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当前国家教育部加强了对于高中生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国家在设置体育课程的过程中,更加关注高中生在体育课程中所得到的体质锻炼和身体素养的提升。而高中生在足球课程过程中,应当更加关注其身体素质能力和体能训练。在足球课程中,将足球体能训练作为课程教育和课程培养的首要标准,重视对于学生的体能训练和体能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运动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文将基于此来进行探讨高中体育足球体能训练的相关方法和策略,为未来高中足球体能训练提出相关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胡静 《健与美》2023,(8):119-121
当今时代,高校对学生的文化素质以及身体素质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培养出全方位发展的大学生。大学公共体育与健康课程、健美操课程可以起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但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难以达到课程初衷。以此,文章从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体能训练概述、实施标准与实施内容,功能和价值入手,对公共体育健美操体能训练方法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在2021年6月制定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特别强调“在基本运动技能的锻炼中不断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协调、平衡等身体素质。”因此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特别重要,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开展体能训练。这样既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可以使学生享受乐趣,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相似文献   

4.
司明明 《健与美》2022,(10):135-137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锻炼身体的主要形式。高校需要通过体育课程帮助学生实现科学、合理的锻炼,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要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而提高身体素质恰恰是高校体育工作中的重点。高校对体育课程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有明确的规定,其中包括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掌握一定的运动技巧、提高身体素质,并且要通过体育运动来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在这五项目标中,体能训练是体育教学中的关键所在。强化体能训练是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基础。因此,为了达到“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工作目标,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应该重视体能训练,从体能训练的技巧、方法等方面入手进行优化和改革,进而在帮助学生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文章旨在深入讨论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技巧方法,希望从更专业的角度为学生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以此来帮助各高校提升教学效果并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将功能性体能训练应用于大学生体育教学中,发挥出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应有价值,对于提高当下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概述了功能性体能训练及其核心优势,通过设计实验研究具体论证了功能性体能训练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并在分析了功能性体能训练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借助功能性体能训练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体育课程的开展中,不光要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同时为提高学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也显得尤为重要。在加强学生体能训练中,以小组合作模式不仅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同时也能在相互合作中,促使学生体能训练效果有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年来,学校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应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文章阐述了体能训练模式融入体育教学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体能训练模式融入体育教学的策略,以期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田径运动中,体能训练至关重要,是促进小学生田径专项体育技能学习效率提升的关键,同时能够帮助小学生在承担较大运动负荷的过程中防止伤病的发生。田径体育理论理解是否深入,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田径体能训练模式的创新性,当前由于大部分的体育教师对田径体能训练负荷基本理论及相关教学设计方法不重视,导致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联度不足,小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和控制好体能训练负荷的基本学习思路。  相似文献   

9.
体能训练导向是指学生在体育锻炼时,将着眼点立足于学生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上。小学体育课程开展中,学校和教研部门要充分借助体育资源对当前课程进行精准定位、科学评估、重新架构,在充分利用既有体育资源基础上,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不断提升。具体来说,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0.
体能是各个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站,体能训练也是小学生足球课学习和训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学生的体能体现在其个人身体素质的不断增长和提高,是小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超越现状,突破自我的体能再生长。以小学生足球课体能训练为研究对象,本文首先介绍了体能训练的必要性,从小学生足球课体能训练的实践意义入手,介绍其注意事项,鉴于其意义特点对其展开实践策略分析,以期为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借鉴性意见,为小学生训练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秦健 《中华武术》2022,(2):34-36
加强小学生体能训练不但是体育教育的任务,更是促进小学生健康体质的有效措施。在小学体育体能训练中合理应用游戏化的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体能训练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提高体能训练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要确立基于学生年龄特征、巧借学生好胜心理、游戏素材多元选择的训练思路,以进阶式体能游戏、团队式体能游戏、目标式体能游戏来进行小学生喜见乐做的体能训练,使体能训练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张茜  谢东北 《体育科技》2014,(1):137-138
警察体能训练是警察体育的基本内容,科学系统的体能训练与提高警察身体素质,改善体形,促进民警的身心健康等有着必然联系。从实际出发,分析了一线民警的体能现状,提出了现实条件下提高警察体能的可行措施和具体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陈飞 《中华武术》2020,(1):34-35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足球是一项很好的体育活动,也深受学生的喜爱。在足球运动中加入对学生的体能训练将能够更高效地提高足球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文就将针对初中足球体能训练的方法和意义进行深入的剖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4.
韩翔 《中华武术》2024,(3):25-26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体能训练,保证学生能够更为高效地参与体育活动,确保能够大大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进而保证学生能够更为充分地掌握各种运动技巧,强化学生整体素质。本文综合探究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开展体能训练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大学体育教学工作中,设立课程目标、合理制定教学方案是确保提升学生体能训练与身体素质的重要步骤。在教育行业的革新背景下,体能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愈发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基于学生体能训练的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如何构建基于学生体能训练的大学体育教学,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肖毅  刘燕 《健与美》2023,(5):140-142
文章试图探究小学生排球体能训练中间歇训练法的应用问题。首先介绍小学生体能训练的价值、掌握排球技能的意义。其次分析间歇训练法的应用特点,包括:需要控制合理的训练强度,确保正确的训练方法,采用不同的训练标准。最后,阐述间歇训练法在弹跳能力训练、反应能力训练、手臂挥击能力方面的训练。通过文章的研究,以期帮助教师在小学生体育教学中,应用间歇训练法来提高学生的排球技能。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花样跳绳作为一项有趣的教学活动,尤其是在结合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因此,要从多方面着眼小学生花样跳绳校本课程的研究,形成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文章围绕小学生花样跳绳校本课程教学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分析在小学生花样跳绳校本课程教学中要注意的几个方面,进而从多方面探讨小学生花样跳绳校本课程的教学策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与身体素质的锻炼。  相似文献   

18.
陈凤 《拳击与格斗》2022,(1):114-116
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短跑教学是一个重难点,与此同时,加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也是小学体育老师要研究的课题.在短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小学生对于体育课的积极性.本文对于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程短跑教学的效果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徐丽娟 《体育风尚》2023,(11):62-64
现如今,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在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中,教师要重视全面的加强学生体能,这样不仅利于构建高效体育课堂,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基于此,通过有效的体能训练活动开展,结合具体教学实际,从多方面总结了体育教学过程开展体能训练的有效途径,希望分析能加强实践教学水平,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林瓈 《中华武术》2022,(1):28-30
随着我国小学体育课程不断改革,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小学生运动技能和培养其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变得越来越重要,体育课堂教学就成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体能提升是对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的提升,课堂中只有充分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灵敏、耐力各项素质,才能改善学生的体能素质。因此,本文联系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研究小学生体能提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