重要的锂原料基地、综合开发盐湖锂资源,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I0017-I0018
牛顿的引力理论正确预测两个互相吸引的天体(比如太阳和地球)的运动规律——它们的轨道基本是椭圆形。但如果有3个天体(比如太阳、地球和月球)互相作用,它们的运行轨道有什么规律?这就是著名的"三体问  相似文献   

11.
正新常态下,一直有着"经济欠发达"代名词、发展并"不起眼"的青海,在锂产业悄然涌现出一批耀眼全国的"青海星"、"青海造"。难以想到、却是事实!具有"宝马元素"的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具有"苹果元素"的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取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2项发明专利和4项科研成果的青海中信国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今天,在中国新兴产业——锂产业  相似文献   

12.
现代天体物理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研究宇宙中的物质分布,其观测手段可以分为两类: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前者利用现代观测设备测量天体的视位置(二维)和红移(一维),从而给出可视天体在宇宙中的分布。但是,这种测量方法只能给出有电磁辐射天体的分布。非常可能,这种可视天体的分布,并不代表物质在宇宙中的真实分布。实际上,宇宙中有90%以上的物质可能是不可视物质即暗物质,因此前种方法可能会导致人类认识宇宙中物质分布的片面性。与之相反,后者是  相似文献   

13.
氦气春秋     
“太阳元素”在地球上发现在化学元素史上,氦的发现和利用,该是最足以说明科学的巨大威力的例证之一了。这一切都可说是史诗式的。就说它的发现吧! 1868年,法国天文学家冉森(1824—1907),和英国天体物理学家罗挈(1836—1920),各自利用光谱分析法”,研究着太阳大气的成分。光谱仪对着太阳表面的烈焰, 光谱中就出现了代表各种元素的彩色缤纷的谱线。许多谱线是为学者们所熟悉的,它们所代表的元素早已在地  相似文献   

14.
1科学背景宇宙线是来自宇宙深处的高能粒子流,主要由质子和多种元素的原子核组成,它携带着宏观宇宙、微观世界和空间环境的科学信息,联系着宇宙的历史、天体的演化、空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永恒是我国著名的天文学专家,他第一个用国内2.16米光学望远镜发现新的类星体,开创了使用国内设备开展活动星系核观测的先河.主要从事活动天体的理论研究、高能天体的观测分析、多波段研究、数据分析技术、天文信息技术以及LAMOST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工程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I0005-I0006
3000吨纳米级磷酸铁锂项目近日在四川德阳广汉市投产。项目运用独创的“多溶剂液相法制备纳米磷酸铁锂”工艺,在国内首次实现50纳米以下磷酸铁锂材料工业化量产,其大功率充放电、安全性和循环次数等指标均大幅超过现有产品,并降低锂电池成本20%以上,有望为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动力电池、蓄能电池产业发展带来变革。  相似文献   

17.
吸积盘是现在高能天体物理中的热点课题,涉及到了天体物理中最基本的问题。本文利用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收集到的124个射电类星体(包括55个陡谱射电类星体天体和69个平谱射电类星体天体)的基本数据,特别是黑洞质量和宽线区的相关数据,研究了射电类星体宽线区光度与黑洞吸积盘的吸积率之间的相关性。发现陡谱射电类星体天体和平谱射电类星体天体的宽线区光度与吸积率之间都有很强的相关性,表明两类射电类星体的宽线区辐射的光度可能是由于吸积盘辐射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18.
施建荣 《金秋科苑》2013,(18):42-43
了解宇宙中的每一种元素是如何、何时和何处形成的,即元素的合成——宇宙的炼金术,一直是核天体物理研究的重大课题。如果告诉你:世界上珍贵的黄金和添加到食盐中的碘是在激烈的超新星爆发中冶炼出来的:而地球上的大部分钡和锆是在红巨星的核心慢慢形成的,你觉得可信吗?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直燃型机组是在漠化锂(LiBr)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机型。原澳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是利用蒸汽或热水为热源,加热漠化锂溶液,使之产生蒸汽来完成制冷循环,直燃型机组是直接燃烧油或燃气,来加热漠化锂溶液,使之产生蒸汽完成制冷循环。两者只是热源不同加热方式不同,其制冷原理是完全一样的。因而直燃型机组不仅具有溴化锂吸收式制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分别是Whittingham(斯坦利·惠廷厄姆)、Goodenough(约翰·古迪纳夫)以及日本的科学家Akira Yoshino(吉野彰),这三个人的贡献是不一样的。Whittingham教授,实际上他刚开始研究的是超导材料。关于超导材料他没有做什么工作,但是他发现硫化钛这个材料可以制成锂跟硫化钛电池,就是锂做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