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4页例3.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两积求和、求差等三步解决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解答两积求和、求差的应用题.……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4页例3.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两积求和、求差等三步解决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解答两积求和、求差的应用题.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五册第五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步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建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品质和集体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24~25页。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理解求两积之和穴差雪的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2.在编题、解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分析应用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提高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具准备:课件一个、小黑板8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在谈话中引出本课的活动情境———超市,课件出示超市里的一些商…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4页例3。教学目的:1.理解三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弄清解题思路,学会正确解答一般的三步应用题。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选择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好应用题的解答,用好应用题的各种数量关系是学好数学学科全科知识的关键。教学中,必须把相关应用题融入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正确理解题意,会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顺利解答应用题,提高解题能力,并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为今后进一步学好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应用题教学实践中应着力解决好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内容:六年制数学课本第四册58页例3。二、教学目标1.认识已知两个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特征。2.理解求比一个数少几(或多几)的数,再求和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懂得其中一个条件重复使用的道理。3.掌握求比一个数少几(或多几)的数,再求和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4.会用分析法分析应用题,会找中间问题。会解答两个条件的两步应用题。5.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数学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而在小学学习阶段中,数学实践性的应用转化为应用题的形式。它用文字或语言来叙述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一些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的关系。小学低年级学生解答简单应用题是学习应用题的启蒙,学好简单应用题是非常关键的,要在努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上下工夫,为今后学习复合应用题把基础打扎实?打牢固?如何进行低年级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9.
张志刚 《考试周刊》2013,(10):74-74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答与教学时的分析,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强对学生数学知识理解力的训练,并锻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从而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在数学应用题的解答时应先理清数量关系、了解文字含义、做好思路分析,以便能更好地解答数学应用题。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五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步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建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品质和创新意识。【说明“: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现代人一生发展的四大支柱。”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以此为目标,科学地用好教材,积极创设适应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各种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  相似文献   

11.
沈立军 《辽宁教育》2005,(2):110-11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六册第26~27页,练习六1、2、3题.   教学背景   教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为今后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应用题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并能在解答应用题和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常见的数量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单价、数量和总价,单产量、数量和总产量,速度、时间和路程,工效、时间和工作总量.本节课教学前两种.这些数量关系在日常生活和以前解答各种应用题时都遇到过,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只是没有加以概括,给出有关的术语,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具体的乘法应用题加以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2.
丛培仁 《辽宁教育》2005,(8):111-112
教学内容辽宁省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一册第46~4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并能正确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2.学会运用图示法、转化法,分析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解答乘除法两步运算的应用题。2.过程与方法:创设具体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实际情境中学会新知,把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体现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正应用题体现了学生身边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和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数量关系,需要用不同的数学知识来解答,解应用题的过程中,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既了解了学习数学的目的,又初步培养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小学数学应用题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因为应用题反映了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需要用不同的数学知识同实际生活和一些简单科学技术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既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又初步培养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义务教材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139页例4.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分析的方法,能正确解答,提高分析解答两步应用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因为应用题反映了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需要用到不同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通过解答应用题,促使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同实际生活和一些简单的科学技术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既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又初步培养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3页教例学2及目练标一:练。1.使学生学会分析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2.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升学习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24~25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理解求两积之和(差)的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相似文献   

20.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两种简单的倍数关系应用题,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应用很广泛,同时也是几倍求和、几倍求差等复合应用题的基础。为了让学生较好地理解这两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材把这两种应用题与乘、除法计算结合起来,分别编排在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及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进行教学。为了使学生掌握好这两种简单的倍数关系应用题,教学中应解决好下述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