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晴天雨天,雾天雪天,气象预报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天都息息相关。心系着这份与中国航天人息息相关历时二十余载的艰辛研究,在成功发射两颗试验试用卫星后,于2004年成功发射了“风云二号”C业务静止气象星,使我国真正建立起了静止气象卫星业务应用系统。如今,“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已经在距离地球5万6千公里高度的静止轨道上,向地面传送气象卫星图像三个年头,尽职尽责地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服务。  相似文献   

2.
<正>风云二号系列卫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由两颗试验卫星(FY-2A卫星、FY-2B卫星)和四颗业务卫星(FY-2C卫星、FY-2D卫星、FY-2E卫星、FY-2F卫星)组成。从1997年(首发星)至2012年间,风云二号卫星一直受到定标不准确问题的困扰,严重影响定量化应用,如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以及气象自然灾害的准确监测等。因此,风云二号卫星在轨高精度绝对辐射定标成为科学家们亟待解决的难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研究员、风云二  相似文献   

3.
一、极地气象卫星与同步气象卫星例1我国先后发射了“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它们的运行轨道不同.“风云一号”位于“极地圆形轨道”上,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通过地球两极,每12小时巡视地球一周,每天只能对同一地区进行两次观测;“风云二号”位于“地球同步轨道”上,其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内,能对同一地区进行连续观测.(1)对于这两颗在不同轨道上运行的气象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行时,“风云一号”卫星观测到的区域比“风云二号”卫星观测到的区域大B.“风云一号”卫星运行的轨道半径比“风云二号”卫星运行的轨道半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曾于1988年、1990年发射过风云一号A、B两颗气象卫星,因技术原因,仅分别正常运行39天、165天;此次发射的是经过重大改进的C星,真正展现了--  相似文献   

5.
风云人生     
我国气象卫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从气象卫星搜集的数据是如何顺利、清晰地被地面接收,并准确分析计算的?……近日,记者采访了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的获得者、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地面系统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健民。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中国自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后,就把研制发展应用卫星作为空间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到1997年底,中国已发射了自行研制的40颗卫星,其中返回式侦察卫星17颗、气象卫星8颗、通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确实感到现在的天气预报真是越来越准确了。太空中有一个被称为“千里眼”的气象卫星,在起着观云识雨的重要作用哩!气象卫星从太空俯瞰地球,不受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的限制,能实现全球、立体、全天候的观测要求。因此,气象卫星作为天气探测的先进工具,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中国发射的气象卫星分为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气象卫星两个系列,分别命名为风云一号(FY-1,上图)和风云二号(FY-2,下图)系列。极轨气象卫星是与太阳同步轨道的气象卫星,在运行中每一条轨道都要经过地球南北两极附近上空,所以称它为极轨…  相似文献   

8.
每天,电视里的气象卫星图都会把变幻莫测的天气形势准确生动地传递给人们。然而有谁知道,这样及时的信息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的呢? 寻求答案还要上溯到40多年前。1960年4月1日,美国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使气象卫星及其应运而生的卫星气象学得了迅速发展。国际上使用的气象卫星有两种:一种叫极轨气象卫星,距地面高度为800-1000公里。沿南北方向经两极附绕行。一种叫地球静止气象卫星,相对静止于赤道某地上空3.6万公里处,可以观测到全球近1/3范围。我国是从70年代初开始利用自己研制的设备来接收美国极轨气  相似文献   

9.
打开我国的航天史册,一件件震撼世界的史实赫然夺目: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1975年11月26日,我国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用一枚火箭发射三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成功;1984年4月通讯卫星发射成功;1988年9月气象卫星发射成功;1992年8月,大推力“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发射“澳星”成功……。在短短的20多年内,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世人所瞩目,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自制火箭,发射和回收卫星技术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张衡一号"我国首个地震立体观测体系天基平台2018年2月2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通过"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张衡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张衡一号"是我国地震立体观测体系第一个天基平台,也是我国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计划的首发星。"张衡一号"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壳如果发生变化,会给地球  相似文献   

11.
每天,中央电视台都要播发全国天气预报。你知道屏幕上出现的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气象云图是谁拍摄的吗?它就是我国的宇宙“摄影家”——气象卫星。我国是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发射两种类型气象卫星的国家,10余年来共发射了4颗气象卫星:1988年、1990年分别发射了“风云一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1997年、2000年又分别将更先  相似文献   

12.
“墨子”号     
<正>"墨子"号是中国研发,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家墨子的名字命名。"墨子"号是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2017年1月18日,中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了4个月的在轨测试任务,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使用。"墨子"号与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进行天地链路,成功实现了洲际量子保密通信,标志着我国在全球已构建出首个天  相似文献   

13.
背景材料:2007年5月14日零时01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被“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送上太空。“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成为我国第一颗整星出口的卫星。该星将在完成在轨测试后交付尼方使用。这是中国首次以火箭、卫星及发射支持的整体方式,为国际用户提供商业卫星服务,“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颗整星出口的卫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国内     
2004年10月1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业务型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C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2004年10月12日,卫生部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近10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儿童肥胖率已达到8.1%。2004年10月20日,卫生部、全国非法采供血液和单采血浆专项整治工作办公室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说,经过5个月的专项治理,各地共关闭44家血站和两家单采血浆站。国内…  相似文献   

15.
一、气象卫星简介气象卫星是对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的人造卫星,实质上,它是一个高悬在太空的自动化高级气象站,是空间、遥感、计算机、通信和控制等高技术相结合的产物。1960年4月1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泰罗斯1号。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发射一百多颗气象卫星,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气象卫星网,使人们能准确地获取连续  相似文献   

16.
风云三号     
2008年5月27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  相似文献   

17.
《物理教师》2005,26(1):43-43
据中新社报道,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消息,2004年中国航天8次发射长征运载火箭,将10颗中国自行研制的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航天科技集团负责人说,2004年是中国航天史上创纪录的年份,是长征火箭历史上发射次数最多的一年.2004年也是发射卫星种类和数量、新技术应用最多、在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
每天中央电视台播放天气预报时,我们首先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是一幅由蓝色的海洋、绿色的大地和白色的云系组成的画面,这画面就是根据气象卫星发回的资料绘制的卫星云图。 气象卫星是一种用于气象探测的人造地球卫星。自1960年4月美国发射世界上第一颗实验型气象卫星“泰罗斯1号”以来,世界各国发射的气象卫星总数已超过150颗,数量仅次于侦察卫星和通信卫星。 目前太空中遨游的气象卫星按其运行轨道的差别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中、低轨道气象卫星,其飞行高度为700~900千米,只用1.5~2小时就可以绕地球“奔跑”一周。  相似文献   

19.
张延赐 《物理教师》2006,27(5):14-16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至今已经30多年了.30多年来,几代中国航天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勇于攀登,先后研制发射了5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和6艘“神舟”号飞船.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定点、宇宙飞船研制等空间技术领域跻  相似文献   

20.
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标志着人类进入太空时代。1960年,美国第一颗气象卫星“泰罗斯1”号的成功发射意味着航天遥感的开始。此后陆续有各种卫星上天,包括气象卫星、雷达成像卫星.资源卫星、海洋卫星等,都带有遥感装置。它们从不同高度,不同方面对地球进行观测,可以及时发现病虫害、洪水.污染,火山爆发、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的前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